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璟
(雞東縣林業局造林總站,黑龍江 雞西 158200)
摘要:多少年前,教科書上還寫著“開墾山林”,而近幾年國家開始倡導退耕還林,國家政策對于林地態度的演變,也說明了我國國情的變化。中國是人口大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必須亡羊補牢,回過頭來為環境負責,也是為我們自己負責,林地可以有效抵御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如何更好地造林護林,是縈繞在每一個林業工作者心頭的要事。
關鍵詞:林業營造林;技術;措施
新中國成立以后,百業待興,而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人均土地面積卻很有限,國家不得不讓環境為民生讓路,提倡開墾山林以及一系列工業活動,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水土流失嚴重、土塘沙化急劇發展、空氣指數下降等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營林造林的呼聲日益加大。林業發展不是一個與經濟發展相悖的問題,它對于經濟的發展和維持生態平衡而言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墾林容易造林難,這是一個跟時間賽跑的問題,需要林業工作者及其相關部門攜手共同完成。
一、林業營造林技術存在的問題
1.1林業營造過程中可操作性不夠
我國對林業的管理幾十年來都太粗放,思想上去了,管理方式上不去,這對于林業發展來說是硬傷。很多林業部門不知道如何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出來的方案趨于程式化,缺乏可行性和靈活性。很多營林方案都是生搬硬套過來的,沒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這一現象的形成與林業領導部門對基層林業部門的指導和培訓力度不夠有極大的關系。
1.2種苗選擇不到位
合理選擇種苗是確保造林成功的關鍵一環。種苗在選擇時首先要確定其健壯沒有病害,這樣才能為育苗成功提供保證,這樣培養出來的樹木有更好的抗病害能力。反之,若種苗質量不好就難以成活。
1.3不重視整地工作
基層林業部門除了缺乏必要的指導和培訓,在具體工作中對很多細節都不夠重視,整地工作便是之一?;鶎恿謽I員不明白整地在整個林木種植工作中的重要性,種樹就像種地一樣,整地能夠更好地利用土壤的養料,土地在平整之后也更方便進行機械作業,似繁實簡,降低林業員之后的工作難度。但是,很多林業部門卻認識不到這一點,造成實際營林造林過程中因為土地不經平整,地形復雜,導致營林造林工作很難順利進行。此外,整地對提高樹苗的成活率也有積極作用。
1.4后期對樹苗的管理跟不上
營林造林工作雖然枯燥,仍需要投入相當多的人力和物力來進行,尤其是在后期管理工作中。但卻有許多單位介于成本的顧慮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度不夠,能簡則簡,對樹苗后期的成長情況不去了解,日后一旦爆發大面積蟲害等問題難以補救。
二、完善林業營造技術的幾點措施
2.1加強培訓、監察力度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并解決林業營造過程中可操作性不夠的問題,林業領導部門必須加強對基層林業部門營林、護林方面的指導和培訓,這需要不同地區的林業領導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必要的操作規范,并有一套完整的監督體系。林業營造方案設計階段,林業領導部門要聘用專業人才為參與整個工程建設的工作人員授課,這是林業營造工程的一個重要開始。工程開始以后,要施行完善的監察制度,對各個工序的工作人員予以監督,根據各階段的工作成效對方案及時調整。此外,文本撰寫及材料整編時要做到條理清晰、依據分明,以確保每一個表格、每一個數據都有據可查。對設計圖例要做到規范設計,將文本資料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2.2結合當地環境選擇種苗
種苗的選擇工作要在林業營造方案的設計階段完成。選擇種苗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環境來進行,這樣既有利于樹苗的生長,也能更好地改善日后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也要注意樹苗的經濟價值,參考市場需求。設計者要對林業營造林區域的氣候、地勢等環境進行考察,對相關數據做好記錄。同時,設計者要做好取舍,林業營造林建設的初心是要改善生態環境,林業營造林的生態價值在經濟價值之上,而市場能夠為林業的不斷發展提供經濟支持。在此以西北防風固沙林為例,選擇的種苗抗病能力要強,這對于日后減少維護方面的人工成本有很重要的作用。
2.3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工作能有效改良土壤情況,提高種苗的成活率。在土壤情況不好(酸堿度不合適等)的地方開展造林整地行動,能有效改良土壤。我國造林整地主要采用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種方式。全面整地即翻耕造林地點的所有土壤,要先將灌木、雜草等除去再用設備作業,地勢平整的造林地更適合這種整地方式。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是針對局部區域的整地方式。
2.4后期養護
對樹苗的后期養護主要體現在防治害蟲方面,方法包括農藥埋施法和樹干涂白法。農藥埋施法即通過在樹木根部挖坑、打孔等方式將農藥放入,農藥會通過根部到達樹木的各個地方,害蟲吸食樹木汁液就會中毒而死,且這種方法作用于樹木內部,藥效持久,不論是溫度還是降水對藥效都沒有影響,從而達到有效防治害蟲的目的。農藥選擇方面不要常年只選擇一種農藥,害蟲群體繁殖一旦出現耐藥性就很難控制。樹干涂白法是在樹木栽好以后對其局部進行涂白,由此害蟲產卵就不能再跑到樹干上,也能防止樹苗日曬灼傷。
結論:綜上所述,林業營造既有生態價值及環境價值,又有它的經濟價值,既對生態環境改善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經濟型樹種的大量種植為生產生活的木制品需求提供了來源保障,一舉兩得,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國家支持、值得林業工作者為其長期奮斗的事業。林業營造要由設計者設計合理的方案、國家的財力支持、林業工作者的積極行動共同來達成。
參考文獻
[1]吳乾清.林業營造林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林業科學,2016(8)
[2]王樹青.淺談林業營造林技術[J].花卉,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