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華 羅 偉
新形勢下基層央行財務管理難點及對策
■許榮華 羅 偉

1.思想觀念轉變難。在總行黨委高度重視下,全面協調解決了分支機構人員經費和工資不匹配的問題,基層行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調賬、串科目列支、擠占挪用、租金沖大賬、地方財政資金發放津補貼等違規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仍存在年底突擊花錢、費用預提虛列、財務分析薄弱等問題。新形勢下基層行財務管理手段和措施比較陳舊,無法適應新的財經形勢和履職需要。部分單位財務管理中對暫收、暫付、掛賬、租金、專項資金的管理和控制不嚴,未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指導和監督作用,未能實現從核算型、保障型向管理型、績效型財務管理的轉型。
2.預算指標分配難。預算指標由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部分組成,當前的核定原則為:基本支出按一定標準和人員核定、項目支出按業務量大小和實際工作需要核定。人民銀行預算指標一般在每年4~5月下達初次分配預算指標,約占全年預算指標的60%~70%;年中下達少量預算指標調整;12月末下達年終預算指標調整,約占全年預算指標的25%~35%,預算指標年末數占比過高導致預提資金的產生,一是以已安排未實施或未完成項目預提資金形式存放于基本賬戶暫收款項,以待下一年度費用開支;二是以行政撥補的形式存放于工會經費賬戶;三是以預存款形式繳納下一年度費用開支,如:水電費等;四是以預付貨款形式將資金劃轉至銷貨單位。實踐證明,預提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存在風險。同時近年來一般行政性支出逐年減少,與之相反的是物價的快速上漲;而人民銀行近年新增的反洗錢、金融穩定、征信等業務開支日益增長,卻沒有相應的核算賬戶,無法得到專用的預算費用。為保證正常開支,解決供需矛盾,在基本支出沒有彈性、人員經費與工資計劃倒掛的狀況下,人民銀行只有盡量爭取項目支出預算指標,造成實際下達的部分項目支出預算指標與實際需求偏離,從而引起人為調賬或費用串戶,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如年末調增貨幣發行費、安全防衛費或直接在其中列支相關人員費用開支等。預算指標科目與實際需求偏離,形成人為調賬或費用串戶,會計信息失真。
3.工資總額計發難。以會計科目區分,工資總額包括:基本工資、津貼、獎金三個賬戶,均有相應的核算范圍。但其結構不明,一方面核算內容不明確,有些部分含糊不清,例如“津貼”賬戶的核算內容中包含有責任目標津貼,而“獎金”賬戶的核算內容中包含有績效工資,但在實際工作中,這兩種費用開支基本是以系數標準發放,如何有效區分較為困難;另一方面人事口徑的工資總額并未詳細區分歸屬,雖然有些原則性的規定,但各單位、各工作人員理解不同,統計口徑亦不同,數據缺乏可比性。同時工資存在結構單一的問題,主要是工資組成除固定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基礎績效以及津貼外,工資總額的剩余部分基本以系數標準發放,約占工資總額的40%,結構較為單一;且系數的高低以職務、職稱確定,長期固定,激勵效果有限。
4.專項資金使用難。近年來,因人民銀行財務預算嚴重不足,地方財政撥補經費和資產出租收入成為基層行彌補費用開支的經濟來源。隨著2015年末人員經費的到位,總行再三強調分支機構不得向地方政府申請資金,且將不得使用地方財政撥款彌補費用開支作為紅線警示。但已納入地方政府預算的財政撥款是否還能開支、往年結余的財政撥款要如何處理,是否無論性質的費用開支均不得使用財政撥款等等諸多問題均未明確。同時租金收入要求及時并賬計收入,不得截留挪用,導致部分單位固定資產出現閑置,個別處于市、縣核心區的店面關閉封存,影響當地市容市貌,給資產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1.發揮會計財務的引領性。當前會計財務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要求從核算型、保障型向管理型、績效型財務管理轉變。應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業務培訓,增強財務全局觀念,提高對財經法律的認知度,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明確底線、紅線要求,及時改變原先的一些財務違規做法,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和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的紀律,及時清理規范津補貼,做到既抓核算,又抓管理,加強財務指導和監督,全面發揮會計財務引領作用,不斷促進人民銀行高效履職。
2.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造成預算指標年底集中下達、預算指標與實際需求偏離的主要因素在于財政部對人民銀行部門預算的審批和認可程度,一方面是預算編制真實性和精細度尚有不足,另一方面也不乏部門之間的博弈。應做到更加精細、科學、合理地編制人民銀行的部門預算,使之與央行履職的實際需求相匹配,亦將是一段時期內完善財務管理的方向。同時加強預提資金的監管,第一、二種存放方式預提資金的實際支配權依然沒有轉移,風險可控性高,但需關注項目實施過程中集中采購的規范性、資金使用的效率性、列支依據的完整性等方面;第三種存放方式預提資金的實際支配權雖然已經轉移,但對方單位為簽訂長期合同的協議單位或大型國有企業,風險可控性較高,但需關注與對方單位的賬務核對和結算;第四種存放方式預提資金的實際支配權已經轉移,且對方單位非長期合作,經營資信不等,風險可控性較低,應盡快完成合同貨物的交付及貨物質量檢驗,避免資金損失風險。
3.提升工資總額的透明度。細化工資賬戶核算范圍,明確性質類似、名稱不同費用開支的劃分標準,統一核算口徑,維護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可比性。同時探索收入分配激勵效果最大化,效率公平兼顧。
4.增強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大量資金長期掛賬容易引起資金風險,地方財政撥款應納入其他預算外收入管理,納入地方政府預算的財政撥款應按規定用途開支,嚴格按規定要求使用,不得發放津補貼。財政聘用業務人員的開支單列,建議不納入人民銀行工資總額管理。資產出租收益建議允許按部分比例提取維修基金或計提管理費用,實行專款專用,進一步提高資產出租的管理效率,切實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撫州市中心支行、中國人民銀行南豐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