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日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估上調至6.7%。這是IMF今年內第二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這比4月經濟增長中的預估值6.6%有所提升,4月的預估值已較之前上調。
路透社14日報道稱,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實際增長速度為6.9%,超過預期,并遠高于政府為今年全年設定的約6.5%的成長目標。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解釋說,中國繼續轉向更可持續的增長路徑,改革在廣泛領域取得進展。中國有潛力在中期內安全保持強勁增長。
14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5月的外貿繼續回升向好,出口增長15.5%,就業持續向好,物價漲幅溫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認為,中國經濟目前運行保持穩定,實體經濟趨好。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從5月份經濟數據來看,中國政府今年為防止經濟增長過度放緩而付出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依然強勁的房地產市場以及穩健的消費和貿易,為控制經濟增長放緩步伐的努力提供了幫助,而工業領域的通脹、產出和利潤均有所減弱。麥格理集團經濟學家胡偉俊稱,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經濟相對穩定,不過他認為中國經濟將在第三季度放緩。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穩定向好,中國政府具備穩增長的能力。IMF兩次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也說明其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認可。李迅雷認為,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中國經濟增長的目標放在6.5%或以上,并未刻意追求速度,未來政府應加大力度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防范金融風險,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李迅雷稱,全年經濟走勢或呈現前高后低,一季度6.9%的增速超出預期,但之后可能會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