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黔西縣大關鎮丘林村黨支部書記 羅 志
記錄: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付 松
付出與收獲同在
口述:黔西縣大關鎮丘林村黨支部書記 羅 志
記錄: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付 松
這是一個隱逸的世外桃源,坐落在貴陽與畢節交界的鴨池河畔。
在雄偉壯觀的鴨池河特大橋下,曾經的古驛道、紅軍渡,成了崢嶸歲月的歷史見證;鐵索橋、鋼混橋,成了時代變遷的人文風景。
這里就是我的家鄉——黔西縣大關鎮丘林村,一個有著“貴州省小康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稱號的美麗鄉村。
20世紀30年代末,由于清畢公路經過大關鎮,餐飲、住宿、洗車、加水、擺攤等都成了村民們發家致富的門路。
2000年,貴畢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改道從六廣河經過,曾經在交通前沿的大關遭遇了“區位冷落”,經濟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奮力一搏,絕不能坐以待斃。
于是,全村圍繞水、電、路、訊、房等新農村建設主題,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發展早熟蔬菜、精品水果等特色種植,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圍繞看花、采果、休閑、度假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2009年3月5日,丘林村舉辦了以“走古鹽道、游桃花林、吃桃花魚、戲桃花水”為主題的第一屆桃花節,這個“世外桃源”終于走出“深閨”,走進游客的視野。
除了優美的田園風光,丘林村的文化景觀也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鴨池古渡”“大橋雄姿”“鐵橋古韻”“石橋遺址”“石棧天梯”“石壁刻字”“八仙過海”“八仙洞景”“紅軍強渡鴨池河天險紀念碑”和“古鹽道”十大景點,備受游客青睞。

羅志(左)向村民傳授養殖技術(趙 軍/攝 )
家鄉的迅速發展激起我自主創業的熱情。2010年,我向親戚朋友借了10多萬元創辦了養雞場。近年來規模不斷擴大,已從當初的2000多只發展到現在的年孵化雞苗40萬余只,出欄量2萬只。
此外,我還成立了黔西縣黑霸烏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電商”模式發展,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2014年,我注冊了“水西黑霸烏雞”和“水西黑霸烏雞蛋”兩個商標,并先后獲得“烏蒙山寶·畢節珍好”名優農產品稱號,2014年5月獲得國家農業部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殊榮。
在2016年貴州綠色優質農產品展銷會上,我們的展臺被廣大市民圍得水泄不通,連貴陽的很多朋友都成了我們的臨時工作人員。很多顧客都紛紛表示:“真正的好產品,價格適當貴點我們也不在乎。”
2016年12月,我當選丘林村黨支部書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整合全村現有的三個合作社,快速實現村社合一,實現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
如今,沙灘、林地、水域,已成為我們發展鄉村旅游的資源支撐;理想、信念、勇氣,已成為我們帶領村民發展的力量源泉。
從外出務工到自主創業,從個人致富到集體壯大,我的付出和收獲同步進行。
(責任編輯/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