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
摘 要:“環保十三五規劃”堅持遠近結合,既要以五年為主,提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奮斗目標,又要考慮更長時期的遠景發展,注重深化生態文明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環境評價作為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基礎,綜合評價方法在其中的應用,對其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有著直接影響。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綜合評價方法,并對其在環境評價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環境評價;綜合評價方法;應用
在環保工作的開展中,政府必須牢牢把握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生態環境是否健康和安全的出發點、著力點,全面體現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和經濟新常態,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適應社會新期待,國家、區域、城市、鄉村相結合,建立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排放總量雙重體系,綜合反映治污減排、風險防范、空間優化、制度建設進展,注重在重點地區、行業精準發力、精益管控,打贏大氣、水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綜合評價在環保工作中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對此,環保部門應重視綜合評價方法在環境評價中的應用。
一、綜合評價方法概述
(一)綜合評價定義
評價是人類社會中一項經常性的、極重要的認識活動,是決策中的基礎性工作。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經常遇到有關綜合評價問題,如醫療質量的綜合評價問題和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價等。它是根據一個復雜系統同時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特點,在綜合考察多個有關因素時,依據多個有關指標對復雜系統進行總評價的方法。綜合評價的要點大致分為三個方面:有多個評價指標,這些指標是可測量的或可量化的;有一個或多個評價對象,這些對象可以是人、單位、方案、標書科研成果等;根據多指標信息計算一個綜合指標,把多維空間問題簡化為一維空間問題中解決,可以依據綜合指標值大小對評價對象優劣程度進行排序。
(二)綜合評價的一般步驟
第一,根據評價目的選擇恰當的評價指標,這些指標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區別性強,而且往往可以測量。篩選評價指標主要依據專業知識,即根據有關的專業理論和實踐,來分析各評價指標對結果的影響,挑選那些代表性、確定性好,有一定區別能力又互相獨立的指標組成評價指標體系。第二,根據評價目的,確定諸評價指標在對某事物評價中的相對重要性,或各指標的權重;第三,合理確定各單個指標的評價等級及其界限;第四,根據評價目的,數據特征,選擇適當的綜合評價方法,并根據已掌握的歷史資料,建立綜合評價模型;第五,確定多指標綜合評價的等級數量界限,在對同類事物綜合評價的應用實踐中,對選用的評價模型進行考察,并不斷修改補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與先進性,然后推廣應用。
目前,綜合評價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如綜合指數法、TOPSIS法、層次分析法、RSR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系統法等,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怎樣使評價法更為準確和科學,是人們不斷研究的課題。
二、綜合評價方法在環境評價中的應用
(一)綜合評價在環境評價中的作用
環境評價是通過多種綜合分析手段,如數學算法、模型等,對環境的監測數據和指標進行分析,從而得知做出對環境質量評價的綜合技術和方法。在環境評價中,有一些情況會對環境有著直接和明顯的影響,所以可以選用簡單的綜合評價方法,但是對于評價復雜的環境問題,可以采用更加有效的綜合評價方法。
(二)綜合指數法
環境是包含影響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諸多因素的復雜體系,因此,從單因素出發很難全面、客觀地進行評價。綜合指數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單因素分析的片面性和不確定性。使用綜合指數法時,通常根據實際情況對環境體系中各影響因素賦予不同的權重,得到一個反映環境總體質量的綜合指數。總環境質量指數TEQI作為環境總體質量的表征。在工作環境評價中,TEQI為包括室內空氣質量、噪聲、通風、溫度、水質、光照等10個影響因素的加權加和值,選取22項污染物指標,對某化工工業區地下水質量進行評價,得到可用于質量分級的綜合評價指數F。結果顯示,該地區水環境質量較差,主要污染物為無機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
(三)模糊數學方法
模糊現象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模糊數學汲取了人腦識別和判斷問題的模糊特點,采用隸屬度來描述差異的過渡狀態,符合環境系統中各因素間的不確定性、隨機性和模糊性,可以作為處理環境評價中的模糊性問題的有力手段。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運用模糊變換分析和評價模糊系統的方法,它通過構造等價模糊子集對環境指標進行量化,而后根據模糊變換原理綜合各指標得到評價結果。以SO2、NO2、TSP、PM10為評價因子,參照大氣環境質量標準,通過計算污染因子權重、權重分配系數和隸屬度,對某市大氣環境質量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主城區為重污染,涪陵區、黔江區為中污染,萬州區為輕污染,整體水平達到中等污染。模糊數學采用隸屬度函數來描述大氣污染狀況,體現了實際界限的模糊性,具有綜合、客觀的特點。
(四)灰色系統理論
在環境評價中,有限的時空檢測數據只能提供不完全和非確定的信息,因此環境系統是一個灰色系統,采用灰色系統理論進行分析有利于得到更加客觀、合理的結果。目前在環境評價中應用較多的灰色系統方法有灰關聯分析、灰色聚類方法等。灰色關聯分析通過分析系統內部各因素之間關系強弱、大小和次序,對系統內部結構之間的聯系進行定量,進而確定關聯對象的相關性。如,對比灰色關聯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某海區海洋環境質量的評價結果,可以確定采用灰色關聯分析的評價結果更為合理。
參考文獻:
[1]李丹.綜合評價方法在環境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