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敏
摘 要: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關于夫妻一方所持相關證明資料即可以向有關機構申請查詢另一方的財產狀況,相關的行政機構應當受理這一規定,已經實施了幾年,與此相關的學術問題一直引發各方的探討,這一規定的初衷在于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實踐中這一規定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和落實,因而本文將在理論層面再進一步剖析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這一理論,以便于更好的指導實踐。
關鍵詞:夫妻 共同財產 知情權
一、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的定義
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學術界一直沒有一個標準的界定,目前對于該定義有較全面解釋,即在《廣州市婦女權益保障規定》里,該規定中把夫妻共同財產定義為夫妻中的一方可以持戶口本、結婚證等能夠證明夫妻關系的有效證件去房管局、工商部門等相關部門來查詢對方名下的資產。這一規定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很多省份也希望能出臺相關的政策,也有很多省份呼吁將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納入婚姻法中對于夫妻財產權規定內容之中。
二、建立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的必要性在于在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法律能夠保護相對弱勢一方的權益。特別是在實踐中,大量存在夫妻一方隱匿財產、轉移財產的情況,而另一方往往不能全面地知悉,或者即便是在知悉的情形下也很難通過程序有所作為,因而一方在后續的維權中就會存在著許多阻礙和調查取證艱難等相關問題。如果是在結束審理后才發現夫妻一方隱匿財產、轉移財產的行為就要通過再次提起訴訟的方式來追償,對于當事人來說也是繁瑣和復雜的,往往得不償失。因而,筆者將具體來探討建立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制度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度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夫妻雙方對于夫妻共同財產是共同共有的關系,平等的享有處分權。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通過法條得知婚姻法中對于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部分進行了相應的列舉,但是未就如何查詢這些財產以及如何行使處分權進行詳細的解釋。特別是當夫妻雙方進入到了離婚訴訟的審理程序當中時,可以由當事人一方來申請法院調查也可以自行收集證據,但是程序也相對繁瑣,而且調查的難度也比較大,正因為如此導致了很多當事人無法得到屬于自己財產應有的那部分,造成損失。其次,由于對共同財產的調查大多集中于審理階段,因而在當事人提起訴訟前很可能發生對方當事人積極隱瞞、轉移財產的情況出現,而此時并不能針對這種情形展開調查,后期審理中也就沒有無法及時查明已經被處理的部分財產,這對另一方當事人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筆者認為我國應當建立起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制度,以此方便夫妻雙方查看自己家庭的收入狀況和財產處理情況,這不僅有利于夫妻雙方行使自己的財產處分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諧穩定。
(二)提高查詢夫妻共同財產便捷性的現實訴求
根據我國現行相關法律的規定, 夫妻一方并非不能查詢夫妻共同財產, 可以自行或委托律師調查了解共同財產的狀況,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協助調查取證。 但是這三種途徑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存在實踐障礙,手續繁復,效率過低,取證難度大。而根據《規定》,夫或妻一方只需要攜帶有效證件就可以查詢夫妻共同財產,手續簡單快捷,能有效地提高維權效率,切實保障其權益。 因此,要提高查詢夫妻共同財產狀況的效率,切實保護弱勢一方的權益,必須建立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制度。
三、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立法的構想
由上文可知,建立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制度,有利于保障夫妻雙方的合法權利,也可以提高司法效率、節約司法資源。那么,要建立起這項制度,首先應當從立法上著手,制定相關的法律條文,為司法實踐提供依據和保障。
(一)出臺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法規
隨著《廣州市婦女權益保障規定》的出臺,全國許多省份也紛紛出臺了類似的規定,但是此類規定的效力往往只涉及某省或者某市,相應的具體條款也存在著差別,因而在操作上給當事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而且有時候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也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地,因而另一方想要查詢相關的財產的時候就變得異常困難。所以說要想真正落實關于夫妻財產知情權的法規關鍵點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特別是能覆蓋全國的制度,將夫妻財產知情權這一制度列入婚姻法中,出臺全國性的的法律法規,制定一套統一的查詢標準,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方便當事人的查詢活動,對夫妻各方的知情權保護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明確知情權行使的主體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我國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并踐行男女平等原則。知情權的主體應該為夫妻雙方,并且應該為經過結婚登記的合法夫妻雙方。這是由于在社會實踐中,除了合法的正式婚姻關系外,還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戀愛關系。由于婚姻登記制度的存在,使得在確認兩人是否為合法夫妻上十分便捷,提高了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制度的可行性。
(三)確定知情權行使客體為夫妻共同財產
應當明確知情權行使的客體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要注意與夫妻個人財產進行區分,夫妻的個人財產從物權上看是屬于物權所有人一個人的,即使是夫妻關系也不能打破物權的束縛,所以當事人只能查詢兩人共有但是登記在對方名下的財產。從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規定來看,屬于夫妻雙方共同財產的主要有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收益、知識產權收益、繼承贈予所得等。而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主要包括婚前的動產和不動產、專用生活用品、軍人的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等,由此可見,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財產大部分都屬于個人所有,對于這些個人財產,筆者認為另一方沒有查詢的法理基礎,也沒有查詢的必要理由。
參考文獻
[1]李強.論夫妻財產知情權[J].河北學刊.2011(02).
[2]曾纓.淺議夫妻共同財產知情權[J].法制與社會.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