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泉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思維方式、交往形式和生產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了改變,相應地,互聯網、新媒體已然成為我們最值得關注的安全領域之一,在網絡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傳播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如新的傳播媒體的發展、新的信息平臺的出現以及新的信息主體的參與。面對手機網絡上負面信息對意識形態安全的威脅、自媒體的錯誤利用對意識形態安全的挑戰以及網上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影響,我們必須加強對手機網絡的監管,積極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傳播"正能量",做好加強對青少年文明上網的教育工作,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如何維護好意識形態安全是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
一、要充分認識信息時代在網絡背景下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性。縱觀歷史長河,任何階級想要牢固統治一個國家和社會,都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掌控主流意識形態,充分認識信息時代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新時期切實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二、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對各國意識形態建設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已完成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中詳細分析了中國網民規模情況,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10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213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3.1%。新網民的穩健增長和原PC網民的轉化加快共同帶動了手機網民規模的持續擴大。一方面,移動設備上網的便捷性,降低了互聯網的使用門檻,依然成為帶動新網民增長的重要力量。2016年上半年,我國新增網民中手機網民規模為1301萬人,占新增網民的61.0%。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不斷豐富、與用戶的工作、生活、消費、娛樂需求緊密貼合,推動了PC網民持續快速向移動端滲透。新網民的穩健增長和原PC網民的轉化加快共同帶動了手機網民規模的持續擴大。
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建議:
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各級黨組織要從推動事業長遠發展,鞏固黨的群眾基礎、執政基礎的高度,認清肩上的責任和面臨的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和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宣傳思想工作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8·19”重要講話精神和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全區宣傳戰線工作的重要內容,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思想認識上強起來。
二是提高意識形態領域干部隊伍戰斗力。注重提高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執政能力,全面加強結構合理、數量足夠、素質較高、適應宣傳思想工作要求的干部隊伍建設,著重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服務能力、協調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努力建設堅強有力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提高隊伍整體工作水平和戰斗力。
三是形成齊抓共管的意識形態工作合力。圍繞黨管意識形態的原則,認真履行綜合協調職責,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各個領域,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統籌城鄉和區域文化均等化發展,加快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調動多方力量共同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共同參與、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四是抓好基層,增強意識形態工作凝聚力。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對社會輿論的影響,搶占宣傳輿論陣地制高點,增強新聞輿論工作引導力。突出思想道德建設內涵,抓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增強思想道德建設滲透力。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廣大文化工作者創作熱情和活力,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和文化陣地建設,提升群眾文化活動質量。扎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在城鎮開展爭創文明小區、文明居委會、文明樓院、文明和五好家庭評選活動,在行業組織開展“四優一滿意樹形象”活動,在基層站所開展“群眾最滿意的站所庭院”評選活動,在廣大群眾中廣泛開展公民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動,增強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創造力。
五是做好陣地建設,擴大意識形態工作影響力。進一步抓好已有的廣播、電視、網絡宣傳陣地和電影院、文化站、圖書室等文化陣地,積極探索政府規劃、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社會共建模式,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大村級民間文藝團隊培植力度,抓好農村圖書室建設,加快陣地建設步伐。充分發揮好社區文化廣播站作用,使之成為宣傳文化、科技服務的陣地,提高意識形態工作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