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民
摘 要: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在當今社會各領域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也十分廣泛。以建筑行業為例,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運用在保障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時也是建筑的藝術效果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通過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融合,建筑裝飾設計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對于建筑裝飾領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鑒于此,本文對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應用價值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具體應用,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上支持我國建筑裝飾領域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建筑裝飾設計 傳統手法 應用
引言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統建筑裝飾文化在我國建筑領域滲透已久,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而言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然而現階段在我國建筑裝飾設計領域中,傳統建筑裝飾手法的應用逐漸被淡化,很多建筑單位出于對經濟效益的考慮,在設計方案中并不重視傳統手法,設計內容相對簡單,這顯然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因此,針對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應用價值
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運用非常廣泛,例如平面色彩裝飾、立體裝飾以及結構裝飾等等。總的來講,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有很多表現形式,對于提高建筑藝術效果,改善建筑使用功能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與影響。
從根本目標的實現這一角度來看,建筑裝飾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將建筑的藝術美感展示出來,同時保證其使用功能,傳統建筑裝飾手法的應用則充分發揮了作用。目前,我國建筑裝飾設計領域中對相應的傳統手法進行了嘗試與發展,建筑室內的使用價值與整體美觀效果得到了有效改進。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建筑裝飾行業為了有效抵御外來沖擊,就必須以傳統文化為出發點,以此推動建筑設計的發展。
二、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具體應用
1、基于形聲、形意的藝術手法
目前,傳統建筑裝飾設計中的雕刻圖案與彩繪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有著廣泛應用,在這種形聲、形意的抽象形式的支持下,建筑物的形體美觀得到有效改進,其具有的文化內涵也更加深刻。例如梅蘭竹菊表現出恬靜、養性的意蘊,又或者牡丹、龍鳳等表現出的富貴與榮華。在建筑裝飾中,這些圖案使裝飾效果得到很好的改進,將居住者的情操充分體現出來。對于現代建筑裝飾設計而言,傳統元素的古典氣息十分濃厚,其應用十分廣泛,并且在西式裝飾設計的滲透之下,建筑物的個性特點得到了充分展現。
目前,傳統圖案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主要分為直接利用與整合開發兩種形式。隨著傳統建筑裝飾的發展,其圖案工藝已經具有較高的水平,其選擇也相對豐富,在現代建筑裝飾中能夠得到直接運用。例如壁紙上繪制的喜鵲代表著吉祥如意、牡丹表現出富貴榮華等等,這對于建筑裝飾文化藝術感的提升而言無疑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在直接使用傳統圖案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確保其與現代建筑裝飾風格的一致性得以維持。而整合開發對傳統元素的運用則相對靈活,建筑裝飾的活力由此得到激發。比如在平面圖案設計中,通過現代技術使其轉化為立體圖案,如此一來建筑裝飾的空間感就更強。當然,這兩種方式的應用都需要注意現代建筑裝飾中傳統元素融合性的提升,否則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2、基于藝術思維與實用融合的藝術手法
在傳統建筑裝飾設計中,除了要對裝飾效果予以考慮,同時也要建筑裝飾功能的保障也至關重要,這是實現藝術與實用性結合的關鍵,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兼顧這兩方面內容。對于傳統建筑裝飾設計而言,裝飾與功能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例如屏風在建筑室內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建筑內部空間的分割,改善通風與采光效果,同時屏風上的圖案也充分發揮了裝飾藝術的效果,在提高居住體驗的同時也沒有失去實用功能。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這種藝術與功能的有機結合十分關鍵,并且有著廣泛的應用。為此,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應對內部空間的層次性特點予以關注,在滿足建筑空間裝飾需求的同時,提高裝飾的藝術效果。
此外,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元素或材料的運用還應注重創造性,不僅需要將傳統裝飾設計的藝術價值體現出來,同時也要對裝飾的實用性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將建筑裝飾的功能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實現后現代感藝術效果的塑造。以西式家具的應用為例,設計人員可以就將中式風格的家具融入其中,例如帷幔、翹頭案等等,如此一來就可以將古典風格的裝飾效果營造出來,在家具使用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建筑室內的文化氣息也變得更加濃厚。
3、基于審美與結構相結合的藝術手法
就建筑建構而言,其作為建筑表現形式與空間載體,目前,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建構設計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差距,然而,我國古代建筑建構設計取得的成功無疑是不可否認的,這一點在卯榫結構上尤為突出,其中對建筑材料性質與建構標準的把握十分細致。
在傳統卯榫結構建筑裝飾設計中,一般都會將精美的圖案雕刻在梁、柱等構件上,并輔以木雕,藝術效果非常突出。對于具有較大形體的構件而言,也會將灰雕等配在其上,以承重墻為例,這種裝飾很好的提升了墻面的藝術效果,使墻體單調的裝飾問題得以避免。在古代建筑中,這種裝設計形式十分普遍,并在現代建筑裝飾中得到了傳承與延伸。特別是簡約的形體組合中融入西式的主體風格,為現代建筑裝設計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從中不難發現,中國古代結構設計與現代主體建筑形式具有很多相似之處,這種建構組合形式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在一些公共服務區、大型室外陽臺等都能夠看到這種形體組合。基于對卯榫結構木質建筑的應用,傳統建筑裝飾藝術有機滲透到了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對于裝飾設計領域的發展而言無疑是創造性的嘗試與突破,具據此透過現代建筑裝飾能夠清晰的看到古典文化的氣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領域中,傳統手法的運用與發展不斷趨于成熟,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過傳統手法的運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實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同時也是建筑裝飾的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因此,作為建筑裝飾設計人員,必須對傳統手法在實踐中的運用予以關注,并據此改進自身設計水平,為建筑裝飾設計領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趙梅紅.中國傳統建筑裝飾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7,33(21):264- 266.
[2]張耀天.試論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應用[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9): 176.
[3]鄭存來.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傳統手法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11):93-94.
[4]趙東升,蘇永利.試論現代建筑裝飾中傳統手法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