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教育。現在我國的教育發展還不完善,需要多方努力,以育人為本,進行教育改革創新,提高整體的師資水平,促進教育公平。
關鍵詞 教育 責任 師德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擔當的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重任,除了自身過硬的知識儲備,還要有對于教育事業極高的責任心和熱情,以及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書的同時,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擔起教育發展的重任。
1培育積極責任心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老師是教育的主體。要培育教師的責任心,首先,教師本人要對這份職業存有熱情之心,才能夠積極的進行教學研究,潛心學習,專注于教學。其次,對于職業管理上進行優勝劣汰的管理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培育積極的責任心。最后,學校相關領導也要做好榜樣,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培育積極責任心。
在現代社會責任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行業更是,這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只有老師的責任心提高了,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扛起教育的大旗,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2建立師德形象工程
千百年來,老師都是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象征,收到無數人的尊敬和敬仰,每年的九月十日為我國的教師節,就是為了贊揚老師為學生作出的奉獻為國家作出的貢獻。但是近幾年來,出現了許多關于教師問題的負面新聞,將“師德”推向了風口浪尖。學生餐費學費遭到了回扣,進行學術造假甚至于校園性侵,而這只是被大眾所發現的,還有許多沒有被關注到,其中有多少孩子受到傷害更是無從得知。
建立師德形象,就要從老師本身的選拔開始,進行嚴格的篩選制度,避免一些不符合的人員進入這一行業,損害全體老師的形象。其次是建立一個完整的監督制度,定期進行工作調整和部署,讓老師的教學和工作展露在學校和學生家長面前。這種監督制度就有利于調節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矛盾,更有利于老師工作的開展。最后,多進行師德建設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氛圍,對表現優良的老師進行表揚或獎勵。當然,還要落實到實際教學當中,將師德建設與教學質量相結合,選拔出優秀的有能力的老師,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
3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教育被認為是改變命運改變社會發展的重要基本,所以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老師的重擔也越來越大。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汲取知識發展成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面臨著來自外界的各種各樣的誘惑,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教師就要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因材施教,建立一個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手段。
首先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素質得過硬,才能夠對學生進行教學。其次,興趣是最大的老師,一味的強制只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置之不理。了解學生所想的,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大多數學生對于音樂美術體育是非常感興趣的,而對于語文數學英語感到無力。如果在文言文,數學習題和英語語法等方面加入一些音樂美術和動漫的因素,就會引起學生的關注。老師要與時俱進,多關注學生喜歡的,在課堂上學生感到疲憊時與學生討論一下,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最后,老師課后的監督工作要到位,作業的檢查和批改要及時進行。在班級內進行一幫一活動,或者在全班同學的見證下,讓同學自選一個比自己強的競爭目標,營造緊張的競爭氛圍,督促學生去主動學習。
4其他方面的要求
近幾年校園暴力案件頻發并且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初中生。學生暴力處理事件的手段以及暴力程度,讓家長和老師們看到都不禁咋舌,到底是什么讓學生變成這般恐怖的模樣,其實歸根結底,都源于內心,無論是施暴者還是接受暴力的人。現在許多學校和老師為升學而教,用成績和分數來衡量和要求學生,這就導致許多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出現暴力傾向。還有許多學生因為成績原因得不到老師的肯定產生自卑心理,在面對暴力時不敢反抗。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密切觀察,及時的進行心理輔導,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
雖然現在許多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權威階段,但校園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種權力的瓦解,讓老師低姿態的接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現在教育改革逐漸趨向于素質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學校以及社會的關注。許多學校會設立一些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但是這種心理咨詢卻是不成熟的,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和模式,不是對所有的學生都是受用的。換言之,現在許多學生對于自己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多大意識,并不會去主動進行心理輔導。許多老師都是有心理學的學習經歷的,如果任課老師能夠及時發現并對其進行心理疏通,或者帶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就會減少許多不可預見性的事情的發生。因此,學校老師的心理輔導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5小結
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給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了許多壓力,但國家對此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相信在未來的幾年里,通過教師以及多方的努力,我國的教育事業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俞國良,侯瑞鶴.論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5(8):125.
[2] 劉巖.論專家型教師的素質及培養[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01):79-80.
[3] 胡玉華,趙景春.試論繼教中的“開放式臨堂培訓”模式——生物專業在實施“綠色耕耘”行動中的探索與反思[D].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