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知心姐姐:
我有個孩子,今年快10歲了。學習成績很好,其他方面也挺好的,按理來說,已經(jīng)是很值得父母驕傲的事情了,但令我們頭疼的是'我們的孩子太能折騰了,他不理解父母為他的付出,不理解我們所做的一切,什么事情都要以他為主,這個讓我們很頭疼,不知道您有沒有好的方法。
您的忠實讀者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如同孕育生命的太陽和水一樣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誤解。愛絕不是縱容,父母要把管教和愛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培養(yǎng)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識。與父母的關(guān)系,是孩子最重要的社會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是孩子與他人交往的基礎(chǔ)。所以,讓孩子尊敬父母,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要學會從小和他商量。1978年,我到《中國少年報》工作,兒子一歲零八個月,就送幼兒園全托了。有一天兒子從幼兒園回來說:“媽媽我跟你說一個事,你能不能給我送到一個每天回家的幼兒園?”我說:“孩子,我多想每天見到你,但是媽媽剛到報社工作,姥姥年紀大了,每天送你坐汽車,如果上下車出了問題,媽媽會很著急。”兒子就說:“那我就在幼兒園待著吧。”
孩子慢慢懂事了,能夠和我商量事情。我的原則是:只要商量就讓你成功。我記得他上小學時,來和我商量要春游了,能不能給他五塊錢。我同意了。他說能不能多給兩塊錢,我說可以。他剛想說還要買汽水,我說:“我給你十塊錢,節(jié)約歸己。結(jié)果孩子只花了三塊錢,他告訴老師說:“節(jié)約歸己。”當是屬于他自己的錢的時候就珍惜了。
有一次中山公園搞了一個“知心姐姐面對面”活動,來了很多人,我們談判的結(jié)果是:他跟我去,中午我請他搓一頓。但是工作的時間長了,沒買到午飯。后來他寫了一篇日記:“星期天,我和知心姐姐出去工作,到十二點那些人還不走,等我們可以走的日寸候,賣飯的人走了。以后和知心姐姐出去工作要自己帶飯,你知道這位知心姐姐是誰嗎?她是我媽。”老師給的評語是:我為你有這樣敬業(yè)的媽媽而驕傲。”我陪孩子的時間真的很少,孩子至今都在理解我,所以和孩子商量是讓孩子理解你最重要的方法。
不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好處。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父母的縱容中學壞的!父母要有一個信念:孩子每次無理取鬧,絕不讓他得到任何好處。孩子胡鬧沒得逞,這時父母應(yīng)該張開雙臂歡迎他。而此時,父母說的話孩子也容易聽進去,要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的,但是父母不喜歡他的不恰當行為。
(盧勤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著名的“知心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