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萍
摘 要: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思想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的。擴大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由于不認識其中的關鍵詞而影響其對整篇文章理解的準確性;在會話時由于不知道或想不起要表達的詞匯,常令其陷入“話到嘴邊而說不出”的尷尬境地。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重要作用
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思想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的。擴大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由于不認識其中的關鍵詞而影響其對整篇文章理解的準確性;在會話時由于不知道或想不起要表達的詞匯,常令其陷入“話到嘴邊而說不出”的尷尬境地。可見詞匯在交際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難怪Wilkins(1976)說“如果懂得適當的詞匯,交際不是難題,沒有詞匯,交際則是不可能的事。”
一、重視語音教學,打好詞匯記憶基礎
語音是學生接受一個詞的最初印象,如果讀不出音就記不住形,更談不上義,要牢記一個單詞,首先要把音念準,因為有了正確的發音,才有正確的拼寫。對于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由于小學時單詞的學習主要靠老師領讀或跟著錄音機反復模仿,出現的單詞也較簡單,課后也沒有拼寫單詞的要求。進入初中后所學單詞不僅量大,拼寫也較復雜,有些單詞雖然上課時學生能聽懂,也會讀,但課后或過了一些時間后就不能正確地讀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要讓學生學會音標,和漢語中的拼音一樣,英語的單詞是根據音標來拼讀的。因此首先重視掌握48個音標的正確讀法,并在平時教學生新的單詞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根據音標來讀單詞。久而久之學生嘗到使用讀音規則記憶單詞的甜頭,便自覺學習讀音規則,并運用于實踐中,使單詞記憶由難變易,不僅如此,由于教師平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根據音標拼讀單詞,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拼讀的習慣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的預習和課外閱讀。
二、重視記憶方法,提高詞匯記憶效率
英語詞匯量龐大,較為繁瑣。因此大多數學生認為記單詞是費時又費力的頭疼的事情。如果教師能讓學生利用一些記憶單詞的技巧,掌握一些構詞方面的知識,就很容易突破記憶單詞的難關,大大地增加自身的詞匯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聯想法記憶
根據所處的環境,所見到、所摸到的事物,聯想相關聯的英語單詞。可指意義或形式上有關聯的一些詞。教師在教一個單詞時可以同時介紹其他幾個有關聯的單詞。這種方法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也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已學過的單詞。例如:教mango一詞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一種水果,并引導他們說出學過的其他水果類的單詞。
這樣的聯想記憶不僅能幫助學生擴展詞匯,提高其閱讀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激活其背景知識,使其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
(二)利用歸類整理法
所謂歸類,就是指把所學過的單詞進行歸納、分類、整理,使其條理清晰,一目了然,從而建立自己的詞匯系統。
可按題材分類。例如:把名詞分為生活用品、動物、植物、事物、水果、食物、家庭成員、人體各部位、學習用具、學科、交通工具、地方場所、星期、月份、季節等;把動詞分為系動詞、助動詞、行為運動詞和情態動詞等等。
除此之外還可按同音詞、形近詞、同義詞、反義詞、讀音等分類。這樣記憶法可以溫故知新,并且不易忘記。
(三)利用構詞記憶法掌握一些構詞法知識,可以大大地增加自身的詞匯量
總之,在讓學生掌握這些構詞方法的基礎上,還要結合課文對與話題相關的詞匯進行多角度、多渠道、多途徑的集中綜合訓練,把詞匯融合到篇章學習和活動中去,通過歸納、聯想、拓展、操練、記憶和運用等手段,達到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詞匯運用能力的目的。
三、注意結合語篇,提高詞匯運用能力
詞匯的意義存在于特定的語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詞義才能明確和具體,如果脫離語境進行詞匯教訓,即使學生記住了詞匯的形式和意義,也很難將其運用于實際交際活動中。因此,無論在呈現、練習還是檢測階段,教師都應該盡可能地把詞匯放在一定的語境中,要力求在運用中學習語言。
四、加強系統復習,鞏固詞匯詞義理解
“學得快,忘得快”是當前中學生在英語詞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及時復習鞏固所致。及時進行復習,不僅有鞏固記憶的作用,還能加深對所記憶單詞的理解。通過多種方式對單詞進行系統的復習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詞匯是有必要的。復習的目的是防止遺忘和恢復遺忘了的單詞。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除了課堂上的要求外,還要求學生每天利用十到一刻鐘對所學過的單詞、詞匯進行自測,并記下每次所默單詞或詞匯的數量及正確率。從而讓學生也了解自己對詞和詞匯掌握程度和學習效率。從而避免了以往那種被動的默寫和抄寫現象,長期堅持,養成習慣。
總之,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研究詞匯教與學的規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策略,并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造性地選擇和使用詞匯教學的方法,全面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主導功能,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