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芬子
為了你的肝臟:假期里也別太放縱
編輯/芬子
在春節或國慶長假期間,很多人都會出席各種聚會,大吃大喝、熬夜、睡懶覺等也是司空見慣的。這些行為會導致我們的生物鐘紊亂,也就是讓身體功能與外部環境相協調的反饋環出現變化。

這是因為,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一種叫“生物鐘”的生理機制,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的節律,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生物鐘是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簡稱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人類大腦中SCN所在的那片區域也正處在口腔上腭上方,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于生物鐘作用。
肝臟是幫助調節身體新陳代謝的器官,不健康的睡眠模式、飲食方面的變化或者飲酒,都會擾亂它的節奏。如果你正在經歷消化不良,或者在參加多個假日聚會之后變得沒精打采,那你的肝臟可能失調了。近年來,生物鐘學領域的研究日益表明,為了自有其生物鐘的肝臟著想,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非常重要。生物鐘學是關于生理節奏的科學。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定量生物學教授費利克斯·內夫說,在幫助肝臟全天候調節身體需求方面——例如在飯后儲存能量,在睡覺時釋放能量——生物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最近的一些研究探究了酒精是如何影響生物鐘的。研究人員于報告中稱:夜班工人連續一周每天喝兩到四杯紅酒后,生物鐘出現了變化,腸道內壁比白班工人“更容易破損”,這可能會讓他們面臨罹患酒精性肝疾病的風險。


該論文作者之一、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胃腸病醫生加思·R·斯旺森博士說,他認為任何一個經常讓生物鐘出現兩小時以上變動的飲酒者都面臨著這種風險。他說:“人們即使沒有上幾個月或幾年夜班的經歷,你只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有一系列糟糕的行為,就有可能將自己置于風險之中。”
其他一些以小鼠為對象的研究影響了人們對肝臟循環的理解。
內夫博士和一組研究人員于2016年10月報告稱,發現小鼠的肝細胞中有超過500種蛋白質會在一天當中出現豐富的變化。這些蛋白質最終會幫助肝臟過濾血液、處理脂肪和糖。當它們的節奏被擾亂時,肝臟或許會在解毒、消化等重要過程中跟不上趟兒。
人們每天的肝臟循環是在睡眠、食物和酒精之間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睡眠會影響我們大腦中的主生物鐘。像人體的其他器官一樣,肝臟在某種程度上被這個主生物鐘主宰著。但肝臟也有自己的內部生物鐘,這種內部生物鐘會受到食物和酒精的影響。
美國東北俄亥俄醫科大學生物化學教授約翰·Y·L.蔣在以小鼠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睡眠和飲食的短期變化都會影響到肝臟促進脂肪消化的能力。他說,一些長期干擾可能導致脂肪在肝臟中堆積,進而引發“許多不同的問題:脂肪肝、糖尿病、肥胖、心臟病乃至癌癥”。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環境衛生科學教授香農·M.貝利稱,酒精還能讓小鼠肝臟的運行節奏失常。她的團隊發現,小鼠被喂食適量酒精滿一個月后,其肝臟生物鐘會被嚴重擾亂。
美國密歇根大學生理學副教授雷音說,要讓肝臟的生物鐘在假期里如常運轉,你就得避免極端行為。
這意味著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從而讓主生物鐘維持常態。你可以稍微晚睡一會兒,但盡量別比正常就寢時間晚兩小時以上。一個管用的小貼士是早上出門散步,“沐浴在陽光里是對我們的內部生物鐘進行重置的最有效方式。”雷音博士說。
這還意味著始終清醒地認識到食物和酒精會如何影響你肝臟的生物鐘。稍微喝一點酒沒什么問題,但要避免酗酒,其定義是在兩個小時內飲酒四或五杯以上。
從短期來看,遵守這些準則或許可以讓你在假期結束后較為容易地回歸現實。從長期看,有規律的作息、少飲酒可以維持新陳代謝、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