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洋
(黑龍江省撫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156500)
【摘 要】在我國的很多玉米種植地區,玉米螟的危害比較大,它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病蟲害,會對玉米產量產生巨大的影響。玉米螟會導致玉米的秸稈變空心,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文章通過分析玉米螟的特點和危害規律,進一步分析了防止玉米螟的措施,為相關農業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玉米螟;防治措施;危害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of the corn bor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agricultural personnel.
[Key words] corn borer; control measures; harm
在我國的農產品里,玉米是一種比較重要的農作物,不管是在糧食產量上還是飼料生產上都有重要的意義。不過,在近些年來,由于玉米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玉米螟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因此,在中職過程里必須使用一定的防治措施。
1 玉米螟的特點及危害規律
1.1 玉米螟的生長及外形特點
玉米螟的生長階段分為四個部分,卵期和幼蟲期,還有就是蛹期和成蟲期。在蟲卵階段里,玉米螟通常是通過通過幾十粒物質呈魚鱗狀排列形成的卵塊,從乳白色逐步變成黃白色,在孵化之前,一些玉米螟呈現出黑褐色。幼蟲階段里,玉米螟的長度約為24毫米,形狀主要是圓筒形,背部的顏色不統一,有的是淺褐色有的是深褐色,在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 4 個,腹部 1~8 節背面有兩排毛瘤,前后各兩個;到了蛹的階段,其體長為 15~18mm,黃褐色,長紡錘形,尾端有刺毛 5~8 根。在成蟲階段里,它的外表主要是褐色的,雄性的長度大約為12毫米,其身體背面主要是褐色,雌蛾形態與雄蛾相似,色較淺,前翅鮮黃,線紋淺褐色,后翅淡黃褐色,腹部較肥胖。
1.2 玉米螟的主要危害
在亞洲的玉米種植地區,玉米螟也叫作鉆心蟲,它不僅會對玉米產生影響,還會危害到高粱和谷子等。近些年來,伴隨著玉米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種植密度越來越高,玉米螟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我國的玉米螟涉及地區十分廣泛,它一旦侵蝕到玉米的心葉、莖桿、雄穗和穗軸等部位,那么這些地區的功能會受到影響,間接的影響到玉米的產量。而要想根治玉米螟災害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為例,阿魯科爾沁旗種植面積約 6.3 萬公頃,玉米螟累計發生面積 4.3 萬公頃次。一般發生年份,玉米的損失率在 10%左右;中發生年份玉米的損失率在 20%以上。
2 玉米螟的綜合防治防護措施
2.1 生物防治玉米螟危害
從現在來看,生物途徑防治玉米螟一方面其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另一方面還有明顯的生態效益,對于生物多樣性破壞較小,還可以提高玉米的質量,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收入。生物防治法就是借助食物鏈的力量進行防治,在一定的時間內選擇一種合適的生物來防治玉米螟,可以實現無害化治理,主要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具體的生物防治方法里使用最多的就是通過赤眼蜂防治技術,它是玉米螟的天敵,所以這一手段應用起來防治效果比較好,使用起來難度比較低,而且不需要投入過多的資金,但是在使用時必須選擇最佳時機,否則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會很難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除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危害這種技術外,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危害也有相當大的成效。這種技術是用白僵菌孢子侵染玉米螟幼蟲,使得玉米螟幼蟲活動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縮短,對農作物的傷害因此大大降低。
2.2 物理防治玉米螟危害
物理防治法也是現在應用比較多的方法,按照玉米螟的趨光性和趨味性,通過殺蟲燈和頻振式的方法進行殺蟲。從現在來看,農戶使用的物理防治法通常是通過選擇抗蟲玉米品種、合理的栽培方式以及焚燒秸稈消滅越冬蟲源這幾種方法。
2.3 化學防治玉米螟危害
化學防治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環境,不過其防治效果最突出,而且使用起來比較簡便,所以大部分農戶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人們在實際生產中經常采用化學防治的途徑也比較多。在實際的生產實踐過程里,“敵敵畏”的應用最為廣泛,通過敵敵畏和其他藥劑的混合,在殺死玉米螟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另外,還有一些農戶會使用“撒毒沙”的方法,通過農藥和水的合理分配,配成毒沙撒于作物心葉中,對于殺死玉米螟具有突出效果。特別的,“撒毒沙”不但可以延長農藥的持效期,而且不會因施藥而殺傷害蟲天敵,并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但由于“撒毒沙”這種防治方法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種方法并沒有被大面積的普及。
3 結束語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里,有關農業工作者對于玉米螟防治使用的措施越來越多,效果也越來越理想。不過,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加上不同省市的玉米種植結構差異,玉米螟基數比較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玉米螟數量越來越多,其危害也越來越大,農業工作人員依然任重而道遠。所以,在實際的生產過程里,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選擇,消滅越冬蟲源、殺滅田間螟卵和防治初齡幼蟲,通過一些生物防治途徑、物理防治途徑和化學防治途徑進行防治,將其應用到防治玉米螟的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王偉業.亞洲玉米螟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0.
[2]趙秀梅.黑龍江省玉米螟發生情況與綠色防控技術[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