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砥礪奮進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理論創新引領航程。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精準扶貧和打贏扶貧攻堅戰等,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從黃浦江畔到巍巍天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每到一地,都輕車簡從,與當地干部群眾深入交流,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莊重承諾。
為讓13億多人都過上小康的美好生活,習近平同志先后前往全國30多個貧困村鎮進行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困難群眾的生活境況,鼓勵鄉親們用多種形式擺脫貧困實現小康。通過脫貧攻堅工程,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正逐步擺脫貧困。
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新常態,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必然選擇。習近平同志多次就此做出深刻論述。通過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推進簡政放權,實施“營改增”稅制改革等諸多舉措,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獲得新的動力。2017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達到6.9%,新登記企業125.5萬戶,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例達56.5%。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黨中央、國務院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中,雄安成為“改革先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市民需求出發,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防止炒作土地等問題出現”,總書記對雄安新區的囑咐言簡意深。
從2013年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期間首倡,到2017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峰會,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新的合作意向和行動方案逐一推進。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成為應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嚴峻挑戰的寶貴財富。
改革是當代中國的鮮明特征,也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引擎。為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深改組先后召開35次會議,習近平同志主持會議研究解決深化改革進程中的各項難題。
此外,習近平同志還親自掛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國家安全委員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等多個專項機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戰略部署。
……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方方面面。他部署工作的大量經典語匯,折射出著眼大局、統籌謀劃的深度思考,傳遞攻堅克難、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心。
改革爭在朝夕,成效重在落實。為了總書記的囑托,各地方各行業正結合自身特點,努力把中央的要求變成改革的行動,讓人民的期待變成生活的現實,在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新征程砥礪奮進。
黨的十九大將于今年下半年召開,中國歷史將掀開新一頁。為迎接新里程的到來,在新華社的統一部署下,《財經國家周刊》特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專欄,記錄偉大的變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