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協同創新理念推進地方院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實踐探究

2017-06-10 08:38:55潘長江丁紅燕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7年4期
關鍵詞:實驗室科技建設

潘長江, 劉 濤, 丁紅燕

(淮陰工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基于協同創新理念推進地方院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實踐探究

潘長江, 劉 濤, 丁紅燕

(淮陰工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結合江蘇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論述省級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建設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協同創新理念形成的“校-企-醫”研發模式在引導資源優化配置、培育科研特色、創新團隊建設、機制體制改革、實驗室文化建設、服務地方經濟以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實踐經驗;并針對地方本科院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未來建設與發展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使命、發展方向、發展戰略以及特色建設等思路。

協同創新; 重點實驗室; 發展戰略; 醫療器械

0 引 言

協同創新是大學、研究結構、企業、政府等為了實現重大科技創新而開展的大跨度協作的創新組織模式[1],代表著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活動的最新趨勢。2011年,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制定并聯合實施了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該計劃以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是新時期高校建設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該計劃的實施標志著協同創新正式進入國家戰略層面[2]。自國家推出“2011”計劃以來,各省級政府也相繼在本省推出“2011”協同創新計劃項目。項目實施5年多以來,協同創新在高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學科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重大的作用,切實提升了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

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省級區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戰略性高新技術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平臺,在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為本省的經濟建設服務,同時也是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在地方創新能力提升以及經濟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4]。江蘇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是2010年9月經江蘇省科技廳批準,依托淮陰工學院進行建設的省重點科技創新平臺,實驗室目前主要以高端心腦血管植/介入醫療器械以及骨科植入器械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展開研究,2013年12月通過省科技廳建設驗收。自實驗室立項建設以來,實驗室在開展醫療器械相關高水平基礎科學研究、醫療器械關鍵技術研究、培養優秀科技創新人才以及開放運行進行學術交流等方面為學校的科研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已經成為江蘇省植/介入醫療器械的重要研發基地,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提升江蘇省科技創新能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協同創新建設的必要性及成效

1.1 省級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建設的必要性

省級重點實驗室是由省級政府確認并支持建設的區域性科技創新平臺,承擔著科技創新、基礎研究和為地方經濟服務的任務。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已經從單一主體線性模式發展到多學科交叉的非線性模式[5],幾乎任何一個科學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多個學科領域的人才參與,這就需要通過建立系統化的協同創新模式來提升實驗室的研究水平。江蘇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以心腦血管以及骨科植/介入醫療器械為研究對象,相關研究課題涉及力學、材料學、生物學、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等多個學科,需要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通過協同創新和團隊合作來提升研究水平;另外,植/介入醫療器械作為一類特殊的產品,從實驗室研究到最后臨床上市,一般要經歷嚴格的基礎研究、實驗室研究、動物試驗、注冊檢驗、臨床實驗和注冊申報等多個復雜環節,其最終臨床應用不僅需要重點實驗室的參與,也需要企業積極參與研發、注冊和生產,更需要臨床醫院提出需求和進行臨床驗證。因此,實驗室從建立之初,就聯合江蘇瑞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康德萊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協助共建,并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學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等醫療機構進行密切合作,聯合進行醫療器械的技術攻關,形成了獨特的“校-企-醫”協同創新研發模式。

1.2 協同創新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初步成效

江蘇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2010年立項建設,2013年通過江蘇省科技廳的建設驗收,2015年通過第一次績效評估,項目驗收及績效評估結果表明,實驗室建設效果顯著,取得了良好的績效成績。

(1) 實驗室硬件條件極大改觀。實驗室依托淮陰工學院進行建設,省財政投入200萬元,淮安市政府配套資助100萬元,其余由淮陰工學院自籌經費進行建設。自實驗室立項建設以來,設備硬件投入累計2 300余萬元,兩個協同共建單位先后投入硬件設備840余萬元,實驗室科研辦公用房約2 200 m2,已經建成復合藥物洗脫支架研究室、微創骨科器械研究室、生物材料研究室、生物摩擦室、表面改性研究實驗室、生化實驗室、球囊導管研究室、分析檢測中心等實驗分室,擁有儀器100余臺(套),其中30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10余臺(套),初步建成了擁有一流硬件條件的植/介入醫療器械的先進研發平臺。

