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水平高速發展,城市的規模也在逐漸的擴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也在不斷的增加。為了能夠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以及市場競爭力,自動化的技術出現了,并且也有效的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力與競爭力。自動化智能技術的出現,不僅滿足了企業的需求,更是在城市的電氣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推動著電氣工程的發展。文章通過簡述智能技術的顯著優勢,分析研究了在智能建筑中電氣自動化的系統應用,希望對我國智能建筑的建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和借鑒。
關鍵詞:智能建筑 電氣自動化 應用
前言
隨著城市建筑的逐漸擴大以及經濟的高速發展,自動化的智能技術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時,也對各個行業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依靠于智能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工程建筑,智能技術的應用有著十分優秀的效果,并且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提高了電氣系統的安全系數,有效的促進了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和整體水平。
1、電子工程中智能技術所具有的優勢與特點
1.1無需建立控制模型
傳統電氣工程中所應用的技術,普遍需要控制機器,還需要構建一定的控制模型,這使得電氣工程變的十分的復雜,實際上并不能發揮其所有的作用,而且工作效率較低。傳統電子工程技術中構建控制模型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加大了電氣工程運行的難度。但是自動化的智能技術并不需要通過構建模型來實現控制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提高了電子工程的精確度。
1.2數據處理系統的統一化規范
自動化的智能技術在對系統數據進行處理時,具有統一的規范,確保了整個工程的精確度。在電氣工程當中不同的工程對象其所具有的特點也不盡相同,如果采用不同的數據處理系統對其進行處理,反而會加大數據的處理量,工作技術人員的工作量也會不斷的增加,并且要對特定的數據進行特定的分析才能夠提出解決方案。使用自動化的智能技術則可以使用統一的數據處理規范對不同的工程對象進行分析與整合,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縮減工程成本。
1.3強化了電力系統的控制能力
電氣工程中的自動化技術,需要按照一定的工期來實現。智能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數據的處理效率,實現了對電力設備自身系統的實時監控,確保了電力系統可以正常的運轉。在工作人員的調試工作中,都需要采取合理的技術來進行調試,從而降低系統的錯誤率。自動化的智能技術為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遠程操作的平臺,工作人員可以遠距離的對電力系統進行監管。
2、電氣自動化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
2.1直流與交流接地
為了保障智能建筑中各個系統的安全性,多數情況下在用電上都會選擇直流與交流接地工作。這樣一來,可以免受電磁干擾,符合科學原理。在智能建筑里,涉及到多種技術的相互配合,例如控制技術、建筑工程技術、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在這些技術的配合作用下,當有信息輸入時,便可以通過傳輸系統,再進入分析系統來進行信息整合。這一過程需要保證微電位或者電流的高速運轉。不僅需要電流保持穩定,電位也要確保其安全性和穩定性。不僅如此,當前的電子信息技術是朝著高精度、高頻率、以及高集成的方向發展,在工作中很容易受到電磁干擾。而建筑中的接地技術便可以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同時還能有效的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2.2照明系統
建筑中的電氣照明系統可以對建筑中的照明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工作質量,還能優化工作環境,減少能源損耗、節約用電費用。智能建筑中的電氣照明系統是通過電磁調壓聯合電子感應技術而建立的。全天24小時監控供電系統,同時實時跟蹤供電系統的信息,實現優化供電。在智能建筑的電氣照明系統下,中央監控能夠滿足一切照明要求,對照明效果也可以做到實時調節,實現高效監控。在這項工作中,計算機技術、空調技術、消防技術以及通信技術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2.3測控功能的應用
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功能便是測量與控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安全防范系統、消防安全系統、自動空調機組、自控給排水系統等。在這其中,安全防范系統也可以分為以下的幾個部分:對講系統、防盜系統、出入監控系統、閉路電視系統等;而給排水系統又可以分成兩個子系統:消防新系統和生活給排水。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給水子系統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給水:氣壓給水、高位水箱給水以及水泵直接給水,在工作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保證給水的經濟性和環保性。不僅如此,給水系統還需要做好監測工作,保障水泵的正常運行。消防系統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火災自動報警、消防電話專用系統、消防聯動的控制系統以及火災探測器等;電力及照明系統則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節能控制、應急照明控制、統計系統、電量計量等;而空氣調節系統則由空氣加濕系統、空氣加熱系統和空氣冷卻系統等組成。
2.4安全保護接地
安全保護接地,顧名思義就是將電氣中的設備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和接地體通過金屬連接。或者說,將建筑內部使用的帶電設備與這些設備附近一些金屬部件,通過PE線相連,但是嚴禁把N線和PE線連接在建筑之中。建筑中的許多設備都需要進行接地保護,如強電設備、弱電設備,以及一些導電的和非帶電的設備,都必須要采取安全保護措施。如果沒有采用適當合理的保護方式,那么當電氣設備的絕緣部分損壞時,設備的外殼就極易帶電,而有人體接觸到該外殼,就會被電擊傷甚至造成生命危險。由此可知,安裝接地保護設置,不僅可以保護建筑中的電氣設備,對人身安全同樣有所保障。
2.5建筑工程的監控系統
監控系統是由前端監視、傳輸設備、后端控制顯示三個部分組成。自從開始應用以來,便一直處于上升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對于建筑行業而言,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筑中的監控系統多是由電氣監控的,通過計算機自主處理其相應的測量參數,并根據數據采取相應操作,達到實時監控的目的。例如,當建筑工程中出現了故障,監控系統便能自主獲得相應參數,再將所得參數及時的傳送給計算機,最后和給定的參數做出相應的比較,以此來判斷是否出現故障,并且發出報警信號。如此一來,不僅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同時還能高效的進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6在凈化器空調中的應用
在控制濕度上,通風管內部的濕度傳感器可以將檢測到的實際濕度,通過數據的形式傳送到控制器,再同系統設定的濕度數據進行比較,用比例加上積分運算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使濕度保持在適宜的范圍之內。在控制溫度上,空調直接利用數字實行控制。通風管根據溫度傳感器所檢測到的溫度實際值,采用數據方式傳送到DX—9100,與設定點的溫度進行比較,并輸出適應的電壓信號來調控冷水調節閥或是加熱調節閥,將溫度保持在適宜溫度內。
3、結語
在超規模、高層化的智能建筑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使建筑物更加豐富了人性化服務功能。隨著人們對智能建筑自動化服務的人性化需求,有效地利用智能建筑的電氣自動化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處理,就能克服各種缺陷,發揮各項功能的特長,有力地促進智能建筑物的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功能拓展,因此,新形勢下,要加強對智能建筑電氣自動化技術管理控制的研究,全面實現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電氣自動化控制和技術處理,能夠突破時間、空間、溫度、天氣等自然條件的局限性,為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更舒適、更方便的享受的同時,帶來智能建筑中電氣工程自動化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明.智能建筑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 35:35-36.
[2]周世超.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探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6: 151.
作者簡介
沈新文,身份證號碼:320830199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