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
人社部編制的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與1999年第一版相比,新增347個職業、取消894個職業,共計減少547個職業。職業變遷更大的意義或啟示在于一種求新求變的意識,諸多新職業的涌現其實是基于互聯網和共享經濟所進行的創新創造。當然,有些新職業的發展中可能生出一些枝節,比如網約車司機的素質和乘客的安全問題、網絡主播帶來的直播界限尺度問題等,解決好這些問題亦是發展進步的過程。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時代迅猛發展,有的職業注定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過時、消亡,甚至被機器人取代。就普通勞動者來說,要保證自己職業生涯平穩、立于不敗之地,有一定的超前眼光十分必要,要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就全社會而言,要迎接、順應這種時代的發展變化,培養、儲備更多創新型人才、復合型人才。
中工網 林琳
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巖前新村精準扶貧借力“互聯網+”,將貧困戶自產的土特產全都擺上“網架”,“互聯網+微店”建設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一張名片。毋庸置疑,“互聯網+”扶貧不失為一種創新性扶貧方式,在助推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方面起著“倍增器”的作用。
當然,推進“互聯網+”精準扶貧,不僅需要扶貧對象的積極參與,更需要政府有所作為,主動進行傳幫帶,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貧困地區資源配置中的功能,推動各類資源向困難群眾集結,實現脫貧致富。“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當前,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只有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向貧困發起總攻,以決戰之心,拿出“繡花”之精細勁,才能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長沙晚報網 李東曉
據統計,2017年成都建筑工人平均工資8300元/月,技術好的建筑工人月工資輕松過萬。而經理助理、秘書、文員等白領的平均工資只有3800元/月,兩者相差懸殊。但是不少建筑工人都存在長時間、高強度勞作,甚至勞動環境的惡劣,休假或社會保障缺失。相比之下,白領盡管在月薪上少一些,卻擁有相對完善的勞動權益保護和更加廣闊的職場發展空間。
其實,建筑工人的高薪是勞動尤其是技能型勞動價值的體現。我們不以身份標簽為依據去做價值判斷,而是依靠角色扮演去衡量,“建筑工人月薪超白領”何嘗不是一種理性回歸。白領也好,建筑工人也罷,只有努力提高勞動的技術含量,努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等文化資本,才能變得不可或缺,勞動才會更有價值,才會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
中國婦女報 楊朝清
@囧呆喵:我是一名技校學生,看到貴刊上期特別策劃《破局“一匠難求”》后深有感觸。為了提高技能,我們每天都反復練習、鉆研,以業內的“大國工匠”為目標而不懈追求。希望大家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職業教育。
【回音壁】:“行行出狀元”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人們對一線工人中的“狀元”的認可與尊重還遠遠不夠。對于職業教育,對技工人才,我們還必須轉變某些片面的人才觀,對他們多一些認可和尊重。當然,“大國工匠”的煉成在于多年的技藝積累與沉淀,祝愿你和你的同學們刻苦鉆研,早日成為行業人才。
@呦呦鹿鳴:近期一項調查著實讓我吃了一驚。數據顯示,眼下即將畢業的“95”后大學生,當“網紅”居然占據了就業趨勢的“半壁江山”,達到54%!甚至還出現了慢就業、不就業的現象。看了這組數據,突然覺得身為80后的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時代,OUT了。
【回音壁】: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擇業觀。這一調查結果說明95后不太在乎崗位身份的“象征意義”,更多人愿意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只要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當“網紅”賺錢無可厚非。但小編也要提醒各位年輕人,“網紅”其實遠非許多人想象的那樣“來錢容易”,這項職業競爭激烈、收入單一,成功者是鳳毛麟角,是否投身其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慎重決定。

請掃描四川勞動保障微信公眾號
@Xback興:我最近到一家科技公司應聘,他們的奇葩考核規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職工需要開通微信計步,每天基本步數要達到1萬步,沒有完成規定則要做50—100個俯臥撐。公司老總說,等大家都自覺自愿熱愛運動那一天就可以取消這個規定。最后,略有微胖的我決定去這家公司上班,算是變相激勵自己運動減肥吧。
【回音壁】:其實,這個看似奇葩的規定背后,深藏著老板的良苦用心。現在許多“上班族”工作時都是長期對著電腦久坐,有時候還要加班,導致一些人年紀輕輕就呈現出亞健康狀態。為了讓員工擁有健康的體魄,這個規定可以理解。當然,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實在不能適應也可和老板商量商量,畢竟跑步不是唯一的鍛煉方式。
以上言論全部來自“四川勞動保障”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歡迎在后臺留言給我們!
日前,文化部通過開展集中執法檢查和專項清理整治,關停了10家網絡表演平臺,行政處罰48家網絡表演經營單位,關閉了直播間30235間。此次對直播行業強力管制,首先是進一步明確了主管部門和具體責任。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行業準入,明確平臺和個人都要持證上崗;網信辦則要求具備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管轄對象具體為新聞類服務;而文化部則負責直播內容“全身體檢”式的執法檢查。由此可見,管理內容相對清晰和具體,能夠使管理更為規范和有效。
同時,在直播平臺存在陷入“惡性競爭”的傾向之下,用強力整治介入,可以加速行業洗牌,把平臺的注意力引導至拼服務、拼內容上來。通過這種調控手段,能使直播行業有效“瘦身”,專注于提升其內容質量、深耕平臺與服務方式,構建更為健康的行業生態。
南方日報 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