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志暉,鄧芳紅
(陜西省鳳翔縣果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鳳翔 721400)
矮砧蘋果栽培技術要點
燕志暉,鄧芳紅
(陜西省鳳翔縣果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鳳翔 721400)
矮砧蘋果栽培是利用矮化砧木控制蘋果樹體生長,使其矮小、便于成花、豐產、優質的一種栽培形式。近年來,隨著栽培技術的變革、果園機械的廣泛應用,矮砧蘋果的省力化與豐產優質的特性進一步顯現,發展矮砧蘋果、提高果園效益已成為一種廣泛的共識,矮砧蘋果栽培區域和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現將矮砧蘋果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矮砧蘋果樹體矮小,需要一定的栽植密度才易早果豐產,但密度太大豐產期果園容易郁閉,不利于優質。因此其栽植不但要有一定密度、更要通風透光才能達到早果、豐產、優質的目的。寬行密植(圖1)要求行間寬、株間密,既能解決密植問題,使矮砧蘋果保持一定的密度;又能使樹體通風透光,光能利用率高,易成花豐產;同時便于機械作業,省工省力。在生產實踐中,為方便管理,其栽植密度可按下列標準確定:矮化自根砧M9株距可按1.0、1.2、1.5米栽植,M26雙矮蘋果株距可按1.2、1.5米栽植,M26中間砧蘋果株距一般按1.8、2.0米栽植,行距以3.5~4米為宜,矮砧露地高度依據矮砧類型與立地條件留5~15厘米。

圖1 寬行密植

圖2 高紡錘形
高紡錘樹形(圖2)是矮化密植或寬行密植的適宜樹形,樹形簡單,便于培養。但高紡錘樹形的前提條件是密植,畝栽植株數低于80株以下的果園采用高紡錘樹形不利于高產。不能把矮砧蘋果當作喬砧蘋果管理,更不能采用喬砧樹的整形修剪方法管理矮砧蘋果。高紡錘樹形一般畝栽80~110株的果園,樹高3.0~3.5米,干高0.8~1米,中央領導干與同部位主枝粗度之比為5~6∶1,主枝基部粗度直徑一般最大不超過3厘米,中干上配備小主枝25~35個,長度1.0米左右,主枝角度 110°~130°(富士);畝栽植密度110~160株的蘋果園,中央領導干與同部位主枝粗度之比為5~6∶1,主枝基部粗度直徑一般最大不超過1.5厘米,中干上配備小主枝25~45個,長度0.8米,主枝角度120°~140°(富士)。主枝單軸延伸,上部主枝角度可略小,下部主枝角度可略大;主枝粗的角度可略大,主枝小的角度可略小,嘎拉主枝角度可略小。主枝上著生結果枝,一級枝上結果,不留大中型結果枝組,整個樹呈紡錘形,成齡后的樹冠冠幅小,枝量充足,結果能力強,無大主枝存在,光照充分,光能利用率高。
培養大苗、大苗栽植、大苗建園(圖3)是近年來蘋果建園的重要物化技術措施,是提高建園質量、早產優質的重要保證。矮砧蘋果由于干性弱、營養生長慢,栽植時選用大苗十分重要,優質大苗可當年掛果、快速進入豐產期。

