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澤進 王天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銅仁高新區:大數據“創時代”
文 劉澤進 王天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銅仁高新區確定打造基礎設施層、系統平臺層、云應用平臺層、增值服務層、配套端產品層五個層級產業鏈,大力發展大數據關聯業態和衍生業態。
大數據是貴州省“三大戰略行動”之一,近年來銅仁高新區緊緊圍繞銅仁市委、市政府實施“大數據”突圍戰戰略行動總體部署,以大數據為突破口,在構建大數據完整生態產業鏈上狠下功夫,精準發力,采取高端嫁接的方式,確保大數據產業高位運行。如今,高新區已成為銅仁市大數據深度調整運用的中心區。
“數據從哪里來?數據放在哪里?數據誰應用?”圍繞這三個問題,銅仁高新區確定了打造基礎設施層、系統平臺層、云應用平臺層、增值服務層、配套端產品層五個層級產業鏈,大力發展大數據關聯業態和衍生業態。
“在大數據時代,誰率先擁有大數據,善于利用大數據,誰就能掌握主動權,贏得未來。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優勢,拓寬科研范圍,切實推進大數據與一線工作深度融合,推動改革創新工作轉型升級。”銅仁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寇啟聰表示。
事實上,大數據正引發新一輪的科技浪潮。如何抓住科技新浪潮的難得機遇,實現縱深發展、創新破局?銅仁高新區在信息決定未來的賽場上給出了有力答案——“筑巢引鳳”,建設銅仁國際大數據創新園。
除了作為大數據企業的集群地外,正在建設的銅仁國際大數據創新園更是大數據企業的孵化平臺,將帶領銅仁及周邊地區大數據產業又一輪騰飛。按照規劃,銅仁國際大數據創新園將由智慧城市、農業、環保、通訊和旅游五大產業分區組成,涉及技術開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和終端生產等多種產業功能。

銅仁農業大數據應用與創新中心(劉澤進/ 攝)/
而從規劃伊始銅仁國際大數據創新園便已著眼未來,遵循“基礎構建、集群聚集、創新突破”的十二字方針,分別以2017、2018、2020年為節點謀篇布局:在園區基礎構建期的第一階段(2016年至2017年),引入一批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加快產業集群形成,打穩根基;在園區規劃的第二階段(2017年至2018年),繼續強化數據資源優勢,完善優惠政策,健全配套產業體系和大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完善形成以數據分析、挖掘、組織管理、應用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在園區的提升成型階段(2018年至2020年),將依托“云計算”和“物聯網”等著力點,進一步整合多領域數據資源,引領社會化信息服務模式的全面提升。
大數據產業園是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是大數據企業的孵化平臺,是大數據企業的集群地,是大數據企業走向產業化道路的催化劑。銅仁高新區還將與中國網大數據產業創新網、全球創新中心、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等機構合作打造國際大數據創新園,該園將包含農業、環保、通訊、旅游、大健康五個大數據版塊,助力實現線上、線下、三產融合。
“黨員、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登陸‘銅仁紅云’系統平臺,利用網絡處理黨務工作、學習相關黨課。”今年,銅仁高新區全面啟動了“銅仁紅云”平臺建設應用,進一步扎緊黨建工作“數據鐵籠”,提升黨建工作精準化、痕跡化、便捷化和科學化水平,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激發了基層黨建新活力。
銅仁高新區大數據辦工作人員曾明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正在把黨費繳納、黨員發展、‘三會一課’制度的落實放在‘銅仁紅云’上。這樣一來,我們的黨務工作將會逐步實現網絡化、規范化和便捷化。”
通過“銅仁紅云”平臺,銅仁高新區逐步開展了組織管理、黨員管理、黨員發展、黨費繳納、信息溝通、專題活動、統計分析等工作,起步穩健態勢良好。截至目前,高新區黨工委、街道黨工委、非公黨工委、村黨支部、機關事業黨支部及非公黨支部600余名黨員干部已全部實現大數據系統平臺管理,實現了黨建工作的規范化操作、痕跡化管理、精準化預警、網絡化教育、便捷化辦理、無障化互動、科學化評價的目的。
下一步,銅仁高新區將緊緊依靠“銅仁紅云”系統平臺,以門戶網站和APP應用終端為主要渠道,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數字化管理及數字化服務,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積極構建網上服務渠道,利用網絡服務黨員群眾,解決服務黨員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激發黨建活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據銅仁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李躍檳介紹,“銅仁紅云”平臺通過對各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互動管理和服務,進一步強化了組織管理、黨員管理、黨員發展、黨費收繳、信息溝通、專題活動、統計分析等工作,同時也為用戶開展多樣化組織活動,提供全方位信息溝通,實現多渠道學習交流,提供一站式黨員服務,輔助科學化黨委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為加快高新區信息化建設和‘數據強區’工作,不斷提升智能化工作水平。我們堅持以黨建信息化作為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依托‘互聯網+’,創新運用大數據手段,推動黨建工作更好地服務改革發展、服務民生。”銅仁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崔德國說。
近年來,銅仁高新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按照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要求,讓精準扶貧走上“云端”。
“通過‘銅仁精準扶貧云’摸清全區農業農村底細,將產業項目合理布局,扶貧方式由‘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達到了‘輸血’向‘造血’華麗轉變。”銅仁高新區扶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銅仁精準扶貧云”由貧困現狀、責任監控、任務監控、項目監控、脫貧監控、考核預警、動態監控、系統管理八大模塊構成,突出“四個平臺”建設:以精準識別為重點,建設基礎數據支撐平臺,對70萬貧困人口、1565個貧困村、123個貧困鄉鎮、10個貧困縣實行動態監控;以精準管理為重點,建成以銅仁市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數據為基礎,以“五個一批”“十七項行動”為脫貧路徑,以責任鏈、任務鏈為主要內容的脫貧指揮調度平臺,將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在平臺中精準化、具體化;以精準監管為重點,建成項目資金管理平臺;以精準督查為重點,建成扶貧工作巡檢平臺。
與此同時,銅仁高新區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著力打造梵云平臺、大數據備份中心、大數據創新應用展示中心、大數據呼叫中心、扶貧云、全國征信平臺建設、大數據產業孵化工程、“銅貨出山”、跨境電商、傳統企業觸網轉型升級“十大工程”,實現大數據產業發展在全省率先突圍,奮力打造大數據產業和電商扶貧先行示范區。
“銅仁精準扶貧云”臨時作戰指揮展示中心、“銅仁紅云”智慧黨建平臺、國家農技云平臺貴州示范基地、中國西南教育大數據應用中心等項目構筑了銅仁高新區“智慧”體系,有效地將大數據產業與黨建扶貧深度融合,用大數據產業助推“三農”發展,進一步推動和促進銅仁高新區農業轉型,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一批批大數據創新型企業在此落地,大數據發展的春天已來臨。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