(2) 科研創新團隊不斷壯大。重點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圍繞植/介入醫療器械的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面向地方區域經濟需求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要,不斷開拓進取,在整合內外部有限資源的基礎上,已經建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研發平臺,成為我國第一個介入醫療器械領域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根據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形成了擁有38名固定研究人員的研究隊伍,其中80%的研究人員具有博士學位,60%的研究人員具有海外研修經歷,7人次入選省級人才培養計劃;已經建成了3個創新研究群體,其中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建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研究隊伍。

(3) 協同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實驗室自成立以來,按照省級重點實驗室管理的有關規定,積極貫徹“開放、流動、競爭、聯合”的運行管理方針,為國內外介入醫療器械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學術交流環境。以重點實驗室為窗口,以技術平臺為載體,以學術交流為媒介,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有效促進了重點實驗室的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顯著提升了學術水平。實驗室在建設期間,積極與重慶大學、江蘇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進行科研合作,通過開放基金和聯合培養研究生等多種形式開展實質性的合作;通過與浙江歸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南京微創、淮安西格瑪醫用實業有限公司、淮安安潔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合作,在產品研發,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共同申報課題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校-企-醫”協同創新研發模式的不斷深入,使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2 基于協同創新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實踐

2.1 校-企協同聯合,共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在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礎設施建設通常包括實驗場地建設、儀器設備硬件條件建設以及辦公條件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到創新平臺的硬件條件和基礎,也直接關系到科技平臺的創新能力和吸引人才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財力有限,很難自籌全部經費進行重點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重點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建設應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廣泛吸引政府資助和社會資本,協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校-企-醫”協同創新研發模式,聯合江蘇瑞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康德萊企業集團共同進行建設,通過進行共同的技術攻關、技術優先轉讓、為企業技術需要建立專門研發團隊等多種合作形式,兩家企業先后共計投入醫療器械研發專門設備26臺(套),共計840余萬元,有力地促進了實驗室的硬件條件建設。

2.2 以協同創新理念整合科技資源,推動原創性研究

省級重點實驗室一般以地方高校為建設主體,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和技術儲備[6],其主要任務是圍繞地方發展戰略目標,針對學科前沿、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關鍵技術進行原始創新,通過獲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始創新成果提升地方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7]。因此,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原創性研究需要通過協同創新整合科技資源,圍繞重大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展開聯合研究。2012年12月,以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為主體,聯合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瑞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南京微創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康德來企業發展集團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和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立“介入醫療器械設計與制造協同創新中心”,共同在“介入醫療器械的優化設計、介入醫療器械關鍵生物材料的制備及改性、介入醫療器械的加工與成型、介入醫療器械制造的品質測控與評價”等4個領域進行協同創新研究。通過協同創新,實驗室在整合科技資源、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為企業解決了大量的技術難題,先后進行了30余項的聯合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10余項,為企業產生直接和間接效益5 000余萬元。

2.3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強科研團隊建設

人力資源是實驗室最寶貴的資源,科研成果的產生以及實驗室的日常管理都離不開實驗室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因此,實驗室團隊建設直接關系到實驗室的績效水平[8]。在組建科研團隊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知識、年齡和職稱結構,培養形成具有創新能力和協同創新精神的團隊環境[9]。在人才引進方面,江蘇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非常注重團隊成員結構的合理搭配,使團隊成員能夠聯合進行協同創新,推進原創性研究。6年來,先后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15名,建立了3個科技創新團隊,獲得一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有7人次先后獲得省級以上人才計劃支持,其中有4名研究人員獲得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以實驗室為第一單位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省部級項目30余項,縱向經費1 200余萬元,極大地提升了實驗室的基礎研究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共發表文章300余篇,其中聯合合作單位發表文章150余篇,SCI收錄近200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

