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鋒



摘 要 現代機電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相應的人才培養發生變革,尤其是交通類院校,如何建立機電的寬領域平臺為基礎,推動特色專業的發展,綜合各相關專業的資源,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推動以機電平臺為基礎的專業發展與建設。結合交通運輸廳科技重點課題《新疆特色的軌道交通類專業教學體系》課題研究,開展機電平臺課程體系和實訓體系等方面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 機電平臺 機電課程體系 實訓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23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pecialty Group System Based on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Take Xinji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as an example
YE Jianfeng
(Xin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Urumqi, Xinjiang 831401)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training to change the corresponding personnel, especially traffic colleges, how to establish the wide field of electromechanical platform as the bas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various related professional resources, promot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promo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aiwan based machine level. Combined with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Xinjiang rail transit specialty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key project of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raining system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latform is carried out.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platform; electromechanical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system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迅猛,機電技術應用領域得到大力拓展,幾乎涉及了各行各業,而交通職業教育在構建綜合交通運輸專業格局過程中,往往忽略對機電類專業的建設和重視,在基礎技術的傳承和推進上面臨薄弱的境地。但隨著現代工業4.0的發展,傳統的交通運輸行業面臨深刻變革,機電技術在其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緊緊圍繞綜合交通的框架和體系,合理設置機電專業及專業群,并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得機電專業在交通類院校中起到基礎性、平臺型、交替發展的作用。根據全國現有的交通類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的經驗,急需機電專業群的建設作出探討。
1 機電專業建設理念及規劃
1.1 建設理念
機電類專業發展將以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體系建設為基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為保障,以校企合作為平臺,緊貼市場需求,整合社會資源與教學資源,為綜合交通事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1.2 專業規劃
一要針對西部,面向中亞、西亞、南亞,積極調研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情況,掌握當前或今后一段時間內綜合交通運輸領域。以及地方經濟對技術技能人才數量、質量的需求,以此作為設置專業的主要依據;二要客觀分析學校可調動和拓展資源的可行性,對專業設置的前瞻性進行深入分析;三要準確定位市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以滿足解決生產一線問題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四要緊盯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學校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水平。
因此,綜合整體考慮,學院的機電平臺類專業中長期專業設置規劃如表1、2所示。
2 課程體系建設與評價
2.1 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專業目標實現的一種直接方式,目前大多采用企業調研、專家座談、課程開發會等過程來開展,表象上看非常貼合于實際的工作場景當中,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技術的時效性問題,現場的工作技能要求是否符合3-4年后的發展趨勢;二是過于就技術談技術,容易從本位出發,導致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過于廣泛,因此,設計1個平臺課程,做好平臺課程的建設工作,是關系專業群的教育質量。這個平臺課程是根據所面向的所有專業共性和特點開發,具有基礎性,變革型弱,適應長期的技術技能要求,可加大力度建設。
依據課程平臺建設的理念,開發機械基礎平臺課程、電工電子平臺課程、自動化平臺課程。如圖1、2、3所示。
2.2 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在平臺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建設專業核心課程,每個新開發專業必須建立在平臺課程體系之上。專業核心課程貼近工作崗位實際,崗位需要什么就學習什么,例如城市軌道交通機電專業,根據崗位任務分析,得出8大崗位要求,又根據崗位要求,設計屏蔽門、電梯維護、車站集控系統操作與維護三門專業核心課程。如圖4所示。
3 機電專業實訓平臺建設
3.1 平臺實踐條件建設
根據課程體系設計,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同樣分為平臺時間條件和專業崗位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平臺實驗實訓條件根據三大平臺課程為根本依據,以理論實踐一體化建設為理念,建設機械實訓中心、電工電子實訓中心、自動化實訓中心。如圖5、6、7所示。
若能較快完成機電基礎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將有力的推動機電基礎平臺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與專業的發展,只要任何建立在機電一體化上的專業,都能快速介入并取得成效,機電類專業須往電氣,控制方向發展,以配合軌道類專業的建設,因此,有了機電基礎實驗實訓條件的支持后,其他新建專業只需建立專業特征實訓條件,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重復建設和功能單一。
3.2 專業實訓基地
完成機電的中長期規劃后,依據建立的課程體系,在機電實訓平臺上,開展相應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建立機電類專業崗位驅動型實訓室。以下以軌道交通控制專業為例說明,建立以下專業方向實驗實訓條件,如圖8所示。
其中,信號基礎設備實訓室和軌旁設備實訓室,由理實一體教室的方式來建設,配線室與通信基礎實訓室需進行詳細設計,室外練功場需聯合工程技術和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聯合建設,滿足軌道類專業所有室外作業的需求,ATC綜合訓練及ATP、ATO的訓練可與運營專業建立地鐵模擬沙盤來完成建設需求,運營專業的技能訓練大部分都可以使用控制專業的實驗設備完成。該實訓結構基本能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的實訓需求,若要舉辦鐵道通信信號類專業,需要再根據場地實際進行優化,聯合工程、車輛、運營等相關專業的實驗實訓條件進行建設,在此方面,仍然要進一步進行探討研究。
4 結束語
總之,機電專業在交通類高職院校的專業體系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的背景下,各專業間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愈發明顯,只有不斷推進專業體系的優化,充分認識機電類課程和實訓平臺的重要性,加強對課程、實訓實驗條件、師資等各方面的建設,才能打好特色專業的基礎,專業辦學才不會脫離職業教育的特性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宗旨。同時這樣的研究應是多方面的,在后續的研究中,仍要在實踐中對各專業的課程融合、實訓資源共享、資源庫建設及訓練項目開發等方面加以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潔,唐育正.高職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8(5):39-40.
[2] 黎川林,林勇.基于工作過程的機電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10(6).
[3] 周國燭,馬紅麟.構建有高職特色的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J].教學研究,2005(9).
[4] 龔仲華,唐國興,房汝建.實施“零距離”教學,營造機電專業特色[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