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銳麗
摘要:游戲是學前幼兒主要的教學活動,也是幼兒自主性發揮的重要條件。在幼兒自主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正確利用游戲來促進幼兒的自主性的發展成了學前教育工作者亟需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敘述了幼兒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的音樂游戲、美術游戲和創造性游戲與幼兒自主性的關系及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關鍵詞:各領域游戲;自主性;幼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把幼兒園游戲按照游戲的教育作用分為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體育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和娛樂游戲等,幼兒自主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游戲對幼兒自主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
一、音樂游戲教學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音樂游戲是一種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重要的方式。在音樂游戲中幼兒感情的表達是自由表達和創造性的表達,采取音樂游戲教育能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興趣就會主動的去感受、去探索、去學習,并在學習中伴隨著愉快的情感產生。幼兒音樂游戲教學是幼兒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音樂能幫助幼兒釋放潛力,發展能力。且在音樂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道具,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展開游戲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自身能力。
我在實習期間講過一節音樂游戲的活動課“廚房里的聲音”。游戲活動在娃娃家進行,娃娃家里有廚房還有一個臥室。兩位小朋友在給娃娃做飯,他們模仿著爸爸媽媽做飯的樣子,仿佛一個個的小大人。看到這里我靈機一動,跑到廚房邊唱邊做著炒菜,刷碗的動作。孩子們被我的歌聲吸引,被我不協調的動作逗得哈哈大笑,不一會他們也都模仿起來,跟著我一起唱歌一起做動作。我停止了動作,拿起音響放起了音樂讓他們自己玩。不一會兒,我驚訝的發現他們利用娃娃家的各種各樣的材料做起了別樣的動作,他們與音樂融為一體,在音樂的帶動下自主的學習起來,有的開始創編動作,有的模仿聲音,有的創編故事,玩的不亦樂乎,孩子們把對音樂的理解用動作大膽地表現了出來。這個過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想象力還增強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最主要的是整個過程都伴隨著孩子的自主性,引導幼兒自主選擇的學習。
二、美術游戲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一)美術活動中展現的自主性
美術本身就是一門很有趣的藝術。幼兒在美術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里自由發揮想象力,教師只需要在孩子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幫助他們保持激情,讓孩子在無意識中輕松愉快的完成創作;美術活動也是幼兒自主性和創造性表達的主要載體。
例如:在畫畫時,幼兒用形式多樣的工具,五顏六色的鉛筆繪制各種各樣的圖畫,在活動中他們更多的感受是自由 和快樂。這時候教師一定不要給于孩子太多的約束。記得去聽一次美術課,一位教師在上小班幼兒的美術課《鮮花涂色》。圖畫是花的形狀,花是由四瓣心形的花瓣組成,讓孩子自由涂顏色。孩子們興奮的不得了,紛紛吵著要趕緊涂顏色。隨后我觀察發現,孩子們都完成的很好。有的孩子把花涂成了黑色,有的孩子把花朵涂成綠色,有的把花朵涂成橙色等等,老師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畫作,孩子們興奮的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是老師氣憤的說“某某某,你的花怎么可以涂成黑色?”“某某某,你見過綠色的花嗎”孩子們都疑惑的看著老師,臉上的驕傲瞬間沒有了。這位美術教師無疑是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自主性。
(二)將美術和游戲結合起來培養孩子自主性
在幼兒生活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游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將游戲與美術教育結合起來共同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我們要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適應幼兒的發展規律,了解幼兒的本性并多給予鼓勵和幫助,針對幼兒天馬行空的想法不要一棒子打死,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也是寶貴的。擺脫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將游戲貫穿其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真正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快樂和自由
三、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哈特研究表明:“幼兒自主性發展是在與外界客體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創造性游戲為幼兒與客體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思考與想象的空間,幼兒的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與行動等增強了其獨立性發展[3]。”創造性游戲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自主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都是游戲的主體,占據足夠的自主性,以一個主人的身份開展整個游戲的過程,孩子可以在游戲中發揮自主想象力,這也是創造性游戲要求孩子達到的目標。
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這些游戲都屬于創造性游戲。國內研究者對于創造性游戲的研究則把創造性游戲看作是創造力發展的主要途徑。下面我將介紹這些游戲對幼兒自主性的積極意義。
(一)角色游戲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角色游戲是學前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5]。
幼兒在假象的世界中模仿著現實的世界中的故事,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興趣,讓他們積極的去體驗故事的發生和發展,是發展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最有效的途徑。
角色游戲用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在我們小的時候最喜歡玩的“過家家”。讓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中,充分發揮本領,得到滿足感。
(2)表演游戲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表演游戲是幼兒以故事為線索展開的游戲活動、是指幼兒根據故事或童話等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情節,通過扮演角色,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進行表演的一種游戲形式。
所謂“故事”,不僅僅指的是幼兒文學作品,也可以是幼兒自己創編的故事或者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情。表演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展開的,是一種幼兒“自娛自樂”的活動,不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
幼兒由于缺少生活經驗,不能很好的詮釋游戲角色,在表演過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征。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表現和交流。教師也可組織專門的創作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進行表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表演。
(3)結構游戲對幼兒自主性的影響
結構游戲又稱作“建筑游戲”。它通過幼兒的意愿去構思,去動手操作,去構造物體。體現了幼兒對客觀生活的主觀想象和積極的加工創造。結構游戲對幼兒想象力的發展,體智的增強,全面發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開展結構游戲的活動性和操作性都是非常強的,能滿足孩子積極活動的要求。使幼兒享受這樣的建筑游戲的過程。幼兒的游戲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應該首先明確自己在整個游戲活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教師不能在游戲中喧賓奪主,要意識到一切的指導工作都是圍繞孩子進行的,但是也不能夠放任自流。教師的指導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進入游戲,更好的進行創作。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體。在游戲中,幼兒是世界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2001.
[2]尼格爾.游戲改變世界一游戲化如何讓現實變得更美好[M]閣佳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22.
[3]Jerome Kagan and Howard A.Moss.The stability of passive and dependent behavior fromchildhood through adul thood[J].Child Development,2000.
[4]傅堅敏.幼兒自主性培養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9,(8).
[5]丁海東.學前游戲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43-49.
[6]高紅星.學前幼兒美術教育[M].科學出版社出版社:2012.
[7]邱學青.學前幼兒游戲[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