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華
摘要:在初中物理復習教學中,教師要從宏觀上了解知識點的范圍,并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運用不同的策略,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關鍵詞:宏觀具體初中物理復習
在初中物理復習教學中,覆蓋面很廣的知識點如同鹽和維生素這類物質一樣,是所有學生取得良好成績的必須品,而對于組織復習工作的教師來講,若是只在微觀知識點灌輸方面努力,而不能注意到復習方法的靈活性,則難以引發學生的復習激情,反而會讓課堂顯得缺少層次、沉悶無聊.因此,上復習課最好的做法是能引導學生尋找到知識點在知識網絡中的位置,由宏觀到具體,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針對性地完成不同知識內容的歸納工作.
一、系統性復習為貫穿
系統性復習的手段,在階段性復習時適用性較強,主要應以復習課的形式持續下去.在復習時,教師需要破除教材編排順序上的僵化限制,按照具體復習內容,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復習提綱,并且在這個提綱里面先行確定出數量不等的復習點,接下來要求學生借助聯想思維模式,對各個復習點展開拓展,使之涵蓋更加豐富的概念、規律、公式等,并明確其中的聯系.比如,在復習熱學知識時,這種系統性復習手段非常實用,教師可以將“熱量”這個詞看作宏觀知識范圍中的一個關鍵點,使學生在此基礎上做出深度聯系,如延伸出熱能、溫度以及熱現象等內容,了解這些內容的具體含義,然后以此為分枝性的關鍵點,再次輻射出更加豐富的內容,如從熱量知識可以聯想到燃燒、物體表面或者內部的溫度變化等,從熱能知識可以聯想到熱能大小、變化方式、熱機等.這種系統性復習為貫穿的做法,會將一定范圍中的知識納入到網絡結構中,便于學生扎實記憶.
二、生活式復習為輔助
借助生活里面存在的物理現象,提高復習效率.在初中階段,很多物理知識都可以在生活里面尋求到相應的實例.這種尋求與處理實例的過程,能讓抽象概念變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把握.在復習時,教師可以視情況不同采取兩種做法,一是主動講解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象,并使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指明該現象與何種物理知識有關;二是由教師提出理論知識,要求學生舉出生活實例,用于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在復習摩擦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摩滑動摩擦、滾動摩擦等概念,并要求學生舉出生活實例,說明何為滑動摩擦,何為滾動摩擦,增大或者減小摩擦的方法都有哪些等.
三、問題化訓練為常態
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物理知識后,教師應當從微觀上具體指導學生做出針對性的練習,用于集中處理難點問題、特殊章節.實踐證明,反復的、常態的練習雖然看起來枯燥,但實際效果還是明顯的.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參考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態,給出代表性的問題,使學生得以在訓練時發現疑點、逐一攻克.值得說明的有兩點,一是針對物理的學科特點,都是要在訓練內容中增加實驗影響力,用以保證復習效果的提高.比如,在問題中設置實驗情境,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再次實際操作實驗,使學生進一步深刻領悟所學知識,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物理思維能力.二是采取問題化訓練手段實施復習,要避免陷入到題海戰術的窘境中,那樣做兵將皆倦,是不利于完成復習任務的.
四、反常化設疑為拓展
這里首先舉一個例子.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利用天平、量筒做實驗,了解到某個物質的密度.若是現在缺少天平和量筒,借助彈簧秤,我們能測出物質密度嗎?現在如果只有彈簧秤、燒杯、水還有繩子,如何得到一塊石頭的準確密度呢?在復習密度知識時,可以給出這個問題,并讓學生多思考一會兒.有些學生可能陷入思維困境.此時教師再將預設的過渡問題呈現給學生:石頭浸入水中受到多少浮力?如何使彈簧秤得到數據?如何計算石頭體積?如何計算石頭質量……讓學生依照此思路進行思考,便會逐步解決這個問題.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這種反常式的啟發思維與培養能力的做法,能讓學生在知識的常態下拓展思路,體驗到全新視野下的成功喜悅.而對于教師來講,這種做法則是為了應對近些年的中考試題中不斷出現的反常性問題,保證學生平時得到足夠的訓練,而不至于在關鍵時刻陷入到思維困境中去,打有準備之仗.
總之,初中物理學科的復習,首先是知識范圍的問題,接下來是復習技巧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講,首先要對學科的考試說明加以認真研究,從宏觀上了解知識點的范圍,并采取針對性的辦法,運用不同策略,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