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樹藝
摘 要:2002年,珠海市高級技工學校與摩天宇(德資)公司合作,共同建立“摩天宇中德職業培訓中心”,引用德國 “雙元制”職教模式,采用德國“引導文教學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法適合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就引導文法教學過程優化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院校 雙元制 引導文法 案例
一、引導文法教學的實施步驟
1.培養目標
該教學培養目標是根據企業的用人要求設置的。學生在學校通過項目教學法的“行為導向”教學法完成教學計劃。一年級學生主要以機械手作為加工載體,包含技能實訓和專業知識,通過每個零件的加工完成學習相關的機械專業知識。
2.實施過程
本載體是通過引導文法來完成的,以機械手為學習載體,根據學習計劃和任務通知書,引導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團隊協助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往協助能力,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等。引導文法培訓分為六個步驟: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
(1)信息。信息是學生通過閱讀引導文和引導問題,在工作開始之前獨立獲取完成所必需的知識。這些知識為后續開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幫助。
(2)計劃。計劃是工作前的思考,例如需要準備各種工量刃具,計算各種轉速及相關切削速度等,制訂初步工藝計劃。
(3)決策。通過小組討論篩選出符合要求的加工計劃。這些計劃都是通過學生和培訓教師緊密合作完成的。老師補充現有的知識缺陷,幫助接受能力較低的學生完成引導問題的知識,可通過提問等多方式完成。
(4)實施。實施即加工環節。在實施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新的技能問題應由教師提供幫助,教師一般不采用授課形式。學生在教師面前解說應該怎樣啟動設備。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深度應做相應講解和培訓,發現學生有安全問題,要及時控制和停止操作。
(5)檢查。檢查過程是分析學生從開始到結束當中出現的問題,讓他們自主查找問題根源,并加以改正,可采取自評和互評兩種形式。
(6)評估。接下來就是與培訓教師共同進行小組評價,評估更多是總結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找到問題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
根據實訓任務,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確立了教學內容,以教學中機械手前擋板加工為例,編寫加工工藝。
1.需準備的知識
第一,復習前期鉗工技能操作相關技能點和理論知識點。第二,鞏固鉗工技能訓練各項內容,如鋸、鉆、鉸、攻等操作技能。
2.需掌握的技能
第一,鉗工技能訓練量具、工量具操作和使用方法。第二,掌握鉗工銼、鋸、鉆削中級工操作要領。第三,熟悉查閱相關專業書籍,查找相關知識答案和標準。第四,按照圖樣要求進行加工,熟悉圖樣技術要求。第五,6S整理達標。
三、實訓流程
1.導文問題
第一次使用新鉸刀時應該注意什么?機用鉸刀加工φ12H7的孔時,需要設定多大轉速?進行前擋板R4圓弧銼削時,要考慮什么問題,如何檢測?試述銼削前擋板上尺寸14mm×14mm方孔的兩種方法?
這些引導文問題都是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完成。
2.計劃工作
完成引導問題后,掌握好第一手資料,開始編寫零件草稿工藝,審核無誤后交給老師。
教師以6個學生為一小組進行討論,下面是學生根據零件圖編寫的工藝。
參考工藝:
(1)下料:30mm×8mm×85mm氧化鋁。
(2)設主視圖為A面,前后左右分別為B、C、D、E,對面為F面。
(3)加工A面,保證A面平面度。
(4)加工B、C、D、E面,垂直于A面。
(5)保證B、C面之間尺寸為80±0.2mm,D、E面之間尺寸為30±0.2mm。
(6)以B面為基準面,分別在A面高6mm、20mm、 30mm、65mm處劃線。
(7)以D面為基準,在A面高15mm、22mm處劃線。
(8)劃線交叉點打樣沖眼,分別鉆兩個φ6.6mm孔,4個φ2mm工藝孔。
(9)分別在底孔φ6.6mm處锪一個圓錐孔,孔深3.2mm, 锪一個圓柱孔,孔深4.4mm。
(10)采取排孔方式,銼削銼一個14mm×14mm方孔,對稱度為0.2mm。
(11)在零件四個角銼削R4mm圓弧。
(12)整理工具,6S整理。
3.決策
學生將自己寫的加工方案,逐一分析比較,通過小組討論,把不合理的方案逐漸淘汰,然后重新整理出新的工藝方案,與老師一起討論。
4.檢查與評估
檢查是在工件實施之后,是發現零件加工問題的一個重要環節,分為自檢和互檢兩種方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加工質量和效率,使學生熟悉各種量具的檢測方法。評估是結合檢查結果,總結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查找當中的原因,并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在下次加工中出現類似問題。
每一個零件加工都需要通過以上六個工作過程完成,教學組織形式是通過自學來完成學習目標。學生閱讀引導文的學習效果好于在課堂上單純聽講的效果,因為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做什么”,在通過工作計劃中明確“怎樣做”,而且每個人做的方法可以不相同,因此要大量查閱資料。引導文培訓能夠鍛煉學生從多渠道獲悉有用信息,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得到很大鍛煉和提高。
四、引導文教學法對教學的啟示
引導文法核心追求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覺去查找問題的答案。在實施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共同提高,且更關注的是學習的過程。過程步驟到位了,結果自然沒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關鍵能力得到鍛煉,提升了自我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引導文教學更能體現“獲取—反思—內化—實踐”這樣的一種反思性實踐過程,通過反思性思維,知識才能內化為個體的能力。其實整個項目教學過程就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升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目前我們國家職教模式下怎樣有效進行引導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加強校企合作,開發項目教材。加強專業課和專業實訓課的知識廣度以及各學科間知識的銜接。根據企業要求,設置可操作性的實訓項目,讓學生學習的知識和內容具體化和精確化,縮短與企業的距離。
第二,通過校企合作,結合企業和學校教學實際情況。實訓教學載體來源于工作,企業和學校教師共同制定實訓任務書,通過實訓,讓學生掌握企業生產要求、生產目標,從而奠定學生學習目標。教學應重點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第三,積極開展項目教學。為提升教師業務水平,積極開展項目教學法。通過培訓,教師必須明確完成一個項目所涉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以便更好指導學生進行項目教學。
筆者學校的摩天宇的教學班從2002年至今,已培養了一大批企業所需高技能人才,有的擔任部門主管、經理等職務。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是成功的,是受學生和企業歡迎的,也符合教學規律。
(作者單位:珠海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