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丁
哪些表現可能是心臟病?
編輯/小丁

心悸是指在心前區感到的心臟咚咚地跳動。通常正常人在靜息狀態下不會感覺到心跳,但在劇烈的運動后或高度興奮時,會感覺心跳。然而,如在安靜的情況下或稍微活動后(如上一二層樓梯),就感到心跳,這就是異常的了。心悸是所有能引起心臟功能衰竭的疾病的癥候,此外還是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表現。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患者,心臟無器質性病變,但患者有類似心臟疾病的胸痛和不適等癥狀。
另外還有心跳節律改變(心律紊亂),有時運動后可引起驚恐或緊張。再者,甲亢、貧血等疾病也可引起心悸。
氣促是指呼吸次數增多而急促。健康人如在劇烈運動后也可引起氣促。但心肺疾病的患者,盡管僅做輕微的運動也會立即出現氣促。高度貧血者,坐著也會出現氣促。出現這種現象,提示這種程度的運動,業已增加了心臟的負擔。所以當心臟患病后,稍微運動也會出現氣促。在安靜的情況下有的人也出現非常快的呼吸,在女性大約在13~17歲常發生,顯然是神經性疾病。
心悸、氣促是心臟負擔與心臟功能較量的問題。如果心功能健全者,在超負荷的情況下才出現心悸、氣促,但心功能弱者,盡管是低負荷下也可引起心悸、氣促。但神經官能癥引起的心悸、氣促與心臟負擔和心功能無關系。
引起呼吸困難的疾病主要有心臟疾病、肺的疾病、呼吸道的疾病,其次是腦的疾病和貧血、糖尿病、尿毒癥等。
因心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于通常是緩慢發展的。開始在安靜時沒有呼吸困難,輕度運動后出現氣促,一度出現后,將來在同樣強度的運動后均可引起氣促,在此時期應盡早地接受醫師的檢查,并進行徹底的治療。
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常常在夜間睡眠時突然出現陣發性的呼吸困難,表現端坐呼吸伴有喘鳴,稱為心源性哮喘。如果持續時間長,患者會感到非常痛苦,出汗,面色很難看,并可吐出粉紅色泡沫血痰,此為急性肺水腫的癥狀,此時必須盡快地入院治療。

浮腫是心臟疾病發展到某種程度后的主要癥狀之一。另外諸如腎臟病、貧血、營養不良、結核病和癌癥晚期均可引起浮腫,但腎臟疾病的浮腫從顏面開始,而心源性的浮腫則多數從足背開始。心臟與腎臟的疾病往往同時共存,所以心臟病的患者也可早期出現顏面水腫,因此僅根據浮腫出現的先后,不能確定是哪個器官的疾病。另外,還可以見到不明原因的反復水腫。
心源性水腫,多表現為膝以下的肢體局部凹陷性水腫,以午后為明顯,早晨消退。隨著病情的惡化,水腫整天都存在,而且范圍增大,從大腿內側波及腹壁、陰囊、側胸壁,嚴重時可出現腹腔內和胸腔內積液。心源性水腫早期多伴有呼吸困難。運動時有呼吸困難和足部水腫,應首先考慮是心臟病和貧血,但要明確診斷,還需盡早地接受醫師的診治。
疼痛多在前胸部中央,呈絞窄劇痛,疼痛輕重程度不一,有些疼痛尚可忍受,有些則痛不欲生。重時疼痛可影響到左肩或整個左上肢,有的還可以出現右胸和背部的疼痛,稍嚴重者,可反復發作,一般持續2~5分鐘,但有的持續到20~30分鐘,有時也可持線1~2天。有的在運動和勞動時發作,也有在安靜時甚至在夜間睡眠時發作。給心臟肌肉輸送血液的冠狀動脈病變時,可引起心絞痛。長時間高血壓時可引起冠狀動脈硬化。嚴重的梅毒性心臟病也可以引起冠狀動脈硬化。因為不管是什么病所引起的心絞痛,都是危重的疾病,所以必須接受醫師的治療,預防再次發作。
另外,也有引起類似癥狀而心臟本身無異常的疾病,這就是心臟神經官能癥。此癥并非嚴重的疾病,治療方法與心絞痛完全不同,但鑒別則非常困難,要通過專科醫師作心電圖和運動負荷試驗等檢查后方能確定。
正常情況下,心臟搏動節律是規則的,如果節律紊亂就稱為心律失常。心律不齊時觸摸橈動脈就可以知道。如果要精確地了解就必須做心電圖檢查。心律失常可為心臟疾病所致,但在無心臟病時也可發生。
▲早搏
睡眠不足或過度吸煙時,可出現脈搏結滯(停頓),這稱為期前收縮(早搏)。早搏持續出現時,患者會感覺到心臟咚咚地跳或感到心跳紊亂,此時會有心跳暫停的感覺,常常被認為是非常嚴重的心臟病,以致成為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根源。
早搏在健康人中偶然也會出現,這是無害的。但早搏也可作為心臟病所致的唯一癥狀。熱性病或熱性病后、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時,如果出現期前收縮,最好對心臟做詳細的檢查。
若早搏僅在安靜時才會感到,一般無太大的危險性,但在運動或心臟負荷加大時出現心悸、脈搏暫停、心前區不適,則需高度重視。
▲心律絕對不齊

心臟瓣膜性疾病和甲亢,另外還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可出現心律絕對不齊。心房收縮快而紊亂,像發抖一樣,從平常不收縮部位開始,稱為“心房纖顫”。這種快速的心房收縮,不能完全傳到心室,因為是完全無規律的傳導,所以脈搏也不規則。如果,發作中脈搏(心室收縮)比較規則,心室率約每分鐘150次,而心房率為每分鐘300次,稱為2∶1房撲。心房纖顫和心房撲動突然發作時,病人會感到心悸和胸悶。這種癥狀長期存在時會逐漸習慣,病人本身無異常感受,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心房纖顫一度出現后,多數患者持續一輩子,所以有人稱房顫為“永恒性不整脈”。但某些患者短期內出現后又可自行消失,反復不斷,多數患者難以治愈,有些經藥物治療后可恢復正常。
另外還有用直流除顫器對心臟進行電休克的治療方法,但對于有瓣膜病變的心房纖顫,用這種方法治療后,雖然當時心房纖顫消失,但不久后又出現。因為心衰較心律失常更嚴重,所以當有心功能衰竭時,首先治療心功能衰竭,給予洋地黃類強心藥。總之對于這些疾病,需經常接受醫師的診查,限制活動,給予必要、持續的治療。
▲陣發性心動過速
不是經常而是突發的,難以數得清的快速脈率,稱為陣發性的心動過速。早期雖然也可有發作的預感,但通常是不知不覺中突然開始,終止時也是非常突然。深吸氣或用力后有時可停止。發作時出現心律紊亂、心慌,呼吸困難,持續30分鐘以上時,可感到尿急。極少數病人可引起嚴重的癥狀,如持續時間不長一般無害。發作時有些人自己并不知道。陣發性心動過速者,心臟本身大多數無疾病,有的也可能是預激綜合征所致。
在有心臟病的情況下發作時,尤其是伴有心肌病變者,可導致室性心動過速等極為嚴重的狀況,所以必須立即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