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基因食品給人類帶來好處的同時,其引發的食品安全、環境生態安全以及經濟壟斷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關注。面對轉基因產品問題,我國應該參照外國對轉基因食品的監督管理和立法,進一步完善對轉基因食品的管理,充分利用轉基因食品的巨大商業契機,同時減少轉基因食品國際貿易引發的負面影響,維護本國的權益。
【關鍵詞】轉基因食品;國際貿易;法律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已成為一國政治經濟利益之爭的交匯點。轉基因產品作為國際貿易的一個新領域自從問世以來,就一直備受爭議,其國際貿易的發展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困擾。中國作為最早商業化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位于美國、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和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隨著轉基因農作物在全球迅速推廣,轉基因作物產品市場銷售額也逐年迅速增加,從1996年至2007年累計市值達500億美元,2008年轉基因作物市場的全球市值為75億美元,占美國2008年全球農作物保護市場價值的14%。2008年,占全球66億人口一半以上的25個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獲得的效益超過了2007年的100億美元,占全球耕地面積一半以上的25個國家已經批準種植轉基因作物,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快速增加,必然加速轉基因食品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一、轉基因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存在的法律問題
1.相關法律制度缺乏系統性
我國的雖然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有關轉基因的法律規范,但就整個立法現狀來說,還不能滿足保障我國轉基因產品監管的需要。從立法層次上看,除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屬于行政法規以外,其余的法律規范都是由國務院的其他主管部門,根據各自主管范圍和實際需要制定和實施的行政規章,尚缺乏統一規范的綜合性法律制度。現有部門規章較為凌亂,僅能在各自范圍內進行規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缺乏統一的國際性標準
由于科學認識的局限性,面對轉基因食品問題,需要國際上給出一個統一的標準。食品法規委員會、國際動物流行病局、國際植物保護公約這三個國際標準化組織旨意通過制定出統一標準以避免國際貿易中的爭端。由于制定國際標準要謹慎,費時長,所以暫時沒有結果。
3.信息公開與標示制度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轉基因法律制度的信息透明與公眾知情程度較低,導致公眾對轉基因產品的顧慮,影響轉基因產品的正常商業發展。我國有關轉基因產品的法律制度分散在各個部門的規章和條例下,各部門的協調與溝通不是十分流暢,這與立法上缺乏統一原則與信息公開程度低有一定關系。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和途徑主要是政府刊登和舉行的公報、發布會等,而公告的內容十分有限,僅限于單位名稱、商品名稱和用途等。公眾想要了解市面上某類或某樣轉基因產品的基因成因、風險評估狀況或安全監控措施等重要信息困難重重。
二、我國對轉基因產品國際貿易應采取的對策
1.完善轉基因產品的立法建設
目前我國轉基因產品的立法較為分散,且現有制度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尚不能跟上轉基因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完善轉基因產品的立法建設是將解決上述問題的必要途徑。各部門的職責仍由各部門承擔,但需要一個高層次的協調機制,對各相關部門行使職權的活動進行協調。我國可以借鑒在轉基因農產品領域的協調監管的經驗,在轉基因林業、醫藥業、工業等領域建立類似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協調性機構,負責整個和同一個部門的立場。在轉基因產品市場開放程度逐漸加大,國際貿易逐漸頻繁的情況下,我國的法規建設更應該與國際市場的接軌,與國外對轉基因產品的要求逐漸同步。
2.制定統一的國際標準
為了促進轉基因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順利進行,近年來,各國積極的商討并制定相關的國際標準,例如,為了防范轉基因食品對生物安全的影響,規范越境轉移問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通過了《卡特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TBT)是WTO關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文件之一,該文件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開始執行;《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簡稱SPS)是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產生的國際多邊協定。
3.完善我國的標識制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雖然暫時證實了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是世界衛生組織也叮囑各國保持謹慎態度。所以,對于現階段流通市面的轉基因食品,還應該采取強制標識,例如在食品的外包裝上要有明顯的轉基因標識提醒且要求容易讓消費者看到。沒有標識的轉基因食品一律不能在市面銷售。另外,還可以新增對非轉基因產品的否定標簽制度,也就是指在食品上用標識說明“本食品不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字樣。這種做法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又能從一定程度上規避以危害安全為借口的變相的貿易壁壘,能有效減少轉基因食品國際貿易爭端。總之,完善的標識制度既沒有扼殺轉基因食品在貨架生存的機會,而且保證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與自主選擇權。只要公眾對轉基因食品有足夠的信心,人們也就會選擇轉基因食品的購買。
【參考文獻】
[1]劉梅冰.日本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糧油食品科技2003(1)
[2]孟雨、張博源.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綠色壁壘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衛生法制.2011(3)
[3]朱曉勤.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制度在世貿組織框架內的法律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6(3)
作者簡介:張小軍(1986—),男,漢族,山西臨汾人,法學碩士,單位: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專業:經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