圖3 大苗栽植后4月下旬生長情況
矮化自根砧苗木比矮化中間砧苗木更容易成花,結果性能更穩定,豐產性更優,是目前公認的優良苗木。國外大量栽培的是M9脫毒自根砧苗,近年來M9-T337自根砧苗在國內栽培面積逐漸擴大,同時根據土壤、肥水等實際情況,M26自根砧苗栽培面積在國內也在逐漸擴大。
矮砧3年生大苗一般要求高度1.5~1.7米,嫁接口品種粗度1.5厘米以上,主干上80~110厘米處有4~10個長度40~60厘米的分枝,主根長度20~30厘米,側根長度15厘米左右且4個以上,須根密集。
栽植當年樹體萌芽后,6—7月份拉開苗木上的主枝角度至110°~130°,使主枝緩慢生長并萌發小枝。冬季修剪時主枝全部保留,中干視情況可適當短截。
由于矮化蘋果干性弱、易倒伏,因此多采用立架栽培。
4.1 架材規格
竹竿:高度3.5米,粗度1.5厘米,實竹,端直。
水泥柱:高度4米,粗度10厘米(方形),柱內有4根拉絲。
鋼絲:規格2.2~2.4毫米,鍍鋅。
4.2 格網搭建
規劃:柱間距10米,行距與果樹行距一致,一般為4米,每畝17根。
打坑:用專用機械打坑,深度70厘米,直徑20~30厘米。
立柱:每間隔10米埋一根水泥柱,入土70厘米,露地3.3米,上下端直,縱橫對齊。行兩端立柱呈45°角向外傾斜,用地錨、拉線、包箍固定。
拉絲:柱上拉4道鋼絲,第1道距地面80厘米,第2道距地面1.6米,第3道距地面2.4米,第4道距地面3.2米,每道拉緊繃直,呈水平分布狀。
插竿:在苗木根際處豎插竹竿,入土30厘米,露地3.2米。入土部分用瀝青涂刷,可延長使用年限。鋼絲固定竹竿,竹竿扶直苗干。
灌溉和施肥是果園的兩項重要管理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費用。傳統的灌溉和施肥是分開進行的,但從科學角度來講,灌溉和施肥同時進行是最好的。因為養分到達根系表面被吸收主要通過質流和擴散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都要有水的參與才能進行。通俗講,就是肥料必須溶解于水才能被根系吸收。不被溶解的肥料或根系接觸不到的肥料對作物是沒有用的。如果把肥料先溶解于水然后澆灌、淋灌或通過滴灌等管道施用,這樣果樹根系一邊吸水,一邊吸肥,就會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果樹才會健壯生長。水肥同時施用的技術就叫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特別是采用管道灌溉和施肥后(果園最適宜用滴灌或微噴灌),可以大幅度節省灌溉和施肥的人工,幾百上千畝的灌溉和施肥任務可以幾個人完成;大量節省肥料,通常比常規的施肥要省一半肥料;滴灌最節水,只灌溉根部。采用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容易做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使果樹處于良好的營養水平,最終表現為果大、果甜、外觀靚麗、商品率高,果樹長勢整齊,利于高產優質(圖4)。
在我國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越來越少,尢其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果園勞動力成本逐步升高。據調查,蘋果園畝投資在4 000元左右,其中勞動力投入占到了總投資的一半。推廣蘋果省力化栽培,將是降低果品生產成本的重要途徑。

圖4 格網立架、水肥一體化管理
6.1 選擇抗性強、樹體矮化的品種
抗性強的品種能減少用藥次數,使病蟲害防治省力。矮砧蘋果一般結果早、易豐產,也易管理,生產成本低。
6.2 實施矮砧寬行密植栽培模式
矮砧寬行密植栽培模式是世界蘋果發展的潮流,是實現果業現代化的第一步,可大幅度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果園用工。
6.3 簡化樹形
據調查,有些果園樹體高大,果園作業大多架設梯子或爬上樹頭,勞動強度大,作業極為不便。一些老齡果園,采用疏散分層形,結構級次多,樹形復雜,整形周期長,用工量大。針對這些情況,在老園改造和新建果園時,要盡量做到簡化樹形結構,減少級次,從而減少果園用工量。
6.4 改革土壤管理制度
放棄清耕制,有條件的地方實施果園生草或樹下覆蓋行間生草的土壤管理模式。在我國果樹管理當中,土壤管理用工量是比較大的,所以要改革土壤管理制度。降雨量較大或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實行果園生草制,干旱區域可進行果園覆草,從而減少土壤耕翻和除草用工。長期的生草和覆草,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肥沃土壤、健壯樹勢、抵御各種病蟲和自然災害、減少果園用工。
6.5 綜合治理病蟲害
實施病蟲害綜合治理,根據預測預報,合理用藥,減少用藥次數,降低果園用工量。
6.6 實施無袋化栽培
果實套袋是果園管理當中用工量最大的項目,實施無袋化栽培,可以大幅度降低果園用工量。當然,無袋化栽培并不是簡單的不套袋,而是通過各種措施,使不套袋的果實在農藥殘留、果面光潔、果實著色等方面達到套袋果實的水平。當然,在我國進行無袋化栽培,還需要一個過程,但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6.7 廣泛采用機械化作業
在實施寬行密植栽培以后,許多果園機械作業得以實施。因此,可因地制宜地選用割草機、旋耕機、采果機、修剪機、疏花機等果園作業機械,實現施肥、灌水、噴藥、割(除)草自動化,最大程度地降低果園用工量,達到省工增效的目的。
(作者聯系電話:1582949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