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姍+趙麗娜+亢瑾
摘 要:我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并且還會進一步加劇,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以及思想觀念的開放,老年人因為對健康的追求,所以他們將體育活動作為自身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時,對體育活動的各種需求也越來越多。為了保證老年人能夠積極主動樂觀地面對老年生活,我們必須加強和完善老年公共體育服務。文章以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為背景,以轉變政府職能和優化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政策為主線,針對我國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背景,提高老年人公共服務水平。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公共體育;服務政策
1.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
(1)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特征。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總數的7%,這個國家或地區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由于獨有的社會歷史經歷,中國的老年人口呈現出“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特征,并且人口規模巨大,發展速度迅猛。2001年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預測2030~2050年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最嚴峻的時期,老年人口將會達到4億。我國將迎來人口重度老齡化和人口高齡化高峰,我們將會在很短的過渡期后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
改革開放使我國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都有了顯著提高。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是中等收入水平國家,社會保障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社會以速度迅猛、規模龐大的態勢進入老齡化社會。進入老年后,人的身體機能加速退化,各種疾病逐漸凸顯出來,社會功能的改變導致心理消極因素叢生,子女不在身邊,會導致情感交流出現障礙,這些都是老年人集中體現的問題。
(2)針對人口老齡化提出相關政策。我國在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提出要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我們在改進醫療保障制度的同時,應當注重社會公共服務,改變老年人被動消極的養老狀態,引導他們樂觀、主動地面對老年生活,實現健康積極的老年生活。
2.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現狀
(1)參加體育運動是健康老齡化的重要途徑。體育運動既能提高身體素質,又能促使個體產生滿足感和幸福感,還能與周圍人群適應良好,這些正是現代人所追求的健康目標,受到大家的廣泛認同,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我國群眾體育中,老年人擁有大量閑暇時間,身體機能的下降使他們深刻認識到體育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他們中的一些人根據身體狀況積極主動參與自己喜歡的運動,以此延緩身體的衰老,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在運動中可排除內心的消極、苦悶情緒,并在運動中結交新的伙伴,可以彌補子女不在身邊時的空虛時間。作為健身主體的老年人對體育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運動種類、場地設施、指導等都有各種各樣的需求。
(2)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增加。公共體育服務的開展反映了國家的綜合國力以及體育事業的發展程度,體現了科技的先進水平和惠民政策的實施,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基本性和動態性等特征。公共體育服務屬于公共服務的一部分,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作為體現我國服務型政府職能的公共體育服務,更應完善優化,力爭解決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供給服務之間的矛盾。
3.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政策
我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并將持續老齡化,也將進入更為嚴峻的老齡期,因此,我們應在加強老年人社會保障的同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
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心理健康發展,所以我國應積極開展公共體育服務活動,加大老年公共體育設施投入,加強老年人體育活動的指導。
參考文獻:
[1]黃 毅,佟曉光.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J].中國老年學,2012(21):4853-4855.
[2]謝 安.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變化趨勢及特點[J].統計研究,2004,21(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