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香?洪義州?朱雨潔
摘 要:提高技工院校學生自主管理水平是實現技工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因此,研究學生自主管理的心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技工院校學生自主管理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探討技工院校學生自主管理的心理問題。同時,提出解決自主管理心理問題的策略,以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水平。
關鍵詞:技工院校 自主管理 心理問題分析
課 題:本文為2015年廣州市技工教育科研立項課題論文(課題編號:GZHRK2015C02)研究成果。
所謂自我管理,就是指個體對自己本身,對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表現進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組織起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最終實現自我奮斗目標的一個過程。培養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因此,我們可以說學生管理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但是,在現實中依據技工教育培養目標與技工院校學生特點來實施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心理問題,這是技工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對的新問題。
一、技工院校學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分析
1.自我控制能力較弱
自我控制是指個體自主調節行為,并使其與個人價值和社會期望相匹配的能力,它可以引發或制止特定的行為,如抑制沖動行為、抵制誘惑、延遲滿足、采取適應社會情境的行為方式。但是技工院校的學生在這方面表現較弱,他們在面對刺激事件時無法抑制沖動行為,導致打架、斗毆等沖動行為的出現;面對誘惑的抵制力不強,往往因為無法抵制網絡游戲、香煙等的誘惑而做出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部分學生難以做到延遲滿足,他們更多的是追求即時滿足,如課堂上想睡覺就睡覺、想講話就講話、想玩手機就玩手機等。此外,他們中許多學生無法在特定的情境中采取適當的行為方式,即使將其安排在自主管理實踐崗位上,部分學生仍舊無法按照崗位的要求,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影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效果。
2.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是由心理學家班杜拉首先提出的,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即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由于技工院校學生在普通教育中學業成績不理想,甚至是挫敗,在學業上的自我效能感低。加之來自自身、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導致他們將這種學業上的自我效能感泛化到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讓他們在完成某些任務的時候不夠自信,從而影響自主管理的效果。
3.規則意識薄弱
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校紀校規。但是部分學生很難完全遵守校紀校規,更加難以形成規則意識。例如,學校規定上課期間,不允許穿拖鞋,上課不允許遲到,特殊情況遲到后要得到任課老師的批準方可進入教室,但是就有部分同學仍舊視規則為無物:上課穿拖鞋、上課遲到后未經任課老師允許徑直走進教室,毫無規矩可言。自主管理實踐的各個崗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大部分同學都可以按著這個規則來執行,但是少部分同學仍無視規則的存在。
4.情緒不穩定
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學生生理上的劇變,引起情感上的激蕩,情緒容易激動,往往發生在強烈刺激或突如其來的變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難以抑制等特點。這些特點對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技工院校學生的情緒管理在自主管理能力提升過程中顯得較為重要。
5.身心發展不成熟
青春期是人的發展過程中的過渡階段,身體上逐漸成熟,但是心理上仍處于半成人狀態,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學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有自我管理的需要和愿望,但是往往因為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導致學生出現違紀行為。如學生知道專業課程的重要性,卻屢屢曠課;認為學校不應該設置某些規定來限制他們的行為,又無法真正做到自覺自律;既想要獨立行動,卻又有強烈的依賴性。
6.人際關系問題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種重要的心理能量,并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產生影響,但技工院校學生的人際關系往往出現一些問題。在技工院校學生管理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屢屢違紀,受到老師的懲罰和處理,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產生的對抗與壓抑心理,讓他們在自主管理過程中,帶著逆反的心理完成任務,不利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技工院校學生多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渴望得到同學、同伴的認可和接納,對班級的歸屬感有強烈的需要,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同學仍無法融入班集體,同學關系緊張,感覺孤獨和迷茫。不同的家庭教育類型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同的:民主型的家庭往往親子關系比較和諧,專制型的家庭會讓父母和子女之間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
總之,技工院校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較弱,自我調控能力不強以及諸多心理和社會的因素,是導致學生自主管理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但同時,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也是影響自主管理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解決自主管理心理問題的對策
1.樹立自控意識,注重自控能力提升
所謂自控意識指的是學生自覺主動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控,并使之與特定的情境相匹配的意識,這也是學生自主管理的基礎和條件。在自控意識的指導下,注重學生自控能力的提升,從而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效果,因此,需要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化繁為簡,將工作步驟進行細化和具體化,堅持程序化執行步驟。
2.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與學生是否相信自己能夠順利完成某一任務有密切的關系。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在活動中能夠表現適度的自信,這種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務的自信,會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相反,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活動和完成任務時表現出自卑心理,從而影響其能力的正常發揮。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提升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效果,學管人員需要做到三點。
(1)有效反饋。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過程中,對學生完成的任務效果進行直接、及時的反饋,讓學生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自己的狀況,從而做出調整,提升自我效能感。
(2)體驗成功。體驗成功是自我效能感提升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管人員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時,多創設一些情境和機會,讓學生能夠體驗更多的成功,那么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也會逐漸提升。
(3)積極歸因。學生如何看待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也會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如果學生將成功歸因于偶然,將失敗歸因于能力不足,會降低自我效能感;相反,將成功歸因于能力,而將失敗歸因于偶然則會提升自我效能感。
3.建立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對于培養自主管理能力也十分重要。學管人員需要引導學生了解規則、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并且樹立規則意識,自覺、主動地遵守規則,更好地完成相關的任務。
4.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情緒不夠穩定,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情緒調節和情緒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情緒的穩定性。
5.改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而這種影響會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時,學管人員需要幫助學生創造機會和條件,引導他們學習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學會協調人際關系,解決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改善人際關系。
三、研究技工院校學生自主管理心理問題的意義
正確引導和解決學生自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其良好的心理品質。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覺性和獨立性、情緒的穩定性等心理品質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有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處理。在培養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許湘岳.吳強.自我管理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2]堵金利.技工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2015(5).
[3]Kopp,C.B.(1982).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8, 199-214.
[4]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91-215.
(作者單位: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