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龍
摘要:本文結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介紹了如何采取誘導、鼓勵、肯定,跟蹤指導、創造機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去開展成功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成功教育;成才
職中生,“普通高中的落選者”,其特點是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較強,內心迷惘,得過且過,有些甚至破罐子破摔, 出現談戀愛,上酒吧,出入電子游戲機室,抽煙,曠課,遲到早退,夜不歸宿等現象。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缺乏自信心,自我控制力差,自我教育能力弱。要改變這種現狀,我認為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開始。因此,在我所帶的班里開展了“成功教育”,我著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何謂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指在確立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前提下,通過教師幫助學生提高了自信心,喚發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誘導 鼓勵 肯定
在實施“成功教育”的初始階段,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種種成功的機會,誘導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發現和發展自己,從而將期望和要求變成有形的事實。
如2005一年制機電班的張某隆同學,自由散漫,不思進取,是全校公認的“雙差生”,不但學習懶、成績差、紀律松散,還伙同他的死黨經常打架,并常常無故曠課到街上打游戲機,與同班同學的溝通也甚少,連他自己都對自己沒有信心。班上同學不喜歡他,老師也頭疼。后來我多次找這名學生傾心交談,了解到他很喜歡足球,曾在初中時參加過足球比賽,并得了團隊第一名。抓住了他這一優點,我就在課外活動時間與兄弟班組織了一場球賽,結果以3:2勝出,其中有兩個球是他進的,我當即把握住這個大好時機,當晚就找他出來談話。首先我贊揚他今天在足球場上的表現是何等英勇,關鍵時刻連下兩城,力挽狂瀾,為班級的勝利奠下了堅實的基礎,獲得了同學們一浪接一浪的掌聲;之后我又跟他聊荷蘭足球的全攻全守,巴西的藝術足球。聊到足球他特別來勁,聊完足球我發現他的臉上已經露出了春天般的微笑,這個時候我看準時機話題突然一轉:“但是你有沒有好好想過,你在班上那么有才干卻不敢嘗試一下當班干部,你有沒有冷靜的思考過為什么?”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開始的時候他還只是點點頭,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找他長談,慢慢地這個學生在學習態度以及和同學相處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于是我開始起用他做班干部,并教他一些方法,我經常鼓勵他“你一定行”,“進步真大”。后來的事實證明他做得很出色,很受班上同學的歡迎。我通過這一成功事例,對他的死黨及其他待進生進行分類導向,在班上進行宣揚,以點帶面,盡可能多地去挖掘、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對專業產生興趣,對自己的前途增強信心。如楊騰偉同學,學習懶、成績差、紀律松散,經常曠課,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我用張瑞隆的成功事例引導他,對他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大力在班中給予表揚。平時,我還經常對他進行家訪。經過努力,楊騰偉同學徹底改正了自己的缺點,變得守紀律、愛學習了。現在,他在佛山一電機廠任高級機修技術員。
在不同場合中,我會用一些贊揚的話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目的不是“要讓他做”,而是“要讓他想做”。諸如“你做得很好”“噢,說得挺好!”這樣一些話,就經常掛在我的嘴邊。我認為,實施成功教育,首先就要深入透徹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有實效性地鼓勵學生;其次,鼓勵學生學習時應著重幫助他認識自已該干什么能干什么,當教師鼓勵學生時,實際上就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一次恰當的表揚鼓勵,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榮譽的享受,更多的是對他個人價值的認定,由此增強他的勇氣和力量。
二、跟蹤指導,創造機會
學生的自信心是一點一滴培養和提高起來的。老師應創造盡量多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成功成才,特別是對一些常被忽視的“差生”,更應給予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訓練能力,表達情感,發揮才能,在班集體中找到一席之地。
2004屆數控班的黃某泳同學,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英俊、話不多,這在男同學中較為少見。我想象中,他一定出生于一個有教養的家庭。一次家訪中,我來到他家,一進門就驚呆了:一室一廳的房子沒有裝修,墻壁已經破損,廳中放一張陳舊的桌子和一條黑不溜秋的長板凳,桌子中央放幾碗中午剩下的菜(全是蔬菜)。除電視外幾乎沒有其它電器。這是我家訪中從未看到過的最貧窮的家庭。通過我交談大致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父親下崗后暫時還沒有找到工作(居委幾次幫忙聯系工作皆因文化程度低而未被錄用),母親因耳朵殘疾早已病退,全家生活費僅600多元,奶奶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享受政府低保待遇。他父親告訴我,他兒子很內向,平時與同學和家人幾乎沒有交流。為了使孩子不產生自卑感,心靈上避免受到傷害,初中三年從未提出過學費減免,寧愿生活上苦一點。聽到這些我非常感動,多么偉大的父愛!開學后,我主動為他申請了學費減免,并減免了社會實踐費、班會等等,每次提到減免的事,我都能體驗到他內心的不安與痛苦。他學習很刻苦,成績名列前茅,表現也不錯,老師、同學給予他較高的評價,但他依然沒有笑容,可見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給他造成了多么巨大的壓力。于是我繼續跟蹤,原來他真正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通過和他深談,我提出希望他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家庭的困境,他懂事地默默地點點頭。恰逢班委改選,我動員他參加競選,希望他在學習以及同學的交往中獲得快樂。通過努力,他終于成為班委的一員,那一次,我看到他露出了笑容,那笑容猶如初升的太陽。
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特點,作為班主任,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前提就是必須熟悉每個學生,對他們的性格非常了解,特別是批評學生一定要講求藝術,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如2004屆數控班學生鄧某興,擔任生活委員,但他非常懶惰,上課經常睡覺或聽MP3,不勞動也不做操,在月操行評定中我給了他不合格,他知道后氣沖沖地跑到辦公室,大聲責罵我。我把他獨自叫到陽臺,開始平心靜氣地對他說:“日興,我為什么要把你的操行評定為不合格?你能告訴我嗎?”他想了想,不屑地說:“可能是你想讓我好吧,但為什么李某某上課經常睡覺,你又給他合格?”“日興,你能理解我的用心,我真的好高興。你能把你的最近表現給我說說嗎?”他以為我什么也不知道,說他表現很好,沒有錯。我聽后,扳起手指將他的不良表現一條一條數落起來,并邊說邊問“有嗎?”,他聽后,低下了頭。這時,我語調越來越高,把每件事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利害關系十分嚴肅地向他闡明;最后語調又逐漸降下來,從他的家庭說到班集體,從任課老師說到同學,從社會說到做人,反復陳說利害得失,句句說到他的心坎上,說得他邊哭邊連連向我表達自己深深的歉意。最后,我安排了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讓他完成,并鼓勵他“一定行”。后來,他真的變得好起來,還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現在,他已經在順德美的集團擔任制冷部高級技術員,還經常打電話給我,感謝我對他的深深教誨。
成功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光是老師的事,需要各部門的配合協調。我相信,只要我們認識到成功教育的重要性,做好誘導,鼓勵,肯定工作,堅持跟蹤指導,努力為學生創造機會,就一定能夠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