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鐵鋼
(黑龍江省延壽縣玉河林場 150772)
【摘 要】樟子松是東北地區、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綠色植物,在北方各地中擔任著綠化環境、清新空氣的作用。由于北方天氣寒冷,大多數綠色植物在冬季葉子都會枯萎,而樟子松能夠保持四季常綠,將樟子松應用到園林建設、道路建設中,能夠美化城市環境,讓人們的眼前有綠色,放松人們的心情。樟子松的適應能力強,容易種植和成活,并且其樹干直而高,質地良好,可以做多種用途,具有較強的社會效益。因此,要重視樟子松的培育,發揮樟子松的優點和作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對樟子松的成長環境和特點進行分析,對其育苗、植苗等操作進行規范,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和生長質量。
【關鍵詞】樟子松;培育技術;育苗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phor pine, and regulates the operation of seedling and planting seedlings, and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growth of camphor pine.
[Key words] mongolica;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eeding
樟子松的生存能力強,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高,能夠在天氣惡劣、低溫、缺水的環境下生長,對北方地區生活環境的美化、空氣的凈化、經濟的發展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樟子松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人工造林技術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樟子松培育技術的進步,使得樟子松在各個地區都得到了廣泛的種植,提高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水平。但是在一些地區,受到種植條件和技術的約束,對樟子松的培育和發展受到了阻礙,樟子松的栽種沒有成功,甚至出現了部分樟子松培育林出現衰敗的跡象,因此,要進行樟子松培育技術的探索,提高對樟子松人造林的培育技術,促進樟子松能夠茁壯的成長,對環境、經濟等作出貢獻。
1 樟子松培育技術的要點分析
1.1 做好樟子松的采種、育苗操作是基礎
樟子松的采種期較長,要選擇適宜的天氣進行采種,減少對母樹造成的不良影響,在冬季天氣較為嚴寒的季節不適合采種操作,因為母樹枝干中含水量較少,進行采種容易造成母樹枝干的折斷,對母樹造成損傷,不利于母樹的存活壽命。采集到的種子要進行科學的儲存,在太陽較足的天氣進行曬干,或者在干燥室內,調節適宜的溫度濕度,對種子進行脫水處理,從而使得種子能夠長時間的保存,在合適的季節播種,最終種子中的水含量要在10%左右。育苗操作是保證樟子松成活率的重要環節,在育苗期,要選擇土地相對肥沃、灌溉條件良好的土地進行播種,要注意土壤不能為粘土,樟子松不適宜在粘土土質中播種,在種子播種完成后,要在土地上方覆蓋一層腐朽質土,為種子提供豐富營養的同時,能夠避免種子中水分的快速蒸發,能夠有效的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1.2 選擇肥沃的土地,進行科學種植
樟子松的適應能力較強,但為了提高樟子松幼苗的成活率,選擇人工造林的土地時,要盡量選擇土地肥沃、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區進行播種,在沙地、礫石砂土地區都可以播種,但是樟子松不適合在粘土土質的地區播種,在進行種植土地的選取時,要注意避免在粘土土壤中種植。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能夠保證每一顆幼苗都能夠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成長,吸收到充分的營養,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可以使用穴植造林法進行種植,要保證幼苗的根系沒有受到損傷,有土壤的包裹,挖好要栽種的穴洞,深度不宜過深或過淺,過深會導致幼苗埋入部分過多,影響幼苗的進一步成長,過淺則會造成幼苗不穩定,受到風吹等外界條件影響時,造成幼苗的歪斜等。
1.3 進行樟子松的栽種時,要選擇合適的天氣
在冬季較為嚴寒的天氣進行樟子松的栽種,幼苗的生長環境過于惡劣,雖然會有樟子松成長,但是成活率會相應降低,且成長速度同樣受到影響。因此,選擇合適的季節和天氣進行栽種,對提高樟子松的栽種質量很重要,可以選擇在春季進行栽種,降雨量較豐富,能夠為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促進幼苗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中成長。為了進一步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可以采用營養缽造林,為幼苗成長提供足夠的營養,栽種時,要遵循先陽坡后陰坡,先小苗后大苗的原則進行播種,能夠有效的提高樟子松的培育技術。
