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 樊婷瑞 顧英楷 呂超楠
作為中國普通老百姓常常談論的很熱門的話題——中國房產問題,進而這一問題同時也成為了各位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點話題。說到中國房價,那么本文可以從房產商品價格構成以及所造成一系列差異的問題,譬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成本理論、地租理論、競爭理論等方面來闡述。并且運用這些理論來論證中國房價問題的一系列問題,最終希望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能夠歸于正常平穩發展,真正能解決中國老百姓的住房問題。
縱觀中國房價國情,高房價的問題已經日趨在幾乎每個人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地觀念。針對于此現狀,不少猜疑接踵而至,但是,不管原因如何,歸根結底,政府應該為此買單。諸如,從政府層面來講,政府的腐敗不作為;從房產商層面來說,無疑是房產商老總的巧取豪奪;從國際層面來看,國外人士利用在中國發行外匯、股票等一系列衍生產品,借機尋找盈利機會;看似除了政府監管這一層面之外,還有別的其他原因,仔細分析,政府層面的責任不得不說是最主要的,同時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
我們的政府在房地產價格的漲幅問題上究竟充當了什么樣的角色呢?或許,我們每位國人都應該熟知,政府利用一些宏觀調控的手段,比如說,嚴格控制有關部門針對于房產商需要的土地這一固定資本,也可以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這樣有效地使銀行的貸款利率降低,使得房產商的投資成本下降,從而起到房價有所緩和的狀態。當然,以上的分析,只是一些淺顯的知識概述。本文主要是要從政治經濟學這一角度,來對房價持續走高的問題進行剖析。
中國房價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關系
作為既是商品,又是生活必需品的住房,當前過高的房價問題,所帶來的弊端也是日益加大的。這種現象,帶有嚴重不健康的經濟運行態勢,而且還會使得我們國家的貧富差距拉大,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導致國家社會發展不安定、不和諧。那么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分析,中國房價的一直上漲問題,究竟有什么深層次的內在原因呢,本文將針對此展開相關的論述。
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學,它主要是站在階級的角度研究經濟發展的脈絡。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馬克思主義理論分為三大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中與高價房產緊密聯系的,利潤率、地租理論以及其他相關理論都在政治經濟學當中有所體現。
房地產企業既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那么不得不考慮的就是企業的成本,其中包括有成本價格理論、地租理論、以及利潤率理論。通過分析這些理論來分析中國房價問題。從成本理論來看,在房地產構建中建筑材料、建筑設備折舊以及土地成本這些均作為不變資本,成為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然,除了不變資本,還有流動資本,包括沙土、鋼筋等。因為當前煤、電、油等能源價格的提升,相繼帶來的連鎖反應,使得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的增加進而帶來的建筑材料價格的提升。屬于固定資產范疇的建筑設備折舊,在房地產價格中所占的比重不高甚至是下降。這個趨勢,同樣適用于前面所講到的建筑材料這一成本所表現出來的趨勢,隨著中國勞動力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前提下,建筑材料成本依然是下滑趨勢,印證了馬克思曾說的:“隨著勞動力水平的上升,帶來的是與之相關的生產部門產品的價值降低,進而,生產費用減少。”但是,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建筑材料、建筑設備折舊都不是中國房價上漲的原因。
此外,成本學說還體現在可變資本中。房地產的價值是由建筑工人的勞動所創造的。期間,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為人口大國,所以不缺乏的就是我國的勞動力。現階段,在我們國家,尤其是農村地區,還留有大量的農民(作為剩余勞動力),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看似沒有直接在房產生產資料上做貢獻的,其實這部分人也在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建筑工人的勞動、設計人員的勞動,根據當前現實情況的分析,兩者所占的比例在房地產價格中只降不升,在總體房價價格比重中幾乎是不受影響的。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可變資本中的建筑勞動和設計人員的生產勞動也不是構成我國房價上漲的本質原因。
對于地租理論,土地成本費用要和建筑物機器折舊費連在一起進行計算考量的。而非是計算入無形資產,這樣會破壞產權人在土地試用到期之日的重新購置。在中國,國家的土地所有者是國家。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定義為:房產商以一定的資金形式向土地的所有者一一國家,交付一定的租金,來獲取土地的使用權。并且土地使用權在房地產生產中被一次性使用完,所以也是一種固定資本的表現形式。然而,土地所在的城市、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用途等方方面面的條件決定了土地的地價款。換句話來理解,即為在不考慮房屋本身構造的前提下,土地價格的高低與所處位置的是否發達程度以及距離市中心的遠近程度呈正相關的。由此,我們可以考慮到政治經濟學中提到的級差地租這一概念,涉及與此的有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這一概念的涵義就說到了它是針對于絕對地租而言的一種相對概念。其中,中優等地生產的農產品價格和劣等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之間的差額構成了超額利潤。
從利潤率角度來看,在經濟學和金融學領域,利潤率是資本主義企業,或資本主義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投資項目的相對收益。這一概念正是體現了政治經濟學中的利潤率公式。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研究分析利潤率這一概念,對于明確企業的收支狀況以及企業間的橫向比較都具有不可多得的作用。回到房地產問題而言,作為一項特殊的商品,房產,開發商在投資房產時候,要求企業有更高的利潤率。顯然,利潤率成為房產商衡量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本身房產商有著房價的價格權,當風險來襲,那么,自然而然房產商對于利潤率的要求程度也是在不斷變化著的。
一般來說,房產商銷售土地到下次再次進行土地購買生產都需要四至五年的周期。對此,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的是,任何企業只要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都是具備一定風險的,但是房產商往往每次都能順利度過難關。其實,這正是周期的秘密。蘊含了政治經濟學理論,這也是房產商進行投資的一系列周期與房產商實際運營操作之間的關系。
中國房價引發的相關問題
列寧說:“奴隸就是勞動工人把勞動果實交給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本身我們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充分說明了經濟基礎的重要意義,那么,經濟無論對于國家而言,還是對于我們居民個人而言,都是必不可獲缺的物質保障。此外,經濟給國家、個人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如何協調政治與經濟兩者之間的關系,歷來都是各個民族演進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
國家政治保護制度和官僚集團進一步瓜分人民財產利益的再分配政策,國家的這種強盜行為若換成私人,則稱為“偷盜”,是違法亂紀的行為,要受法律處置的;人民被政府所管轄,我國政府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高房價還需要政府這個強有力的主體及時進行調控、管轄,否則不僅對國家經濟發展還是人民帶去的只能是愈演愈烈的災難。
結論和啟示
本文把中國房價問題與政治經濟學相關概念、理論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建筑材料、建筑設備折舊、建筑工人勞動工資、設計勞動工人工資都不是影響房產價格的主要因素。其中真正導致房價上漲的原因則是級差地租。此外,針對于房價上升進而引發的相關問題,提出不僅僅是要分析經濟問題,還應該加強關注其背后的政治問題、政治體制,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在揭示房價的傳導性和政府調控失靈的背景下,中國的房價問題還需要我們從政治體制與經濟結構這兩方面正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