2.4 推進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體制機制創新

協同創新是通過多元主體間的協同互動實現互補性資源整合的科技創新的新范式,重點實驗室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有利于協同創新的工作機制,以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盤活科技資源,切實提高實驗室的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10]。江蘇省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重點實驗室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在實驗室的機制體制方面一直以協同創新理念推進實驗室的建設。①實驗室運行管理,實行學校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并根據省科技廳對高技術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管理要求,制定了涵蓋績效考核、獎勵、成果管理、研究生培養、設備管理等實驗室各方面的內部管理制度,并積極建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托管新機制,主動協調政府、依托單位以及重點實驗室之間的權責關系,成為首批省重點實驗室托管新機制的試點實驗室;②學術研究,實驗室建立了開放協作的合作交流機制,基于協同創新理念,積極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建立聯系,通過聘請特聘教授、設立開放基金、聯合申報重大課題和科技獎項等多種形式開展基礎領域的協同創新研究,先后與15家國內外科研機構建立了協同合作關系(含5家國外科研機構),聘請了14位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來實驗室進行交流和指導等;再次,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實驗室建立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協同創新模式,以及“校-企-醫”的協同創新合作模式,建立了淮陰工學院介入醫療器械設計與制造協同創新中心,該中心聯合省內著名科研機構、知名醫療器械企業、省內著名三甲醫院以及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共同進行建設;③人才培養,實驗室也特別注重協同創新理念的發揮,先后與重慶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以及江蘇大學等共同培養碩士研究生50余人,同時,我們與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先后派遣10余位老師深入企業一線進行技術研發,培養了一批既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素質研究人員。

2.5 建立協同創新的實驗室文化氛圍,提高實驗室的創新水平

實驗室的建設方針和定位以及機制、制度等是構成實驗室健康快速發展的根本要素,高校重點實驗室文化是以實驗室培育、建設、管理和運行為核心,并由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塑造的以理想追求、團隊意識、敬業精神、通力協作和友愛科協為主題的氛圍,是實驗室建設的靈魂[11-12],因此,省級重點實驗室的文化建設以團結協作為核心,注重協同創新理念的運用,堅持國際化,加強實驗室文化建設,設計了介入實驗室的標志、提倡“致力精微,介入康健”的介入實驗室精神,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規章機制、管理規范、安全預警、實驗設備預約系統、設備操作與使用程序、廢棄物處置程序等,通過這些可操作的管理方法,實驗室的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完善信息化建設,提高實驗室的運轉效率和產出,堅持開放流動的理念,不斷加大重點實驗室的開放交流力度,實驗室所有儀器設備對外進行開放,有效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效率,不僅有效宣傳了實驗室,還通過開放合作與大量企業和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實驗室還建立了定期學術報告制度,要求實驗室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進展報告,形成了定期的學術交流機制。另外,實驗室也特別注重團隊文化建設,鼓勵團隊精神和個人拼搏的結合,注重加強實驗室的團隊文化建設,開展相關文體活動。

3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發展的戰略思考

3.1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基礎研究能力亟待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主要側重于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同時也鼓勵擴大合作交流,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但是,在建設過程中,受到市場以及行政力量的干預,實驗室的目標定位發生了偏移,導致有的實驗室過于注重技術研究,而導致基礎研究能力嚴重不足,從而進一步導致了原始創新能力的匱乏。重點實驗室最初的定位是應用基礎研究,然而,在前3年建設期內,過于注重產品技術的研發,甚至連研究方向都主要放在了相關介入產品器械的研發上,因此,前3年的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比后3年都差,在2015年績效評估的時候,專家指出“該實驗室以產品開發為研究方向,而非相關領域的科學或技術問題,應適當調整和凝練研究方向”,根據這一建議,實驗室及時調整研究方向,經過多輪研討,進一步凝練了研究方向和領域,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植/介入醫療器械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展開研究,經過3年多的努力,實驗室無論是在縱向項目支持還是橫向企業合作方向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科技成果轉化也進一步深化。

(2) 領軍人才缺乏,科研團隊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于依托于地方本科院校建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往往由于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地理位置、待遇以及科研環境等方面的問題,難以引進優秀的學科帶頭人、高水平的科研人員以及具有較高技術專長的實驗技術人員,特別是難以引進高水平的領軍人才[13],因此,團隊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受到限制。省重點實驗室地處蘇北地區,經濟欠發達,又是地方本科院校,實驗室底子較薄,導致實驗室目前較多的是項目型團隊或行政組合式團隊,這種團隊穩定性差,短期行為較重,難以獲得重大創新性成果。

