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浩明 編輯/易可
對當前股市行情的三點思考
文/桂浩明 編輯/易可

桂浩明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理財研究部總監。

今年的股市行情,似乎給人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2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也是春節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股市沒有能夠承接1月下旬的反彈走勢,出現了調整。不過,雖然開局不利,此后行情倒是慢慢向上。到了2月末,滬市綜合指數已經逼近3250點了。投資者期盼中的春季行情,終于展開了。
美國特朗普執政后實施的一些做法,引發了廣泛的擔憂,對股市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也因為這些做法在之前都已經有所表述,因此市場對此事是有所準備的。表現在股市上,盡管上行承壓,但畢竟還不至于從根本上改變其基本運行趨勢。而美聯儲相對比較溫和的議息會議表述,則對股市帶來了某種支撐。現在看來,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美國股市仍然能夠維持一種相對強勢,這樣它對境內市場的影響總體就不會偏于負面。當然,人們現在要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方面的新動向,這里還是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能會產生不小的沖擊。但換個角度來說,只要所出臺的政策還是在預期范圍內,對境內股市的影響也就不可能太大。這里很關鍵的一點是,境內股市現在還是處于相對低位,由于下跌空間有限,其本身所具有的抗跌性也就能夠得以顯現。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受到海外市場的影響,境內市場節后沒有實現“開門紅”,但這并不意味著春季行情不復存在。
當然,這里還必須要提到的一個因素是投資者對于實體經濟的擔憂。相關先導數據及高頻數據都顯示,經濟運行還不是太穩定,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升與下游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之間,矛盾還在加深。這樣,也就不排除GDP增速在稍有回升后,可能再度回落。而如果投資者認為這個回落的時間段會在今年的二季度,那么自然會對在春季操作股票懷有戒心。無疑,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事實上很多投資者早就發現,今年經濟的基本面是難以支持股市大幅度上漲的。但反過來,客觀上也存在著很嚴重的“資產荒”問題,投資渠道前所未有的收窄,使得很多資金急于尋找出路,而股市恰恰在這種情況下顯現出它的價值。特別是現在其估值還比較低,這就為價值型投資者的入市提供了某種契機。因此,在面對實體經濟欠佳的嚴峻局面時,人們也不得不考慮因為“資產荒”所帶來的配售需求。事實上,只要這方面的需求稍有表現,股市就比較容易上臺階。這樣說來,由此引發一波春季行情,也的確是可能的。
境內股市自開市以來,多數年份都有過春季行情,這其中存在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譬如說,春季是一年的開始,不管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此刻往往都有比其他時段要強烈一些的投資要求。另一方面,這個時候正好是上市公司披露年報的高峰時段,各種題材會集中推出。還有,春季也是召開全國“兩會”的時間,會上民意的集中表達,也容易形成做多的氛圍。無疑,多方面積極因素的疊加,使得股市在每年的春季出現上漲的概率會比較大。今年,就現在的實際狀況來看,構成春季行情的諸多要素還是基本存在的。
其實,問題的本質是對當前行情有一個理性的認識。要看到今年市場的特點在于外部不確定因素多,內部推動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因為“資產荒”而產生的配置要求。因此,行情強度也許不是很大,而且在運行中,也會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某些特征,而這是操作好春季行情所必須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