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夢 婕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
?
近代無錫早期現代主義風格建筑初探
戴 夢 婕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
結合江蘇無錫建筑實例,以建筑發展的風格為線索,從裝飾運動式、過渡式、國際式三方面,介紹了早期現代主義建筑的基本式樣,并總結了無錫建筑近代化的風格特點,對近代建筑的保護有一定的意義。
近代建筑,現代主義,裝飾藝術,建筑立面
20世紀上半葉,在建筑業的西風東漸的過程中,西方的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構造以及建筑類型進入了中國,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一方面,中國傳統的建筑文化在建筑建造的過程中得到傳承與延續,另一方面,新型公共建筑的出現影響了早期現代建筑審美因素。歐洲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現代主義在設計方法上提倡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與科學性、發揮新型建筑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特點、提高建筑的經濟適用性,在建筑式樣上主張脫離歷史的復雜樣式,用自由靈活的手法處理建筑的平面與立面。受到西方的影響,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出現了一批由中國建筑師設計的現代主義建筑,并活躍了十余年。近代現代主義建筑在中國建筑史上出現時間雖然短暫,但其建筑設計意識形態從多方面影響著后世的建筑設計?!肮I建筑是最能夠體現理性功能的建筑類型,無需多余裝飾,講求效率。這正是早期現代建筑的標尺?!盵1]無錫依靠商埠發展與開放式經濟活動,成為中國近代最先出現民族工商業的中心城市之一,隨著無錫民族工商業的崛起與繁榮,工業建筑與商業建筑紛紛涌現,打破無錫城市建筑的傳統格局。本文通過文獻查閱及現場調研的形式對無錫近代早期現代主義風格建筑進行特征梳理,以期為近代建筑保護以及建筑類型轉型提供新視角。
2.1 裝飾藝術風格
裝飾藝術運動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法國、美國與英國等國家開展的風格特殊的設計運動,是新藝術運動的異化產物。裝飾主義風格強調垂直方向縱伸的有機線條,試圖用幾何圖形表現設計者對于新形式的贊美。裝飾藝術運動雖然對于功能結構的要求還未完全成熟,但裝飾上已趨于簡潔,能夠反映出新時代新精神。
無錫地區裝飾運動風格建筑包括中山路電料行、時和綢莊、倫敦飯店等,這些建筑立面干凈利落,整體造型簡潔且具有邏輯感,總體層高有所抬升。為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去除了拱券結構、青磚疊澀、弧形磚工等繁冗西式裝飾紋樣,以直線線條和幾何體塊作為基本的分割立面的元素。
中山路電料行(如圖1所示)高5層,立面5層3開間,1層為開放店鋪,2層~5層為小比例細長型雙開長窗重復排列,無多余裝飾,立面劃分均勻,強調縱向線條。時和綢莊(如圖2所示)呈軸對稱形式,立面5層3開間,細長高聳,腰線大幅減少,正中局部升起并有幾何形裝飾,兩側開間的開窗形式為橫向兩扇一組,中部開間為三扇一組。世泰盛綢莊(如圖3所示)高4層,立面三等分,中部有抬升,磚混結構,首層大門兩側開有櫥窗以展示店內綢緞,上層為倉庫和辦公用房,立面中部為三扇一組開窗,兩側為實體的水泥石子面。
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筑可看作是現代主義建筑發展的萌芽階段,盡管由于所處時代的建造技術以及思想層面的限制,在立面劃分的構圖上與西式門臉式樣保持了一定的聯系。簡約的形式僅運用在立面,而山面并不具備簡潔通透的特點,山面仍以雙坡為主要特征。通過簡化立面形式追求降低造價、節約成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形式追隨功能”的精神。
2.2 過渡式風格
這一風格的發展時期為現代主義風格演變過程中的一段過渡時期。無錫地區以榮氏家族產業為主導民族工商業迅速崛起,傳統建造體系在工業化的進程中產生變革。建筑內部的空間精神能夠通過結構布局以及材料反映出功能主義的理念,但建筑的細部或立面卻仍和傳統形式有聯系。
天元麻紡廠(如圖4所示)位于梁溪河東岸,建筑為單層廠房,表皮為青磚清水墻,頂部界面為坡屋頂。內部采用木材做成屋頂桁架結構,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剛性特征,利用小型桿件組合成桁架,以實現內部大體量的凈空空間。無錫運河邊的北倉門蠶絲倉庫(如圖5所示)包括兩幢獨立的3層倉庫,面寬高達50余米,層高5 m左右,建筑表皮為青磚。倉庫設置多層窗洞且開窗較小以滿足避光、通風、防潮的功能需求。建筑內部空間完整且體量較大,倉庫主體為磚木結構,屋頂采用鋼制桁架。
這類建筑的建筑屋面以中國傳統的硬山或懸山為主,立面無過多裝飾。這些建筑以工業建筑為主,視點逐漸由外立面的特征簡化轉向內部空間的功能實現,成為早期工業建筑的雛形。建筑內部結合新材料或新結構以實現室內少柱的大跨度空間。在造價方面,桁架結構相較于磚木結構造價更低。由于傳統建造技藝的便利與熟練,磚木結構仍出現在這些建筑之中。
2.3 國際式風格
