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中美兩個全球最大的汽車產業大國,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浪潮中如何分享資源、市場和經驗優勢?
4月20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指導,由《汽車觀察》雜志、美國密西根州經濟發展署、美中汽車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尉來、上汽通用和上海車展組委會戰略支持的2017中美汽車產業高峰論壇,首次來到上海。來自中國和世界的各路汽車精英人士,圍繞汽車的智能互聯尤其是自動駕駛等時下最熱門的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對話。
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過程中,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那么,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的汽車產業大國,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浪潮中如何分享資源、市場和經驗優勢?如何合作與共贏?這正是舉辦中美汽車產業高峰論壇的宗旨所在。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楊琳:
2017年,正值中美兩國建交38周年,從1979年的24.5億美元到2016年的5196億美元,中美雙邊貿易額增長近211倍。如今,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和中國共同代表了全球貿易力量的40%。
過去一年,全球汽車銷量達到9385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超過2800萬輛,連續八年全球第一,美國汽車銷量為1755萬輛,連續第七年實現增長,并再創歷史新高,兩國市場銷量之和占全球汽車總銷量的近一半。
2016年,中國汽車出口美國近5.4萬輛,同比增幅超過800%,可即使這樣,在中國汽車出口總量中占比也只有6.7%;同期,中國從美國進口汽車25.5萬輛,總額超過121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從美國進口汽車的數量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近5倍,進口額相當于出口額的10倍,呈現出明顯的貿易逆差。
近年來,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主要特征的汽車技術革命正在深刻改變著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軌跡,而共享出行又在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中美兩國是這一場變革最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比如兩國都把制造業的升級轉型作為“國家戰略”來抓;兩國也都十分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兩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全球排名前兩位,加起來占全球總銷量的86%;兩國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等等。
美國密西根州經濟發展署高級副總裁、汽車產業辦公室主任Kevin T.Kerrigan:
密西根被視為全球汽車產業中最健康發展的一個區域,我們在創新制造方面引領全國,很多制造機會都來自汽車制造,密西根為北美汽車行業提供了高技術人才。同時,密西根也是北美排名前100的大型汽車制造企業頂級供應商所在地,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間,大概生產了1800萬輛汽車。
未來,密西根應該從哪些方面著力入手才能重返汽車行業額頂峰,有報告顯示說應該更多投資于新技術與人才,其中就包括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以及互聯汽車。智能汽車以及未來輕量化的多功能汽車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還包括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集成化供應鏈、設計工程等等,這些領域都會是我們未來的一個焦點。特別是在技術方面的協作,對于密西根樹立一個全球化的產業模型來說非常關鍵,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要強強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