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周志霞
觀察
中石化混改更進一步
○ 文/本刊記者 周志霞

● 伴隨著銷售公司股改上市,中石化加油站傳統業務和非油業務優勢都會進一步發揮出來。 供圖/CFP
作為混合所有制重大進展,中國石化銷售公司股改上市表明中石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4月27日,中國石化發布公告,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相關議案,將中國石化控股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后在境外上市。專家表示,這標志著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再邁實質性一步,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石化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此次中國石化股改上市是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石化此前提出油品銷售業務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經營之后的又一重大實質性進展。”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
早在2014年,時任董事長傅成玉領導下的中國石化宣布率先啟動油品銷售業務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行混合所制改革。
緊接著2014年2月,中國石化啟動了油品銷售業務板塊重組引資工作。2015年3月,銷售公司引入25家投資者增資合計人民幣1050.44億元。
2016年,銷售公司重組引資后,銷售公司新興業務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16年交易額351億元,2014—2016年平均復合境長率達到43.3%。
中國石化初步混改已見成效,結合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在電力、石油、天然氣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2017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落地之年。壟斷領域的混改一直是難啃的硬骨頭,該領域混改對整個國企改革有著牽引作用,攻堅就在這兩年。”李錦告訴記者,結合國家的大方向,再加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就是中間抓緊,兩頭放開。上游油氣改革方案有媒體爆出5月底將全面出臺,而在下游,中國石化將銷售公司全面剝離,這都是混合所有制有序推進。
中國石化將銷售公司剝離,也顯示其對銷售公司資產的信心。中石化全國擁有3萬家加油站,部分省市市場占有率甚至達到了70%以上。由此在中國石化收入構成中,成品油的銷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成品油整體的消費量增長速度已大幅放緩,再加上中國的地煉工廠獲得進口原油“三權”后,成品油市場競爭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種情況下,中石化加油站終端想要在如今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需要對非油業務更加重視。由此,中國石化將銷售公司完全剝離,也有助于將資源優勢全面發揮。
“目前中國石化銷售公司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后基本選定在香港進行IPO。”一位接近中國石化銷售公司的核心人士表示。
至于為何要選定在香港上市,記者經多方了解,一位業內人士表示,A股對關聯方的銷售要求更加嚴謹,例如像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的交易額比較大,為避免大股東操控利潤的嫌疑,國內要求比較嚴,審核的時間也比較長,也會有排隊的現象。相反選擇在香港上市這些問題就會少得多。
“雖然能確定銷售公司將在香港上市,但對于資金募集規模和股價等問題都還不能確定。”業內人士表示,在流通股上市之后,目前股東的股比將會稀釋。
據了解,目前中國石化銷售公司由中國石化持股70.42%,25家投資者合計持股29.58%。
“上市經過公開發行以后,會有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這樣股份可以更好地流通,股權也會變得更多,形成份額化以后,股改后的銷售公司會變成一個公眾性的公司,這也是企業進入快速發展的必然階段。”一位為中國石化從事上市公司事宜的業內人士表示。
這位人士告訴記者,股改后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化運營來講,手段更加靈活。例如為公司更好的發展,公司可以和一些投資者進行換股。此外,公司治理結構、體制機制都會有一些轉變,變得更加規范。這些對于公司整個經濟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非常大。而沒有股改上市的公司沒有內部結構的變化,相對發展不會太快。
公司內部結構、體制機制轉變以后,傳統油氣銷售業務優勢都會發揮出來,能夠更加適應油品銷售領域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結合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市場機遇,公司可以通過油品和新興業務互促、線上線下互動、跨界融合和交叉營銷、兼并收購和參股相關業務等措施,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由此增強市場競爭力。
銷售公司的股改上市事宜,尚須銷售股份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決定,并提交國資委、證監會等監管部門核準。
“目前中石化已經發布內部公告,再加上上市事宜和當前國家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方向相穩合,剩下的只需要相關部門的審核,都是程序問題,變數應該不大。”李錦說。
變數不大,但有媒體評論說,中國石化將銷售公司股改上市的做法并不妥,因為其中少不了銷售公司和中國石化之間的關聯交易,而這些關聯交易又將對中國石化和銷售公司的利潤構成重大影響,其中的利益糾紛恐怕對未來不利。還有說法,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屬于絕對的優質資產,這一資產上市會不會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
對此,業內人士否認了這種說法:“中國石化銷售公司股改上市變成公眾性公司后,就要接受經營游戲規則,接受眾多股東經營結構的一個束縛。此外,股東對權利的控制,對于國家在整個治理方面都會有所要求。再說,上市以后相關公司財務信息都要公告,財務信息公告的背后一定是管理更加規范、運營也會更加規范。
“上市以后內部控股的比例就會比較小,一般也夠不成上述的風險。”李錦表示,銷售公司將優良的資產剝離出來進行上市,這也是大量央企采取的普遍做法,相對來講應該更加注意怎樣處理好優良資產和某投資公司關系的切割,這也是下一步重點處理的事情。
責任編輯: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