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本文闡述的是根據學生成長的身心特點,以及個體的差異性,以分層導學的理論為依據,將學生以及教材進行分層,利用教學體例為輔助條件,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享受45分鐘所帶來的學習樂趣。
【關鍵詞】學生分層 課前預習 教師精講 作業分層
愛因斯坦曾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么,學校所開設的各門功課就會被當做禮物來領受。”這是教學活動的最高境界。身為教師,往往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恨不得將畢生所學知識全部都教給學生,講到一個語言點就迫不及待地把與該語言點有關的所有東西都一一羅列出來。其實,我們都忽略了學生個體差異這個特點了,尤其是初中生,正面臨著身體和心理的一個成長期,面對小升初帶來的巨大改變,環境的變化,課程的增多,不同學生的適應性不同,因此就會出現分化。而這樣的分化只是暫時的,隨著學生心智的逐漸成熟,他們的認知情況也會逐漸改變。因此,如果以同一標準、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學生,顯然是不科學的,我們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利用“分層導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在實踐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了解“分層導學”的涵義
所謂分層導學,顧名思義是以“分層”和“導學”兩者相依存而實施的。我們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成3個層次。處在C層次的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最大,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注意利用各種機會激發學習興趣。處在B層學生的學習慣性強,往往學習方法會有不當之處,而致命弱點是做事缺乏毅力與恒心,因此要為他們樹立榜樣即“參照物”,重要的是在情感因素上要時刻為他們鼓勵打氣,使他們萌生出一種要有所作為的觀念,有不甘人后的精神;對處在A層的同學,應注意盡力把學生穩定的興趣逐步確定為一種終身的志向;而“導學”是在分層之后,教師要做的另一件事。其次是導學。怎樣導學:(1)指導學生如何帶著問題學習(有口頭、有書面導讀提綱),學會抓重點、找要害——鼓動同學自己設計導讀提綱;(2)學生如何做好學習常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指導如何利用小組進行課內課外合作學習,達到自我彌補和提高。我們在導學部分,設置了教學體例,在上課前一天讓學生根據教學體例上面預習的順序,通過自學,完成體例上的相關練習,這樣在通過充分預習后,學生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學習激情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尤其對一些C層的學生,在課前有了更多的時間先行了解學習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增強信心。
二、巧設情境,因材施教
根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差異,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制定出數學教學的分層導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訓練內容和程序,從而寫出分層次的教案。按A、B、C三個層次的訓練要求,精選題目,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單一到綜合,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訓練,從而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目標,基礎較好的學生達到較高目標,使學力較高的學生達到最高境界,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注重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當學習的小主人
要讓學生當學習的小主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在課前做好預習作業了,因此可通過設置導學提綱來實施。在設置導學提綱的時候,就已經把該節所要求的重點、難點羅列在學生面前,要求學生通過自學大致了解本節課的內容,而且在自學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問題,那么學生就會在導學提綱的指引下去解決問題。導讀提綱的設置把握三個原則:(1)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分層設問題(了解認知水平,結合認識規律,把復雜問題分解,化整為零),告訴學生做什么怎么做,使學生“伸手不得,跳而可獲”;(2)針對知識點,結合新課標要求,再考慮中考會怎么考,設問題即牢牢把握課標與考綱;(3)本節課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往什么程度設問題或設置練習題。精講點撥:一般要注意三個方面:(1)是講問題的要害,解問題的結;(2)是及時地歸納、總結;(3)及時拓展、延伸。
四、實踐出真知
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們在以“分層導學”為大方向的前提下,不斷根據實踐的結果進行改良,可得出:1.教師心態要擺正。我們要公平公正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分析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要學會欣賞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多贊美,多鼓勵,讓學生能提高自信心,這樣在教學方面也可以事半功倍。2.課前要精心準備。每堂課上課前,教師都應該對該堂課的重點、難點、考點進行徹底備課。一定不能夠長篇大論,要精挑精選。除了備課外,教師還應該備學生。學生既分優、中、差生,那么我們在設計問題時就應該考慮難、中、易的程度,并考慮哪些問題該向哪些學生提出,以便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3.打破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真正做到學生學、教師輔。只有學生心甘情愿地學習,他們的成績才能提高,才能真正領悟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避免“滿堂灌”的填鴨式教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熱情,這樣才能挖掘出學生真正的潛力,做到學中樂,樂中學。
參考文獻:
[1]傅建明.淺談分層導學[J/OL].2009-9-16.
[2]莫海章,劉偉林.“初中數學分層導學”實驗工作總結[J/OL].
[3]劉玉蓮.目標教學三步導學法實驗報告[J].教育科學研究,1996(02).
[4]丁驥良.《長征》分層教學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1999(12).
[5]曹玉梅,黃國元,呂曉平.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J].遼寧教育,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