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功
摘 要: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無紙化辦公、電子病歷等已成為醫院發展的趨勢。本文基于中國電信網絡,通過對適用于醫療行業的手持終端C568+的設計,實現了具備查詢、記錄、比對、管理四大功能的"移動護士站"設計。"移動護士站"極大地提高了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而提升醫院的競爭力。
關鍵詞:中國電信;醫療;RFID技術;移動護士站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斷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1]。從國際化醫院的最新信息化建設來看,移動計算應用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的醫院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成為國內外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熱點[2]。目前多數醫院已經建立了數字化電子病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展開的各種業務,包括掛號、處方、醫囑、診療、護理等,得到普遍應用。但是在臨床過程中,不能滿足醫生、護士移動辦公的需求,護士需要重復手工錄入數據,容易造成錯誤。統計數據表明[3]:醫生差錯有35%可以被藥劑師糾正,藥劑師的錯誤有12%可以被護士糾正。護士是醫囑執行的最后執行者,護士的差錯如何預防?如何提高對護理環節的安全控制?如何提高對重要病人的監管?采用識別技術和移動計算技術實現移動護理是解決從工作站到病床最后“10米”的有效途徑。
2 移動護士站系統設計
2.1系統總體架構
中國電信“移動護士站”是建立在醫院HIS(醫院信息系統)數據中心基礎之上,采用中間件技術建立面向服務的通用數據交換平臺,實現移動終端與HIS系統的數據交互。中國電信“移動護士站”由移動終端、移動通信網絡、移動接入網、網絡安全隔離層、醫院信息網五大部分組成。
數據首先經過端加密,通過移動通信網,到達移動接入網。合法的TCP/IP數據包穿過防火墻,并經身份認證、入侵檢測和病毒檢測后到達移動接入網內的移動應用服務器,重新封包處理后,再經由安全隔離設備到達醫院信息網進行解包及端解密后,最終送達醫院信息網內的應用服務器進行所需的應用處理。處理產生的結果數據再沿著原路線返回,最終在移動終端解密、展現。
2.2產品功能架構
根據對各省份三級、二級等各層次醫院的調研實施經驗,移動護士站的業務功能趨于一個標準化的框架,主要可以分為查詢、記錄、比對和管理四大功能,其具體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3 系統功能實現
3.1技術基礎
實現“移動護士站”的功能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而運用于本產品中的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移動計算和移動手持終端技術
移動計算技術是采用智能計算終端設備,實現不同業務系統的無縫接入,實現移動計算、數據傳輸及資源共享,將及時、準確的信息提供給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任何授權用戶。為了滿足實際應用的移動性和便攜性的需求,結合移動計算、條碼和RFID掃描及成相等技術,可提供比傳統移動計算設備更具功能和使用優勢的移動手持終端。
(2)移動護理中間件技術
采用業內先進的中間件技術建立面向服務的通用數據交換平臺,整合醫院的各個信息子系統,為醫院的應用系統提供統一、標準的接口,便于現有應用系統的維護,同時兼顧未來系統的擴展。
(3)條碼和RFID技術
移動護士站通過一、二維條碼和RFID技術來構建信息的主索引。通過條碼掃描技術不僅能快速進行信息對應關系的確認,也有效杜絕了人工判斷所造成的差錯產生。
(4)安全接入技術
移動接入系統通過數據專線與移動接入骨干網絡相連,并通過移動運營商提供的安全措施(VPDN)增強系統的安全性。邊界防火墻有效地限制移動網絡側只能訪問移動護理服務器的相應端口,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中國電信網絡與用戶單位HIS網絡相連所帶來的潛在威脅。
3.2終端設計
為了達到最佳的應用效果,在理想情況下,院方住院部應配備醫療定制PDA、腕帶打印機、瓶簽打印機等。護士在日常應用中,新患者入院或者患者住院一定時間以后,通過腕帶打印機打印患者腕帶;每日集中打印患者當日臨床治療中的輸液瓶簽、標本采集瓶簽;使用醫療定制PDA完成護理工作中的核對、錄入、信息調閱等操作,PDA具有紅外掃碼功能,通過二維碼等形式完成醫囑核對、患者身份確認等操作,同時定制PDA具有很好的醫療行業三防特性,充分滿足對院內感染的適應以及臨床護理等應用場景的需求。
3.3終端功能實現
護士使用中國電信“移動護士站”移動手持終端,在病床旁就可完成對病人各項護理信息的采集和記錄,采集數據自動存貯到HIS。醫生下達醫囑后,信息會自動轉移到移動手持終端上并提示,護士可在電信無線網絡范圍內任何區域進行數據讀取、查詢、查對與執行。
傳統HIS系統只跟蹤到醫囑轉抄這一步,即把醫囑分解成為可操作的執行項目,并且在這一步就對該條醫囑執行收費,不再跟蹤醫囑實際執行過程。而中國電信“移動護士站”將現有護士工作站延伸至病人床旁,執行者通過掃描患者腕帶實現醫囑的執行確認,并準確記錄了實際執行人,執行時間,方便對工作量的記錄與考核。移動護理工作站工作流程如圖所示。
根據對其他省份三甲、二甲等各層次醫院的調研實施經驗,“移動護士站”的業務功能趨于一個標準化的框架,主要分為查詢功能、記錄功能、比對功能和管理功能。針對這四大功能,設計包含具體中國電信移動護士站功能的模塊。登錄后界面包括12大模塊,分別為:配液核對、標本檢查、醫囑執行、錄入體征、護理文書、患者巡視、入院評估、護理記錄、血糖監測、患者信息、住院經費、績效統計。通過手持終端,醫護人員可對患者的各項信息進行添加、更改、查詢等,在實現無紙化辦公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登錄后界面如圖3所示。
4結束語
在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大趨勢下,本項目基于數字化電子病歷,設計了中國電信“移動護士站”,通過設計的手持終端對患者腕帶條碼的掃描,進行患者信息的采集、錄入、查看、修改等,從而實現醫院的無紙化辦公。
參考文獻:
[1]劉非. 醫療信息系統中移動護士站的設計與實現[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1(2):275-275
[2]曹憲英, 徐賢紅, 解忠偉,等. 使用iPad建立移動護士站的策略及有效性[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33):4064-4066
[3]袁慧穎, 翁盛鑫, 羅晶,等. 移動護士站的開發與應用[J]. 中國醫療設備, 2013, 28(7):32-34
[4]許江淳, 王晴, 劉遠桃,等. 基于無線網絡技術的手持式移動護士站的設計[J]. 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 2015(6):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