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創業教育是基于社會實踐的學科教學,推動著中職新課程的改革。本文從“打造優秀創業團隊”的課堂教學實踐出發,探究中職創業教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以此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吸引力。
關鍵詞:中職新課程 創業教育 教學目標落實
自2010年6月起,筆者學校開辟了“創業一條街”并引發了一股中職生在校自主創業的熱潮,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小老板”。為了讓更多的有創業意識的學生成為“小老板”,學校在德育課堂上開設了“創業教程”課程。
一、背景
創業教育是基于社會實踐的學科教學。那么,對于沒有企業經驗的德育老師來說,創業可以被我們教育嗎?這一直是筆者所困惑的問題。事實上,創業教育是可以被教育的。以培養“老板”為目標是很難被教育的,而以幫助學生提高成為“老板”的成功率,降低創業風險為目標,這是可以的,這已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所以創業課堂的教學目標應以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和能力,提升創業知識和技能為側重點。但是在中職創業教育中存在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內容不了解,實踐操作不當等問題,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二、教學實踐探究
打造優秀的創業團隊這門課程的教學對象為筆者學校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經過高一專業課的學習,這些學生已初步具備創業意識。通過本課的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懂得如何組建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能為之后的創業而服務。為此,筆者制定了“三維”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交流整合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準確表達、展示成果的水平,提升合作溝通能力,激發創業熱情。
1.第一次現場教學
筆者本想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順利完成這節課,以為教學效果應該不錯。但是學生的一句“說說容易,做到難”,讓筆者恍然大悟。創業教育的目標不是單純地增加學生的創業知識,而是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筆者也沒有給學生足夠參與的機會,使得所學“知識”停留在原來的水平。學生的話一針見血,讓筆者痛定思痛。于是決定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再加一節課,來個創業模擬活動。
2.第二次現場教學
這次筆者以“立足學科,結合專業,融入實踐,走進學生”學習情境為載體,通過現場模擬創業情景,組建團隊銷售商品并親自體驗如何融入和管理團隊。同時,也讓學生親自參與個人課堂表現評價。這不僅切實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成效,使學生懂得投入多少獲得多少,參與多少領悟多深,而且也凸顯出在“做中學”的職教新課程改革的特色,更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舞臺。實踐證明,這種課堂是生動的,這種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
三、體會與思考
新“三維目標”的實現,是新課程理念的重要體現之一。“三維目標”雖已提出多年,但是這正如學生所說的那樣“說說容易,做到難”。教學目標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及學生實際而制定的一種具體要求和標準,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判斷一堂課是否成功的直接依據。新課程倡導以“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來考察課堂教學。通過打造優秀的創業團隊的兩次教學實踐探究,讓筆者深深意識到,要凸顯“做中學,做中教”中職新課程改革的特色,創業課堂教學這三維目標缺一不可,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為了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吸引力,筆者有如下建議。
1.信任學生,學會放手
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要實現“三維”教學目標,首先要學習新的學生觀,對學生進行重新認識。新課程認為,學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驅使和利用的工具,是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因此,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知識目標只是教學目標之—,解題能力只是知識目標的組成部分,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從學生個體的角度提出的社會要求,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審美情趣,尊重學生作為鮮活的人的情感體驗。“三維目標”關注的就是學生的整體發展。創業教育應把培養和提高創業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
在第一次教學實踐中,筆者對學生不信任,課堂預設和掌控太多,嚴重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有些問題是能夠自己解決的。
2.心靈相約,探尋真理
人是萬物之靈,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需要:探究新事物、獲得認可與欣賞、責任承擔。因此,關注和尊重學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學生的這些需要要求在教育中提倡探究性學習,從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關注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對于他人與社會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喜、自豪、滿足及求知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帶著高漲的、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種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因此,在第二次教學過程中,筆者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設計主動參與創業模擬實踐活動,學生經歷了從“主動—互動—能動”的學習過程。有交流才會擦出思想火花,不僅激發每位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讓每位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3.民主平等,多方評價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后應表現出來的可見行為的具體的、明確的表述,因此,教學評價是教學目的是否實現的有效手段。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共建的過程,是一個民主、平等和科學的過程。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是唯—的、絕對的、權威的。實行課程改革后,本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注重的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僅要了解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更要知道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方法,是否有積極的情感態度,以此考察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第二次教學嘗試的最后環節中,筆者設計了個人活動評價表。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同時,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對學生的評價。這種多角度全方位開展的教學評價,不僅易于被人接受,而且真正體現出教育的本質。
創業教育推動著中職新課程的改革。創業是職業生涯發展的飛躍,創業教育更需要落實新課程理念。中職學生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對創業充滿激情。作為一名一線的德育教師,既要讓學生對創業知識的學習不再感到枯燥,又要提升他們理解創業知識的能力,增強創業的自信。
參考文獻:
[1]吳海燕,李錦全.淺談創業教育促進中職課程改革[J].考試周刊,2011(1).
[2]羅桂榮.淺談中職創業教育目標定位與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7(5).
[3]劉沈之.淺談中職創業教育[J].長春市公共關系學報,2015(7).
(作者單位:寧波經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