尹杰
摘 要:該研究以7個白樺雜種子代為試驗材料,在遼寧凌海市試驗點營造子代測定林,對7年生白樺各雜種子代的樹高和胸徑等性狀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雜交組合獲得的三倍體白樺與二倍體白樺生長性狀差異顯著,三倍體白樺家系間的苗高和地徑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其中三倍體家系B31、B34樹高及胸徑生長量較好,平均樹高均超6m。對各試驗點參試家系保存率分析發現,各家系平均保存率在48.75%~85%,其中B21保存率較高達85%,B35保存率較低為48.75%。
關鍵詞:白樺;三倍體;生長性狀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0-0110-02
1935年,瑞典遺傳學家首次發現了巨型三倍體歐洲山楊(Populus tremula),由于其在材積上帶來的巨大增長,從而引起了林木育種工作者對三倍體應用價值的關注。樺樹(Betula)是重要的闊葉用材樹種,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和北美,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樹皮可提樺油。樺木的三倍體育種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本試驗針對7年生的白樺雜種子代試驗林進行調查,對不同雜交組合的白樺生長性狀進行了分析。
1 試驗地概況
凌海市位于遼寧省西南部、渤海遼東灣畔,地理坐標介于北緯40°48′~41°26′,東經120°42′~121°45′之間。凌海地處北溫帶,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8~8.7℃,≥10℃年活動積溫3400~3600℃,年降水量550~620mm,無霜期160~180d。年日照時數2804h,5—9月日照時數為1250h,日照百分率為63%。春季雨量少,多南、東南大風,氣溫回升快,平均氣溫8~10℃,終霜期在4月末至5月初。降水量65~80mm,占年降水量的12%~13%。夏季高溫多雨,降水量400~450mm,占年降水量62%~70%,平均氣溫22.5~23℃,極端最高氣溫達39.5~42.0℃。秋季溫雨驟減,降水量85~125mm,占年降水量的14%~21%,平均氣溫9~11℃,初霜期在10月8日前后。冬季氣候較寒冷、干燥,平均氣溫為-6~-8℃,極端最低氣溫達-25.6℃,降水量5~12mm,占年降水量1%~2%。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東北林業大學提供的7個白樺雜種子代,其中6個為三倍體白樺雜種子代家系和1個為二倍體白樺雜種子代家系(表1)。三倍體雜種子代通過四倍體白樺與二倍體雜種白樺控制授粉獲得,二倍體白樺雜種子代為二倍體母樹通過自由授粉獲得。
2.2 試驗設計及數據處理 2010年春對獲得種子進行育苗,2011年春在遼寧省凌海市試驗地開展造林試驗,試驗林株行距為2m×2m,按完全隨機區組設計,每小區20 株,4次重復。于2016年秋季對全林樹高、胸徑等指標進行調查,試驗數據用Excel表格處理,差異顯著性檢驗采用DPS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各參試家系樹高比較 由表2可知:不同白樺家系中,二倍體白樺B21平均高生長量最差,其他6個家系平均高生長量均高于B21,相對于B21平均高生長量分別提高了15%、4%、9%、12%、9%、8%。利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白樺各家系平均高生長量進行了顯著水平差異分析,由表3可知,B31、B34與其他家系高生長達到極顯著水平,屬于高產型家系,B31最大樹高達8.3m;B32、B21與其他家系高生長達到極顯著水平,屬于低產型家系;B35、B33、B36差異不顯著。從表中發現,三倍體白樺高生長普遍高于二倍體白樺。
3.2 各參試家系胸徑比較 由表4可知,不同白樺家系中,胸徑生長量排序為B31>B34>B35>B33>B32>B36>B21。利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白樺各家系的平均胸徑生長量進行了顯著水平差異分析,可知B31與B32、B36、B21胸徑生長量達到極顯著水平;B31與B35、B33胸徑生長量達到顯著水平;B34、B33、B35差異不顯著。從表中發現,各白樺家系的胸徑生長量也存在明顯差異,胸徑生長量排在前2位的仍是B31、B34。
3.3 各參試家系抗性觀測比較 對各白樺家系進行了抗性調查,其中發現B34有潰瘍病現象,被害率為20%,潰瘍病導致邊材的傷害,這使得樹的樹干和樹枝上出現凹陷的地方,而其他家系沒有發現明顯潰瘍病現象。
3.4 各參試家系保存率比較 由參試的7個白樺家系平均保存率(表5)可以看出,其保存率變幅較大,范圍為48.75%~85%,其中B21保存率較高為85%,B35保存率較低為48.75%。本試驗地土壤pH為7.8,呈弱堿性,部分家系保存率不高,原因與立地條件和病蟲害有很大的關系。
4 結論
通過對不同雜交組合白樺生長性狀進行比較分析,發現B31無論在胸徑還是樹高生長方面都表現良好,說明凌海試驗點土壤氣候等環境條件適宜B31生長,其可以作為優良家系進一步推廣;B34在生長方面也有著顯著優勢,但抗性較B31差,易發生潰瘍病所以推廣過程需謹慎;B21生長量較差,但保存率較高,具有穩定性強的特點。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