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春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有著巨大的發展,高速鐵路工程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接觸網施工是整個高速鐵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之一,其建設優劣程度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施工建設。文章闡述了高速鐵路接觸網概念以及其施工質量,根據其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手段,進行了研究。希望本文可以為加強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質量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速鐵路工程;施工建設;接觸網;施工質量控制
一、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質量要求
接觸網對于高速鐵路工程而言,不僅僅是其一個基本因素,更是保障動車組能夠安全、高速運行的一個關鍵因素。在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過程中,有下面兩點是十分重要的:
1、受電弓與接觸網參數,兩者相互配合,才可以保障高速運行的列車其受流質量;2、懸掛安裝,只有保障其精度,才能盡可能的縮小施工誤差,進而使接觸網與高速運行受電弓間能夠得到良好的配合。
對于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而言,其標準要求相對比較高,為能夠使其施工精度得到較好保證,在施工開始之前必須要測量并計算相關施工參數,保證其準確性,對于裝配結構應當實行預配,并且應當注意控制安裝質量。在高鐵接觸網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速度、施工質量以及工程造價與資源配置等相關方面,均與施工活動之間存在直接聯系,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決定工程整體質量。因此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保證其施工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二、高速接觸網施工控制點及其施工技術
(一)施工定測
為達到整體到位一次安裝成功的目的,要對每一根支柱進行實際安裝狀態的測量,不僅要將各支柱線路的實際狀態用數據表示出來,而且所測量的數據精確度必須要足夠高。
(二)高速接觸網線岔布置技術
高速接觸網線岔布置技術道岔處接觸線的空間如何定位取決于受電弓的尺寸和滑板取流方式。交分式線岔,關鍵技術在于交分吊弦的應用和始觸區附近與受電弓滑板的相互配合;支持結構采用雙腕臂;后定位處雙拉受力設計;受電弓滑板優先采用單邊受電通過,困難情況應滿足關節布置的原則通過。交叉吊弦的應用可使受電弓接近始觸區時對本線接觸線的抬升轉化為非接觸支的相應增高,從而防止鉆弓并減少磨耗。由鏈形懸掛的計算理論也可以推出:對采用較大的結構高度和較小的承力索張力以及在距懸掛點較遠處安裝交叉吊弦都十分有利于這種抬升的配合效果。
(三)恒張力架線
普通架線技術和設備架線,由于其架線張力變化幅度過大,導線不能承受自身重量使其發生弛度變化,不斷彎曲,由于懸掛點附近導線的嚴重變形,造成修復困難的局面。因此,在高速鐵路工程建設中為了確保較高運行速度下接觸線與機車受電弓具有良好的弓網關系,采用恒張力架線設備及相關施工技術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
(四)吊弦安裝工藝及技術
對承力索懸掛點的高度進行測量復核,根據下部工程隱蔽記錄中的實際跨距等數據,通過軟件計算后,得出每根吊弦長度及吊弦間距,列表供吊弦預配安裝用。吊弦一次到位安裝工藝流:測量承力索懸掛點高度—測量實際跨距—計算機數據處理—列表預配—作業車安裝。吊弦整體到位一次安裝工藝是在承力索、接觸線、支柱裝配一次到位的基礎上,通過測量計算后,將誤差考慮在內,得到吊弦長度及位置的精確尺寸,達到一次整體到位安裝的目的。
三、接觸網施工主要質量控制措施
(一)測量誤差控制
跨距除決定支柱縱向安裝位置外,還會直接影響跨間吊弦長度,在整體吊弦施工前,先測量支柱跨距,沿鋼軌布置吊弦間距,用紅油漆標注在鋼軌上(包括懸掛點處),測量誤差控制在±5mm內。另外,結構高度測量同樣影響吊弦長度,須在接觸線架設完成后方可測量,用測量桿掛到承力索座中,測量承力索懸掛點到線路軌平面的距離,誤差控制在±3mm。
(二)預配計算
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腕臂及吊弦計算采用計算軟件來完成。腕臂及吊弦計算需要輸入數據有:跨距、支柱斜率、限界、結構高度、承力索高度及線路參數等。計算時要認真檢查核對數據、圖紙及計算結果,確保數據準確,減少返工。在保證測量數據精確性的基礎上,要注意線材和張力選擇、附加荷載的加載重量及位置。計算環節還要注意有關測量值的修正,如吊弦測量曲線跨距值和拉出值的修正。因曲線測量時是測量承力索拉出值,而實際情況承力索與接觸線存在一定偏角,因此在計算吊弦過程中需要修正拉出值。
(三)合理規劃
接觸網的施工是一項非常龐大且復雜的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規劃與計算。將施工區段進行合理的劃分,可以使施工更加緊湊合理,同時方便了施工管理組織,這不僅可以提高施工質量安全,還大大的節約了成本。除此,接觸網施工是對于技術要求很高的工程,不但要規劃施工區段,還要構建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嚴格監管,安排合理的封閉點和工期。這樣才可以保障施工過程高效、持續的進行,為設備維護和運輸安全提供保障。
四、結語
高速鐵路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同時所要求的技術以及管理也更加完善,這就需要相關施工以及管理人員對施工技術加強掌握熟練,對施工管理更加嚴格。相信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接觸網施工質量也會運用新科技、新技術,更好地保障其施工質量,解決在施工工程中的難題,將我國鐵路事業推向新的高點。
參考文獻:
[1]我國攻克高鐵接觸網系統技術難題[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