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直面傳統工業化發展模式帶來的生態環境新問題,在國內外重要會議、考察調研、訪問交流等各種場合,強調建設生態文明、走綠色發展道路。尤其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將綠色發展正式上升為黨和國家的執政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十三五”規劃的任務目標,表明中國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發展觀的綠色轉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理念指導和政策支持。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產生背景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鮮明的破解當代中國發展難題的性質,立足當下中國嚴峻的生態環境治理困境,在學習借鑒世界綠色發展經驗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
1.傳統發展觀難以為繼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傳統工業化發展模式,導致環境問題呈現壓縮型、復合型特點,舊瘴未除,新疾又生。當前,中國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生態惡化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傳統工業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引發的環境問題導致群體性事件頻發,呈現與其他社會問題相互疊加的態勢。近年來,公眾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高漲,媒體輿論對此空前關注。PX項目在數個城市引起抗議、反對垃圾填埋場等鄰避型群體性事件不斷發生。“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傳統發展觀的功利主義導致經濟增長超越生態邊界,產生社會矛盾,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模式,綠色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
2.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然之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隨著中國生態環境危機的出現,應對環境問題的能力逐漸成為執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高,治理效果不斷顯現。但也要看到,前述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生態環境危機及其相關社會問題,凸顯了生態治理能力還存在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適應的問題,中國迫切需要實現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環境的綠色治理能力。
二、習近平綠色發展觀思想的理論內涵
從傳統發展觀到綠色發展理念,中國共產黨對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突破了非此即彼的對立性,將兩者統一在“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范疇內,將生態環境看作是經濟增長重要的驅動力,構建了從綠色發展的經濟、社會和自然角度出發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體系,明確了“要什么樣的發展、依靠什么發展、為誰發展”的理論問題。
闡明了綠色發展的生態生產力理念: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長期以來,受前蘇聯學術界的影響,我國把生產力單向度地解釋為征服、利用、改造自然,并從自然界無償獲取物質財富的能力。“征服論”將人與自然相對立,將對自然的破壞視為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條件,并完全忽視了破壞環境帶來的負面后果,導致當下生態退化、環境污染的現狀。這種理論是對馬克思思想的誤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生產力劃分為“勞動的自然生產力”和“勞動的社會生產力”。“勞動的自然生產力,即勞動在無機界發現的生產力”,可見,馬克思在研究生產力概念的時候,并沒有將自然生態環境從生產力的范疇中排除出去,認為自然界本身蘊藏著有助于物質財富生產的能力。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了“發展模式”對于中國未來走向的決定意義,實現“黑色發展”道路到“綠色發展”道路的轉型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執政黨意識形態的高度協調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回歸和發展: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對馬克思的生態生產力理論和人的全面自由解放發展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綠色發展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人與自然倫理關系的正確界定,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回歸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核心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看法。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我們人類(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產物)賴以生長的基礎”。人的解放面臨的兩大基本問題,是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的兩大變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我國在人與自然關系上更側重對立和斗爭的一面,因此在“向自然開戰”“改天換地”“人定勝天”等激進思想的影響下,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
習近平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一種嶄新的可持續文明觀,凝聚著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人類幾千年發展歷程和我國發展道路的審慎思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思想精髓和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生態自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4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