國際式風格主要是指在二戰前后在發達國家范圍內一致認同的立體主義模式建筑藝術,從材料上而言,國際式風格更偏向使用輕型技術、合成材料以及標準化模數制部件,用框架結構代替砌體結構。
申新紡織公司(如圖6所示)位于無錫西門外之梁溪河五洞橋兩沿岸。紡織車間采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鋼筋混凝土的多層廠房體系,開間7.2 m,橫跨9.4 m,層高2層,廠房縱深長達70余米。建筑立面簡潔通透,僅采用橫縱線條分割,無多余裝飾。采用大面積開窗,在建筑結構方面統一采用折線型加強梁柱間支撐結構,且由于鋼架結構的應用,梁柱斷面較小。紗廠臨河而建,結合無錫運河的優勢配套建立了水碼頭。引橋臺階的設立也均體現了方便運輸的需求。
茂新面粉廠(如圖7所示)坐落于無錫市振興路京杭運河河畔,由民族工商業先驅榮宗敬、榮德生于1900年籌資創辦。面粉廠內主要功能空間包括麥倉、制粉車間、辦公房以及粉庫。廠房選址臨近河岸是出于便于面粉運輸以及生產流程的考慮。茂新面粉廠相較于無錫其他行業的廠房,整體體塊相對更大,廠房采用紅磚清水墻作為建筑表皮,內部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無線條裝飾。茂新面粉廠內辦公樓建筑外皮使用了清水石子鋪面,層高3層,平屋頂,茂新面粉廠集中體現了工業化的功能主義思想,是無錫乃至江南地區內最具有代表性的現代建筑。這類建筑進一步體現了現代主義的思想以及由近代邁向現代風格的轉型趨勢。相較以往低矮的工業建筑,由于鋼架結構的使用以及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的應用,其層數和進深有了進一步突破。立面造型摒棄繁復的紋樣裝飾,通過開窗和建筑線條的分割體現虛實對比,展現建筑的理性美和邏輯美,實現外形和功能的高度統一。無錫遍布眾多磚窯,是江南地區的磚瓦產地之一,在大工業批量化觀念的影響下,建筑需要考慮低造價與批量化,建筑墻體仍以青磚為主要材料,而清水紅磚的應用使建筑表現出高大硬朗的形象,與傳統細膩精巧的建筑產生區別,體現出“新建筑”的意味。這類試驗性建筑在材料上無法與過去割舍,但在立面劃分、空間布局、建筑結構與成本效率的層面上帶來了新的突破,和過渡式風格相比,國際式風格的建筑更體現出對周邊環境的綜合考慮,建筑平面的功能更加復雜,且處理的手法相對靈活。
近代無錫在民族工商業崛起的形勢下,建筑形態風格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在對現代主義風格探索過程中,功能主義的思想由表及里地滲入建筑。出于對成本的節約,簡化了外立面裝飾;在實現建筑功能以及造價的影響下,使用新材料與新結構;根據環境以及工業流程一體化的考慮,設計時將建筑綜合考慮,使其符合生產要求并滿足高效率的需求。無錫作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迅速的城市之一,其經濟發展勢頭遠超周邊城市,但不及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無錫地區的建筑演變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商品經濟對近代工商業建筑轉型的影響。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傳統建筑解析與傳承(江蘇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2] 陳 曦,過偉敏.近代工商城市的建筑式樣與特征探析——以無錫為例[J].學術探索,2015(1):126-129.
[3] 丁 俊.無錫近現代工業建筑遺產的特色及其再生現狀[D].無錫:江南大學,2008.
[4] 史 明.無錫近代工商建筑的基本類型[J].工業建筑,2013,43(12):57-61.
[5] 過偉敏.建筑藝術遺產保護與利用[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6.
On buildings with earlier modernist style in contemporary Wuxi City
Dai Mengjie
(DesignInsititute,Jiangnan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architectural examples of Wuxi in Jiangsu,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is take as the du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tyle for the early modernism architecture from the decoration movement style, transitional style and international style, and sums up the style feature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buildings in Wuxi, so as to protect the buildings in recent times.
modern building, modernism, decoration art, architectural facade
1009-6825(2017)13-0013-02
2017-02-26
戴夢婕(1993- ),女,在讀碩士
TU-8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