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教育領域,信息化手段、網絡教學已逐步融入主流教學。云計算作為熱門的信息技術,正積極推動著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前進發展。本文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著重研究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實踐。通過云平臺的資源整合,重構學習模式,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個性化的教與學。
【關鍵詞】云平臺 高職教育 公共英語教學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已成為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是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載體。以云計算技術支撐的各種云平臺進入到教育領域后,極大的改變了傳統課堂。云平臺具有自身明顯的優勢,通過數以萬計的服務器,資源的高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優化師生交流方式。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階段,引入云平臺,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師生角色、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實踐。
一、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外語學習情況簡介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下設9個二級學院,在校學生共計1.8萬余人。大一及大二上學期的學生都需要進行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在入校時進行英語成績分層考試,按分數高低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分班進行課程學習。目前學院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利用云平臺進行公共英語教學,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云平臺對我校公共外語教學的影響
1.通過云平臺,顛覆教學模式。目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英語教學主要利用三大云平臺:職教新干線大學城空間、精品開放課程共享系統——“愛課程”網以及朗文交互英語在線云平臺。
學校自09年起推進信息化教學,為全校師生配發職教新干線“世界大學城”空間賬號,這一云平臺以個人空間為基礎,實名登錄,實現在線學習互動交流。教師根據課程需求,上傳教學文件如授課計劃,表格教案,教學任務工單;教學資源如教學課件,視頻音頻素材等。在空間布置任務,實現無紙化作業。學生添加教師為好友,進入教師空間學習教學資源,在留言版、互動討論組與教師或其它同學進行討論,學生在自己的空間可以收集學習資料,并進行作業任務成果展示。
“愛課程”網是教育部、財政部“十二五”期間啟動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建設的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我校公共英語教師歷時兩年時間,針對課程內容拍攝相關MOOC 視頻,并配套制作互動練習題庫,上傳至“愛課程”網,引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公共英語課程開設時間為1。2。3學期,課時分別為60、60、40 每學期,每學期設置8節課時為學生自主進行MOOC視頻學習。教師結合空間大學城和愛課程網,給學生下發學習任務和課程資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面授課程時針對視頻進行提問和答疑,通過這一云平臺的支持,我校公共外語教學實現O2O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完全顛覆了以往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除了以上兩大平臺之外,我校還專門為公共英語課程購置 “朗文交互英語”云平臺帳號,該平臺產品為新一代立體化交互英語教材,系統遵循“泛在學習”新理念,提供能從PC、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多終端訪問形式,針對外語學習的特點,實現由教師(虛擬教師和任課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與大學城空間不一樣的是,它更具針對性,是專門的英語學習云平臺,系統允許教師在線編輯資源和題庫,訂制課程資源,真正實現人機交互、師生交互和生生交互。
2.通過云平臺,重構教學內容。通過云平臺空間進行教學,教師無法再照本宣科,確定學習內容后,教師將教學資源進行重構,創建表格化教案,將教學資源分門別類的歸檔到相對應的資源庫,并設置超級鏈接。學生通過進入教師空間,可以通過教師設置的課程導航進入到課程資源庫。資源是碎片化的,然而通過教師的整合,所有資源都與課程內容相關聯,并形成一個整體。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空間資源學習的時候,會布置相應的任務,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深度學習。外語教學因其課程性質,能更大程度的受益于互聯網和云平臺。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直接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語言,另一方面,網絡的即時性能幫助學生與時俱進,在動態中學習到鮮活的語言。有了大學城空間平臺,教師每天可以更新自已的博客,比如有教師設置“每日一詞”欄目,每日更新國際新聞熱詞,用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其學習的熱情,這些與時俱進的資源成為課堂知識的有力補充。
“愛課程”網站上我校教師的原創課程視頻方便學生1天24小時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視頻的錄制歷時1年,在課程內容的編排上,包含但不局限于教科書的內容,教師設置討論和答疑版塊和互動習題,學生進行MOOC學習的同時可以與其它同學和老師交流,并通過習題測試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可以通過云平臺大數據支持,針對線上學習的學習結果進行數據跟蹤分析統計,提供數據反饋,幫助教師調整學習內容的難易度,適應學生的階段性發展。
“朗文交互英語”模擬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形成校本、個性化的教與學課程內容,界面活潑友好,特別適合英語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習者。
3.通過云平臺,轉變師生角色。大學城空間和愛課程平臺起用后,師生角色有了顯著改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眾,學習者為中心的思想得以體現。學習不再是枯燥的單向說教,師生關系變得更為平等和諧。教學平臺實現了師生之間無障礙的交流。學生可以通過私信、留言、討論組等向教師提問學習問題,教師通過這些反饋從側面了解到教學效果。更多時候,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心靈溝通互動,師生人際關系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而這一切又能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促使學生想學、樂學。
4.通過云平臺,優化考核方式。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英語考核由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共同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總評的70%。在引入云平臺空間教學后,平時成績由原來簡單的出勤,作業,變成一系列平時表現的組合。在線MOOC 電子證書、大學城空間互動、朗文交互英語考核成績等都被融入課程考核,極大的優化了考核方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實體現學生學習過程的階段性成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云平臺用于高職公共外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云平臺對于公共外語教學有極大幫助作用,在使用云平臺教學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我校有很多農村學生,計算機的使用并不是太熟練,對使用云平臺互動,查看資源,提交作業等存在一定的困難。但這一情況到第二學期就可以大為改善。
2.有部分教師在空間大學城更新資源庫頻率較低,不能與時俱進,導致資源內容較陳舊。而在交互英語平臺的使用上,多依賴于平臺自身素材和題庫,沒有利用到平臺可定制的特點,不利于個性化教學。學校監管部門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有效督促教師完善教學空間,積極利用云平臺所帶來的優勢。
四、結語
云平臺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詮釋了教學創新的內涵和意義。它實現了資源共享,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效支撐;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互動當中來,加強了師生雙向交流,實現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打破了學習的時空限制,提高了學習效率,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然而在使用空間的過程中,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資源更新較慢,未定制教學素材等,這都成為云平臺教學中有待我們將來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的回顧與展望-“第六屆全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高級論壇”綜述[J].外語界,2012(3).
[2]楊修平.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程網絡教學資源整合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3).
[3]賀星岳.基于教育云平臺的教學改革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4.
*課題來源: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基于“云平臺”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研究,課題編號:XJK12YYB010。
作者簡介:戴卓(1982.10-),湖南湘潭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