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每年體檢孟大叔都會被醫生告誡,“尿里面有蛋白,應該去腎內科看看,確診一下!”
不過,他從沒在意過,總覺得沒有太大感覺,既不痛也不癢,不需要看醫生。最近,他發現自己血壓高了,小腿和面部還老是浮腫,想起來以前體檢醫生的告誡,有點害怕了,這才匆忙趕去醫院就醫。
經過診斷,孟大叔才獲知自己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慢性腎炎患者了。
醫生告知他:“腎臟發生疾病時,往往難以覺察,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慢慢惡化,發展為腎病綜合征,甚至是腎衰竭。你不僅要配合治療,還要注意飲食,改善生活方式,綜合調理才行。”
聽完這話,孟大叔陷入了反思,是自己的疏忽,讓腎受傷了,今后一定要遵醫囑,好好愛惜兢兢業業工作的腎臟。
多種惡習,傷腎不淺
說起來,腎臟真是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的器官。不僅發揮著人體“廢物處理車間”的作用——產生尿液;調節人體內水分和酸堿度的平衡;調節血壓平穩;此外,在維生素D促進骨鈣吸收利用的過程中,腎臟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梢哉f,腎臟終其一生都為維護我們的健康而辛勤工作。
但強者也有脆弱的一面,“勞?!辈皇菬o堅不摧的。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腎臟的功能。
不良飲食習慣傷腎
首先,飲食搭配是否科學合理是腎臟能否正常工作的最大前提。過多攝入肉類和海鮮等高蛋白飲食、高鹽高油的重口味飲食、暴飲暴食、常喝濃茶等不良飲食習慣都會直接對腎臟造成危害。
不健康生活方式損腎
其次,吸煙酗酒、長期熬夜、缺乏鍛煉、不科學濫用藥物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嚴重影響腎臟健康。
其他疾病會影響腎功能
此外,如果您已經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就更應該及時關注腎臟,以免因為這些慢性病引起腎臟并發疾病。
慢性腎病,食療有道
腎病的發展是一個隱匿而又緩慢的過程,這也決定了在我們周圍,有大量腎病患者存在。這就更加凸顯了定期體檢、及時就醫的重要性。如果能在腎病發生的初期調整飲食結構,減輕腎臟代謝負擔,幫助腎臟恢復功能,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以常見的慢性腎炎和腎病綜合征為例,這類患者的日常飲食需要在正常人健康飲食的基礎上有所調整。
合理攝入蛋白質
慢性腎病患者代謝蛋白質的能力下降,如果過多攝入,則會加重腎臟負擔,并在體內積累代謝廢物,導致病情加重。
建議:
需要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更要特別注意選擇那些蛋白質質量高的食物,如魚、禽、肉、蛋、奶、大豆等,以便蛋白質被充分利用,為腎臟“減負”。
脂肪一定要控制
大量脂肪,尤其飽和脂肪的攝入不僅不利于慢性腎病的恢復,還會導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這些慢性病將進一步影響腎臟功能。
建議:
慢性腎病患者一定要“管住嘴”,遠離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糕點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的食品。您可以通過攝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橄欖油、茶籽油、深海魚等來補充人體必需的脂肪酸。
能量來源要注意
由于限制了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對于慢性腎病患者來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面主食就成為供應能量的主要來源。另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還能確保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被更好利用,減輕腎臟代謝負擔。
建議:
您可以選擇麥淀粉、低筋粉,以及山藥、土豆、紅薯、藕粉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主食,以便更好地保護腎臟。
嚴格限制鈉鹽攝入
慢性腎病患者經常會出現水腫、高血壓等癥狀。此時需要嚴格限制鈉鹽的攝入,同時也要盡量少吃其他含鹽調味品,如醬油、雞精、味精等。除了飲食清淡,還要注意少吃那些富含“隱形鹽”的食物——加工熟食、方便面、掛面、醬菜、糕點等。
然而很多腎病患者早已習慣“重口味”,很難做到減鹽,在這為您支幾招。
建議:
(1)按照每周、每月的時間段,逐步減少用鹽量,最好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到4克;
(2)利用香辛料、醋、檸檬、新鮮蔬果汁替代食鹽來烹制食物,提高口感。
(3)需要提醒您的是,慢性腎病患者在控鹽同時,還需要定期檢查血鈉水平,避免因過量限制鈉鹽而引起血容量不足等狀況。
維生素礦物質要充足
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受到限制,同時體內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代謝發生改變,此外藥物對營養素吸收也會有一定干擾。
建議:
慢性腎病患者需要經常攝入那些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A,以及含鈣豐富的食物——例如新鮮蔬菜水果、堅果、牛奶和大豆制品等。
樂觀面對,護腎養腎
飲食調理,無論在病情發展的哪個階段都是藥物治療的重要輔助措施。既然得了慢性腎病,我們就應當以樂觀的心態堅定信念,調整膳食結構,在滿足營養需求的基礎上盡量維持和保護腎臟功能,與慢病“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