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創”是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動力,是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因素,是落實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要求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國家先后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創”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如何把這些國家重大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并通過不斷強化落地實施,推動中國制造業實現深度變革和可持續發展;如何推動制造業企業構建互聯網“雙創”平臺、互聯網企業構建制造業“雙創”服務體系,并加強兩者之間的融合發展;企業集團如何在推動“雙創”工作中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這是包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內的社會各界都在深入思考的重大課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近年來通過
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近幾年來,集團公司把推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三創新”作為企業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則,把建設專有云平臺、航天云網平臺和智慧企業及智慧企業運行平臺作為加速企業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航天云網是中國第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本身就是一個大力實施“雙創”的重大實踐與重要成果。航天云網以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為代表的智慧制造和“企業有組織、資源無邊界”為理念先導,以“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協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為宗旨,是一個承載特殊歷史使命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創新試驗平臺,是實現航天技術融入社會、融入市場、融入國際、融入時代的反應釜。航天云網創建不到兩年,在縱深兩個維度實現快速發展。目前航天云網正在致力于加強“十二個業務板塊”的深度建設,其中包括:門戶網站運維服務;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底層軟件的開發;云端企業的智能化、智慧化改造;產品、制造資源共享與協同配套;工業大數據及其應用;云制造質量星級論證;云端第三方支付與金融服務;云制造應用軟件開放式“雙創”;工業互聯網數據與平臺安全;工業互聯網標準架構及相關標準擬制;云端企業信用論證;工業互聯網學院建設及培訓。2016年,航天云網注冊用戶突破50萬,實現營業收入超過6億元,利潤超過3000萬元。2017年航天云網的發展還會更快,注冊用戶數將突破100萬。
航天科工集團作為國家28個“雙創”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各項建設正在加速推進。航天云網公司按照航天科工集團黨組“兩條戰線、兩套打法、兩個目標”的總體思路和“內部‘雙創、外部‘雙創、國際‘雙創同步推進”的總要求,注重發揮航天云網平臺的特色優勢,通過聚焦大企業優勢進行供給側創新,努力強化產業背景+優質品牌+產業資源,強化優質項目+優質創客;通過聚焦專有云平臺+航天云網平臺,強化傳統縱向集成+現代橫向集成+互聯網端到端集成,強化線下服務+“雙創”生態環境;聚焦“三期三池”,助力一批小微企業開展“雙創”,大力推進以“專有云‘雙創、公有云‘雙創和央企間‘雙創”為主要內容的“雙創”活動,形成了具有航天云網特色的“云雙創”模式。“云雙創”模式的核心是協同創新。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航天云網在內部“雙創”方面助力集團公司打造了近2000個“雙創”團隊;在外部“雙創”方面通過聚焦創新創業者主體及創新創業所需要的資源、要素和條件,不斷加強云“雙創”平臺、示范基地、生態體系、服務體系建設,凝聚了5000余個外部“雙創”團隊。具體體現在,一是著力在“云雙創”平臺建設上下功夫;二是著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特別是在加強中關村旗艦基地建設上下功夫;三是著力在“雙創”生態系統建設上下功夫,通過與政府、與實體產業、與資本市場、與服務機構、與創客、與“雙創”平臺之間的多維互動,逐步形成了支撐、合作、承接、互補為代表的“四型”生態體系;四是著力在“雙創”服務體系建設上下功夫,通過一個服務器+一個產品,把線上與線下有機連接起來;五是著力在中央企業“雙創”平臺、共青團中央創青春“雙創”平臺建設上下功夫。通過這幾個著力,使得航天云網的“雙創”服務工作走在了各單位前列。
航天云網的“雙創”工作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色:一是堅持以科學理論指導與先進理念實踐緊密結合;二是堅持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三是堅持內創與外創緊密結合;四是堅持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緊密結合;五是堅持技術開發、市場拓展、資本支撐緊密結合;六是堅持國家指導、企地協同、企企聯合、校企合作緊密結合;七是堅持軍民融合、軍民互動互促緊密結合;八是堅持制度設計與生態保障緊密結合。
2017年3月18日,中國制造企業“雙創”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聯盟是在工信部指導下,整合多方資源打造的跨行業、跨領域、新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專業性社團組織,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海爾集團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聯盟的成立是制造業“雙創”發展的新的里程碑,航天云網將依托聯盟,攜手各方,共同推進“雙創”服務制造業升級。
“雙創”是一項宏大事業和系統工程,“雙創”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