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世界汽車零部件領域第五大家族企業——博澤集團繼承人再次來華,意欲何為?
現如今,全球每兩輛新車中,就有一輛車至少配備了一件博澤產品,這個應用比例對于汽車零部件領域來說,已經是非常高的了。那么,博澤究竟是何方神圣?
博澤是一家有著109年歷史的家族企業,最開始在柏林做貿易出身,現在已經是全球汽車40大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也是汽車零部件領域第五大家族企業,專為車門、座椅、電機驅動、制動、剎車、變速箱、發動機冷卻等業務提供研發和創新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是全球機電一體化專家和技術領導者。
“歐洲業務占54%、北美業務占25%、亞洲業務占21%。”博澤集團首席執行官Jürgen Otto對《汽車觀察》描述道,“博澤的主要客戶就是兩只手,左手是主機廠,右手是座椅骨架及電機。從業務結構來看,車門系統是最大事業部(50%);座椅是第二大事業部(32%);然后是電機(18%),博澤每年銷售的電機在全球范圍內可達兩億臺的規模,其中,僅僅是車窗玻璃升降器電機每年就達7500萬臺,可以想象,這個規模比所有整車廠商生產的汽車數量還要多。”數據顯示:2016年博澤全球營業額達到61億歐元(折合人民幣440億元),中國營業額達到12億歐元(折合人民幣87億元),占其全球總營業額的19%。截至目前,博澤已在全球23個國家設有61個駐地。其中,已在中國六大汽車產業重鎮(上海、北京、長春、重慶、武漢、廣州)的12處駐地落戶,包括10家獨資和2家合資,合資企業分別是與東風和上汽。
1996年博澤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最初是為上海大眾生產玻璃升降器,如今已在華扎根20余年,并擁有10家工廠、一個銷售中心、一個全新總部。未來,博澤會將整個集團20%的投資用于中國業務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博澤整個產品線也已完全實現本地化生產。“作為全球汽車行業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將在電動出行領域扮演重要角色。”Jürgen Otto如是說。
投資未來
過去一年,博澤僅投資額就已超過3.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27億元),主要用于墨西哥、斯洛伐克、英格蘭的駐地建設以及德國班貝格和中國上海的行政大樓項目,這些都為其今后業務拓展做好了準備。據資料顯示,博澤每年都會將8%左右的營業收入用于研發投資,約有3200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超過10%。
從長遠目標來看,2025年博澤全球規模力爭達到100億歐元,預計其中1/4的業務將來自中國市場。總體來說,博澤比行業平均水平發展得要快很多,之后會計劃按每年高于汽車市場的平均增速實現業務增長。
2017年?2019年,博澤將投資約1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72億元)用于購置技術設備和系統,并對更多生產基地進行擴建。具體來看,博澤廣州新工廠已于2016年2月投入生產,現已完成華南地區產能布局;2016年年初,博澤長春和上海工廠也均已擴大產能;此外,博澤從2016年11月開始建造的太倉新工廠,將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戰略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博澤在亞洲地區的最大工廠。
4月21日,博澤集團創始人的外孫Michael Stoschek(現任博澤集團主席,同時也是博澤家族繼承人)親自來到上海,出席博澤中國新總部開幕儀式。此次開幕的中國新總部將成為博澤中國區域乃至整個集團的創新產品研發中心,投資總額達72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5.2億元),約有600名員工在這里運作博澤的中國區業務,同時也可支持亞洲其他項目的發展。
參觀期間,《汽車觀察》記者發現博澤中國新總部在上海是一個非常搶眼的建筑,采用完全開放式的環境,且擁有現代化的溝通和會議區域,能夠優化各駐地之間的信息和經驗共享,以及跨學科的知識交流,新總部大堂還展示了這家百年家族企業一路以來的技術發展歷程。“透明的建筑體現了博澤開放、專業、精準的形象。”Michael Stoschek表示,這座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建筑將在客戶、合作伙伴、員工心中塑造獨特的家族企業形象。可以說,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因為之前博澤在上海的業務都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現在新總部落成后,會把原來三棟辦公樓里的同事集中在一棟辦公樓里,可以讓新工廠和研發部門之間有更多的互動。
創新成果
4月20日,博澤以“駕馭未來的動能”為主題亮相上海車展,展示了其在輕量化車門及座椅骨架、電動側門驅動裝置、汽車內飾全新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其中,側門驅動裝置可讓上下車體驗更加舒適便捷,博澤這一創新成果實現了側門的全電動操作,代表了其在輕量化設計方面的專業技術,相比傳統塑料,長纖維增強型熱塑材料可使車門重量減輕達2公斤,但能吸收4倍的動能,與傳統的鋼制車門相比,車門減重幅度高達5公斤,同時,可支持用戶通過手機等終端設備進行選擇控制。
而全電氣化的座椅平臺則充分展示了博澤對于汽車內飾靈動空間的愿景;電動油泵則標志著博澤邁入變速箱執行器系統供應商行列,該產品可減少每公里最多1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不會影響動態駕駛性能,現已獲得多家整車廠商訂單,并將在明年啟動該產品的全球量產。
“跟競爭對手相比,博澤的最大優勢在于機電一體化,我們給客戶提供的不只是一個零部件,而是集成解決方案。博澤一直在積極塑造汽車產業的未來,并將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會與全球客戶一起樹立高標準,始終在理念上先行一步,放眼全局。而創新、質量、效率則是博澤成功的源動力。”Jürgen Otto對《汽車觀察》如是說。
博澤集團中國區總裁項潔則強調,“在中國,博澤的最主要任務就是讓新興的自主品牌了解我們的核心能力,我們的戰略目標是進一步拓展與自主品牌的合作關系,增強其對博澤長期以來技術優勢和快速服務響應的信心。”
那么,博澤接下來該如何加強與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合作?項潔進一步解釋道:“博澤在未來戰略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加強與自主品牌的合作。我們看到自主品牌對技術和質量的要求日益提升,這也是博澤作為系統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的一個優勢所在。自主品牌可以通過與國際供應商的合作來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最終與歐美品牌競爭,而這正是博澤可以為自主品牌提供價值的地方。同時,也要求我們對中國本土團隊的工作能力、反應機制、決策流程做出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