(3) 高水平科技成果產出有待進一步加強。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由于高水平人才和領軍人才匱乏,加之信息不暢、硬件條件限制以及體制機制等因素,導致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專注科研的程度不夠,因此,在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方面不夠理想,主要表現為高水平科研論文缺乏、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較少、原創性的知識產權較少等。由于實驗室地處蘇北,領軍人才缺乏,實驗室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多結合自己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標分散,沒能跟蹤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因此,很難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從而獲得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盡管實驗室在論文發表、獲授權發明專利以及主持項目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缺乏承擔國家大型項目的能力、高水平SCI論文數量較少,因此,尚未獲得國家級的科技獎勵,標志性重大研究成果缺乏。

(4) 開放合作有待進一步拓展。根據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管理辦法,重點實驗室建設和發展應該遵循“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方針,為了更好地履行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職能,重點實驗室需要擴大對外合作交流和豐富交流合作的方式。但目前省級重點實驗室對外開放合作交流的程度不夠,表現在開放課題的設立和管理不夠科學,開放基金使用效率低下;國際合作研究缺乏高層次和高水平的合作,吸引優秀人才來實驗室進行科研合作的力度不夠等。目前,在校重點學科和省外國專家特色項目經費的支持下,實驗室和國內外科研結構的合作已經有序展開,并對社會開放。但是,實驗室面向國內科研單位和企業的開放程度還不夠,與國內外科研結構和研究人員進行科技合作與交流的形式比較單一,難以與科研院所和地方企業進行跨領域、跨行業的技術協作和聯合攻關,重點實驗室的人才優勢、設備優勢和科研優勢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從而導致重點實驗室的資源不能進行有效整合,制約了邊緣學科和新興學科的發展,影響了技術集成和聯合創新能力的增長。

(5) 機制體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屬于教學型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在學校的發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這類學校往往科研能力不夠突出,而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的省級重點實驗室需要承擔大量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技術研究工作,從而起到服務地方經濟的作用。然而,由于機制體制的原因,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除了科研還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而學校相關配套政策和體制由于種種原因難以向重點實驗室人員傾斜,從而導致研究人員的科研積極性不高,科研產出較低;另外,由于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體制尚未完全成熟,影響成果轉化的及時性和全面性。

3.2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發展的戰略思考

(1) 堅持以協同創新為實驗室發展的戰略目標。相對于國家重點大學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來說,地方本科院校的基礎相對薄弱,科研能力相對不足,因此,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往往研發能力較弱,原創性成果較少,難以吸引優秀的領軍人才,導致其創新能力不足。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必須從戰略高度制定實驗室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定位,以協同創新理念指導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積極擴大對外開放交流,廣泛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要善于總結實驗室建設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并借鑒國內外知名重點實驗室的有益做法和模式,形成自己的模式與特色,走特色技術平臺發展戰略。

(2) 結合區域經濟戰略定位,把握好重點實驗室發展的方向。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目標和使命應圍繞地方經濟和科技發展需求進行基礎性以及應用基礎性的原創研究,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促進區域科技水平的提高[14]。依托于地方高校建立的省級重點實驗室要結合地方經濟需求制定發展規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明確提出實驗室在某些學科或領域的切實可行的規劃,確定實驗室在某些學科領域的地位和總體研究水平;要進一步明確實驗室的科研定位和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要瞄準學科前沿,結合地方產業發展需要進行凝練。要進一步明確實驗室的服務空間和領域定位,重點實驗室要立足區域,面向國內外,重點服務本行業的相關科研需求。

