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堯
摘 要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或再現歷史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輕松掌握歷史知識。歷史情境的創設是新課改實施以來的熱門話題,已為廣大教師所認同。本文從借疑設境,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情境,進入思考狀態,借助多媒體,再現歷史事件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情境創設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歷史情境是指歷史事件發生以及歷史人物活動所處的時間、地點、背景等,是教師在教學中以教材為基礎、以教學大綱為導向,把所講教材的內容編制成有序的知識信息,輔助多種手段,如語言文字、實物、圖示、音像等傳遞輸出,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積極思維,完成知識的內在過程。歷史情境教學是促進學生學好歷史并促進其各方面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現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1借疑設境,激發學習興趣
孔子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為此我十分注重在教學中給學生精心設計值得探究思考的問題,要學生置身歷史情景中,加深對歷史的認識。例如我在講到西安事變的時候,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最終為什么還是沒有殺掉蔣介石反而把他給釋放了?”再如講唐朝歷史時,要求學生思考討論:“有人說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因為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這樣設計問題,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爭相發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再如:學習“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時,提出:“假如你是當時的一位熱血青年,你會以哪種方式挽救民族危亡?” 另外,也可以緊扣教材適時的組織一些簡短的歷史小辯論等。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深入感受歷史,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演繹能力。通過在活動中進行合作探究,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在相互碰撞下迸發燦爛的火花。
2創設情境,進入思考狀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更是如此。設置好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特別重要。每當上課的鈴聲響起,所有的學生對老師、對這節課都充滿了期待,如果教師在此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探知的欲望,整節課就會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一開始學生的滿腹熱情被澆了冷水,以后的教學任務就很難預料。一般來講,課堂的開始部分教師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進入課堂主體環節。
(1)使用動情、流暢的語言。教師要根據教材實際,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與教材內容相符充滿感情色彩的語言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時空之中。如講甲午中日戰爭,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導言渲染氣氛:“同學們,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著多少炎黃子孫的血淚,記載著多少殘酷的史實。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回到歷史的1894年,共同體會那段令人蕩氣回腸的悲壯歷史。”這樣的語言使課堂一開始就籠罩了濃重的氣氛,學生的思維與課本內容的氛圍相當融合,對于下面的教學起到了引領作用。
(2)使用時代特征的音頻、視頻資料。音樂作品、文學作品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產生了許多帶有不同時代特征的藝術作品。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聲音、畫面,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一課的開始,我們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實況錄像,在學生振奮鼓舞之恰當時機,進入下一步內容的學習,吊起了學生的胃口,讓他們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進入了教師所設立的氛圍之中。
3借助多媒體,再現歷史事件
歷史學科具有時間、時空、人物的特定場景,老師應有意識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形象具體的歷史場景,讓學生有切身的體驗與感悟。在教學中我盡力為學生精心設計一個個鮮活的歷史舞臺,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歷史。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氛圍之中,體驗歷史情感,認識歷史本質。
(1)利用歷史電影片段,創設歷史情景。如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教學中,利用《火燒圓明園》影片片段導入新課,通過圓明園火燒前后對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讓學生走入創設的歷史情景,感受歷史事件的過程,當學生看完影視資料時,學生已經融入到歷史情景中,然后讓學生進一步探究,教師加以適當引導,學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識、觀點、態度、情感。
(2)借助情景音樂,渲染歷史情景。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教師通過對樂音有組織的安排構成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同時,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景,創造氣氛。事實上,大部分音樂作品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在中國近代史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搜集相關的革命歌曲。比如說《長征組歌》《地道戰》《南泥灣》《松花江上》《到敵人后方去》等,為教學作了充分準備。在講到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件這節課的時候,先給學生播放《松花江上》這首歌曲,讓學生體會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感情。通過聽歌,學生深深感受到了當時東北人民對故鄉的眷戀和被迫背井離鄉的悲痛之情,完全被這首歌曲震撼了,在這種情景之下學習,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他們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并對東北三省的淪亡,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歷史教學方法。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歷史的氛圍中,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在情理交融之中領悟道理,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