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 要:博物館是征集、收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筑物、場所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地方博物館有著許多的不足和欠缺,為了繁榮文化事業,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本文在對地方博物館進行了整體分析后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仙游寺 博物館 發展對策
博物館是歷史的長廊,是保護、研究和展示傳統文化非營利的組織機構,在文化傳播及推動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地方的博物館,就像一個家庭的族譜,她是后人通過博物館里的每一件藏品,透過漫長的歷史長廊,領略這座城市的歷史精髓,提升地域文化的厚重感。但對地方博物館來說,由于設施簡陋,經費短缺,造成藏品收藏不足;同時在安全服務和網絡管理上也存在著諸多瓶頸,特別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地方博物館還有著許多不足和欠缺,與國際現代化博物館接軌的距離相差甚遠。為弘揚傳統文化,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對地方博物館進行整體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和對策性的建議。
一、博物館對人類的重要性及仙游寺博物館發展現狀簡介
博物館是傳播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的特殊媒介,利用文物組成的體系特征對不同類型和不同主題的文物進行科學分類,利用直觀、形象、具體的特點,真實、直接、生動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予以體系性的陳列展示。對廣大參觀者進行歷史知識的教育、文化傳統的教育、愛國主義的教育等。博物館在通過展品的展示達到了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對后人科學的、全面的價值觀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博物館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仙游寺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主要體現在:
第一、建館時間比較晚。2001年因西安市黑河水利樞紐工程,在仙游寺新址修建博物館對在搬遷過程中出土的文物進行保護展覽,起初只有一個展室,這幾年在有關部們的重視和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但就總體而言,還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發展滯后的現實問題。如:館內的陳列規模較小,藏品種類不豐富,珍貴歷史文物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我館在運營及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薄弱環節,博物館鑒于管理的高標準要求需要,管理費用在營運費用中所占比例較大,館中收藏物品不能得到科學合理的補充和完善,具體表現在:
1、展品單一,沒有足夠的經費來支付文物征集的費用;
2、近些年來收藏之風愈演愈烈,加之電視上鑒寶節目盛行,民間的收藏意識增強,可征集文物的渠道也愈來愈窄。
第三、縱觀仙游寺博物館現狀,與大型博物館相比較有著不可回避的欠缺,博物館專業管理及研究人才的吸納過程中面臨諸多障礙。專業人才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博物館“新鮮血液”的注入,在博物館藏品的宣傳上、藏品衍生品的開發上、博物館主題文化的打造上和現代科技的應用上等方面都限制了博物館的長遠發展。
二、世界博物館發展趨勢及我館與之存在的差距分析
新陳代謝、吐故納新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博物館的發展也得擺脫那種一朝成館,終身不變的模式,尤其是伴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博物館也應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的技術和力量,讓科技元素不斷融入到博物館中來,讓流傳萬古的文物不再沉寂和神秘。“讓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期對文博工作的要求。走進博物館,觀眾不僅可以見其形,甚至可以聞其聲;一些歷史文物通過高科技手段,不僅可以看到它的過去,還可以看到它的未來;對一些歷史事件,我們通過音頻視頻的回放,讓歷史“再現”,這樣就可以讓瀏覽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觀、學、思、動中加深對觀賞物品的理解和認識。總之,博物館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愈來愈走向現代化,愈來愈注重參觀人員的參與性,現代式的博物館正朝著一個與融消遣、享受這一趨勢相契合的方向發展。
對比可見,仙游寺博物館與之存在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目前,我館還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圖片上墻、實物存柜,引導參觀者、自行瀏覽,觀眾不能自己動手,不能參與。雖然也配置了講解員,但講解員的講解也是眾口一詞,千人同調,參觀者只能被動地接受。不能將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充分地調動起來。這樣的博物館對參觀者而言沒有新鮮感,人們缺少高昂熱情的積極參與興致。
三、我館現實發展策略選擇探討
博物館是傳遞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博物館事業的繁榮是社會公益事業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如何讓地方博物在傳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更好地、更健康地服務于人們,這是一個文物工作者所應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第一,政府是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政府要起到政策引導作用,加大對博物館發展的重視。地方博物館的發展,資金支持是關鍵,博物館突破性的發展必須得到政府資金的支持。尤其是對成立時間短,發展不完備的仙游寺博物館來說,更是如此。另外政府也要在文物物品的征集及回收上給予鼓勵,對那些在文物征集回收中做出表率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獎勵,形成一個文物回收的良效機制。這樣才能保證博物館長期久遠的發展。
第二,博物館的內外建設要凸顯主題化、特色化
在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中,可能會面臨著這樣的矛盾,那就是博物館有限的面積與眾多的展示內容,往往在建設中存在沖突。其實每一個博物館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樣樣俱全,尤其對仙游寺博物館這樣沒有級別的博物館而言,更是如此。地方博物館的發展最為關鍵的是要確立自己的主題,如:仙游寺博物館應以佛教文化和白居易藝術文化為主題等。
第三,加強科技投入和館際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建立健全博物館內部局域網管理、充分的利用現代的網絡技術。例如:wifi覆蓋全區域,通過二維碼微信掃一掃,進行自動的全程引導、講解的方式,給游客充分的自由空間,彌補傳統模式帶來的不足。科學技術的投入已成為博物館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增強了博物館的吸引力,讓更多的觀眾愿意到博物館來參觀;另一方面,管理手段的升級還會降低博物館日常經費的支出。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博物館所處的社會環境不斷變化,拓展對外交流、豐富文物種類,是博物館全球化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對博物館的期望越來越高,館際間交流的展品不斷更新,形成相互流動的運作模式。
參考文獻
[1]解麗燕,博物館現狀分析與改革創新研究[J],理論研究,2010(24).
[2]康熙民,楊仲英.我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現狀與拓展對策[J].中國博物館,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