(3) 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實驗室的發展戰略。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必須以創新為核心,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對外交流合作以及機制體制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型研究,圍繞創新這一主題制定地方本科院校省級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戰略[15]。提升實驗室創新能力作為高校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發揮重點實驗室的多學科交叉優勢,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大力推進國際化戰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并加強開放運行和協同創新,從而發揮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支撐作用。力爭將實驗室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介入醫療器械產品和技術研發平臺及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并通過校企協同創新戰略聯盟的建設引領介入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4) 突出特色和優勢,加快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一定要結合區位優勢,突出研究特色,形成獨特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從制度著手,認真研究、制定和實施適合實驗室自身發展的激勵機制和制度,全面激活創新動力;并圍繞實驗室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優化資源配置,打造科研特色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注重創新團隊的培養,為實驗室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同時,要用市場理念精心策劃,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目標,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新平臺。圍繞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力爭將實驗室打造成為江蘇及周邊地區高端介入醫療器械研發的創新基地。

4 結 語

依托地方本科高校建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是重要的區域科技創新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必須以協同創新理念為指導,在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機制體制改革以及文化氛圍等方面進行創新,推進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同時,為了促進省級重點實驗室更好更快地發展,必須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目標,以協同創新理念為指導,以創新驅動戰略為核心,制定省級重點實驗室的戰略定位、目標和方向,突出學科優勢和特色,加快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

[1] 陳 勁, 陽銀娟. 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內涵[J]. 科學學研究, 2012, 30(2): 161-164.

[2] 吳紹芬. 協同創新全方位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J]. 高校教育管理, 2013, 7(5): 14-19.

[3] 洪 凡. 開放共享為導向的省級重點實驗室評價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1): 65-68.

[4] 劉 怡, 張 戡.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管理的思考[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0, 27(1): 134-136.

[5] 于忠軍, 孔令娟, 梁東榮, 等. 科技人才資源智力共享與組織績效的傳導關系[J]. 中國高校科技, 2014(8): 20-22.

[6] 蔣紅花, 周 晨, 溫穎筠, 等. 關于省級重點實驗室評估問題的思考[J]. 科學與管理, 2005, 25(4): 60-62.

[7] 師偉力. 省級重點實驗室在地方高校中的作用及其發展策略[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2, 29(6): 200-202.

[8] 劉 昭, 蔡海燕. 以團隊化發展為方向,提高實驗室組織績效[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 29(7): 155-157.

[9] 馮輝宗, 王 蓉, 王詩言. 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團隊管理模式探索[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4): 73-74.

[10] 張 瑛, 高天陽, 潘 瑩. 協同創新范式下重點實驗室的機制建設[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5, 25(13): 2247-2248.

[11] 石 瑛, 吳其光. 實驗室文化的內涵及其構建[J]. 教育探索, 2010(11): 81-82.

[12] 柯育華. 實驗室文化創新機理研究[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 31(2):178-180.

[13] 蔣紅花,王煥然.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3, 20(4): 130-132.

[14] 程天行, 蘭云軍, 周建飛, 等. 省級重點實驗室管理模式及運行機制創新研究[J]. 西部皮革, 2012, 34(22): 29-31.

[15] 韋永誠. 關于地方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戰略思考[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 2014, 36(3): 362-367.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ANChangjiang,LIUTao,DINGHongyan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Jiangsu, China)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s as an example, the necessity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was discussed. The achievements and practices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hospital” mode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were guiding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 team construction, system reform and labora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and enhanc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e strategy of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arget and miss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ideas, etc., were propos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laborator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biomedical devices

2016-08-10

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目(PPZY2015B121XX)

潘長江(1977-),男,四川綿陽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生物材料與醫療器械研究。

Tel.:0517-83559150;E-mail:panchangjiang@hyit.edu.cn

R 817.0

A

1006-7167(2017)04-0236-05

猜你喜歡
實驗室科技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科技助我來看云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科技在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网| 国产99精品久久|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好吊日免费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bt欧美bt精品| 久久人体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国产日本视频91|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三级| 国产青青草视频|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日韩免费毛片|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欧美激情福利|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午夜综合网| 精品三级在线| 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欧美日本中文|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成人亚洲国产|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91麻豆| 欧美日本激情|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网站黄|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欧美性久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欧美一级在线|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欧美精品导航|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欧美a级在线|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国产主播喷水|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91高清视频| 亚洲天堂网2014|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亚洲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区国产区|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极品|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