2 做好樟子松幼苗的維護工作
2.1 采用大苗移植技術
大苗移植技術能夠提高幼苗在生存環境惡劣的地區中的成活率,可以將在生長條件良好的地區培育的樟子松大苗進行移植,移植到環境相對惡劣的地區,例如沙漠化嚴重的地區,嚴重缺水、土地貧瘠的地區等,這是樟子松已經渡過了幼苗的脆弱期,可以有效的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幫助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阻止土地沙漠化的進一步惡化。掌握科學合理的大苗移植技術能夠提高樟子松培育的質量,促進樟子松茁壯健康的成長。在選擇要移植的樟子松苗時,選擇同期生長中高度較高、樹干較直、生長狀況良好的,這種樟子松苗抵抗能力較強,在惡劣環境中能夠健康的生長。進行樟子松苗的移植時,要注意不能損害到幼苗的樹根,在樹根上保留一定的土壤,運輸時天氣不能過熱,選擇空氣濕度較高,含水量較大的天氣,能夠有效提高樟子松苗的成活率。
2.2 對樟子松合理進行澆水施肥工作
樟子松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種植完成后,后期的澆水施肥工作對幼苗的成長也有決定性的作用,雖然樟子松抗寒能力較強,對惡劣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強,但是在幼苗期相對脆弱,對幼苗進行科學合理的澆水施肥可以促進幼苗快速的成長,長成的樟子松材質更好,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促進樟子松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幼苗的成長期對水量的要求較多,尤其是在高溫天氣,受到蒸發作用的影響,幼苗盡量一天澆兩次水,保證水量充足,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澆太多的水,可以一次較少量的水,澆兩次,才是科學的澆水操作。澆水時要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在陽光較足的情況下,不能夠澆水,因為水滴相當于凸透鏡,對太陽光進行聚焦到幼苗上,會灼傷幼苗,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對樟子松幼苗的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適量的施肥,促進樟子松的快速成長。
2.3 進行樟子松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樟子松的適應能力較強,但是在幼苗期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各種病菌的感染,導致樟子松發生病蟲害,阻礙樟子松的健康成長,嚴重的會使得樟子松幼苗受到侵害,無法成活,且樟子松發生病蟲害時,擴散速度較快,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理,病蟲害會進行快速的擴散,對整個樟子松林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導致樟子松無法健康成長,降低樟子松的成活率,增加樟子松人工造林的成本投入,不利于實現經濟效益。在樟子松幼苗期要定期對其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從而保證能夠對幼苗的生長情況實時了解,在病蟲害發展前期及時發現,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防治病蟲害的進一步擴散和發展。為了降低樟子松幼苗感染病蟲害的概率,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要在樟子松種子出苗后,配置防治病蟲害發生的藥液,加入適當的水進行混合,對幼苗進行農藥的噴灑,從而能夠殺死病蟲害病菌,在農藥噴灑10~20min后,再進行清水的噴灑,將幼苗上的農藥清洗干凈,防止農藥對樟子松幼苗產生負面影響,促進幼苗的茁壯成長。
3 結語
樟子松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北方,冬季天氣嚴寒,樟子松是不可或缺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凈化生活環境和空氣質量,木材材質較好,能夠使用作為家具等,在沙漠化較嚴重的地區,生存條件惡劣,可以種植樟子松,改善當地水土條件,減少沙漠化程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提高樟子松的培育技術,提高樟子松的成長質量和數量,使得樟子松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為我國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于占湖.當代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科技致富向導,2013,20,(7):117-119.
[2]劉顯忠.樟子松種植培育技術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21(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