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悅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149
摘 要:從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理方式分析當前城鎮垃圾處理現狀,說明了隨著社會發展,居民生活消費水平日益提升對城鎮垃圾成分變化影響的特點。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并根據我國城鎮垃圾分類試點情況,通過認真的觀察和思考,該文對這個熱點社會環保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采取垃圾分類處理,探索完善管理體系,提高居民環保意識,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倡導生態、綠色、低碳、循環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城鎮垃圾 分類 處理 包裝 綠色發展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b)-0149-02
在城鎮的街道兩旁,隨處可見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分類垃圾桶,但似乎從未有真正的區別,因為垃圾箱內丟棄物很少有被分類,即使垃圾箱內丟棄物是被分類的,也是被合并回收運走。為什么我們遲遲不能施行垃圾分類處理,如何解決這些困擾著我們的問題呢?
1 城鎮垃圾處理現狀
1.1 城鎮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為混合收集
塑料垃圾筒正在逐漸替代鋼制垃圾箱和構筑物式垃圾箱,由于塑料垃圾筒具有重量輕、耐腐蝕、易于保潔、便于挪動等優點,使用越來越廣泛。現在居民小區大部分使用塑料垃圾筒,小區居民把沒有分類的垃圾直接丟入垃圾桶。
1.2 生活垃圾運輸
現在居民生活垃圾一般使用垃圾壓縮收集車把垃圾裝入車中運走,空的垃圾桶留在原地,垃圾桶由小區物業負責清潔維護。由于現在城鎮小區人口密度大,生產垃圾多,需要每天一次集中收集運走垃圾,否則會造成垃圾堆積滯留。
1.3 垃圾轉運站
小型垃圾收集車從居民小區收集垃圾在垃圾轉運站再合并壓縮,去除水分減小體積,由大型車輛繼續運往垃圾處理廠。生活垃圾中轉的運輸目的,就是提高收集運輸的效率。
1.4 垃圾處理方式
新世紀之初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是以荒野堆放、填埋為主,很少一部分采用焚燒處理。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現代化垃圾綜合處理廠逐漸投入使用,在消滅二次污染的同時,使垃圾變廢為寶。
2 城鎮垃圾的基本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受以上因素影響,我國城鎮的垃圾數量迅速增加,垃圾的成分也出現多元化,垃圾中的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利用物質增多。北方城鎮由于固體煤逐漸被新能源替代,垃圾中煤渣一類的無機物大幅減少,而城鎮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含量及垃圾的熱值將進一步增加。
近10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網絡購物的高速發展,包裝產品的消費猛增,商品包裝形式趨于復雜,包裝物的種類和數量增加很快,過度包裝尤為突出,包裝垃圾占居民生活垃圾的比例越來越大,而這些包裝垃圾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材料。
3 國外的垃圾分類處理
3.1 根據分類手冊投放
1973年日本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垃圾分類手冊條款紛繁復雜,家庭主婦要根據分類手冊,按固定的垃圾回收的時間投放垃圾,錯過了就要等下一次。
3.2 培養習慣
每一個家庭,母親會手把手教下一代垃圾分類,借用一個生活用品,生動地教孩子學會分類。
3.3 規范意識
把丟棄的紙盒拆開,然后整齊得捆好;廢電器請回收公司來回收;扔掉可使用家具上貼上:“我不要了”;鋒利的剃須刀片,用紙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蚊蟲的噴霧罐,要扎個洞,防止會爆炸。
3.4 責任落實到位
若生活垃圾投扔分類錯誤,工作人員會在垃圾袋上貼一張黃色紙條,再用紅筆標出什么東西分類錯了。然后,該星期負責垃圾場清掃的小區家庭必須帶回清潔隊沒有收走的垃圾袋,再正確分類,于下一次投扔。
4 我國某城鎮垃圾分類試點情況
4.1 開端:試點初始時有混扔
監督指導員每天早晚檢查居民扔的垃圾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混扔的就耐心提醒。沒有指導員監督的時候,個別居民仍會隨意扔垃圾。
4.2 進展:分類準確率提高
試點城鎮的居民對垃圾分類收集的重要性認識明顯提高,自覺使用專用垃圾袋,對常見垃圾能夠準確分類,分裝后的垃圾分別投入了相應的垃圾桶,基本上達到分類試點的要求。
4.3 探索:開放式小區是難點
開放式小區一般設施比較陳舊,有的地方還在使用構筑物式大垃圾箱,缺少物業的管理維護,周邊流動攤位多多,人口復雜,給垃圾分類的推行帶來很大的難題。這些地方的居民還不能全部做到垃圾分類精確投放,所以目前仍需要進行垃圾二次分類。
5 垃圾處理的建議
5.1 居民生活垃圾施行分類處理
有關部門要根據城鎮居民生活垃圾特點,制定垃圾分類標準性指導手冊,提出分類要求,便于居民實際操作。
在居民小區應設定完善的分類垃圾收集裝置,或固定放置,或定時回收,確保居民分類后的垃圾能夠分類投放,垃圾收集裝置要定時清理,保持清潔。
5.2 減少垃圾的產生
簡化消費品包裝,杜絕過度包裝。有些商家為迎合大眾心理,對商品進行過度包裝、華麗包裝,包裝材料的重量和體積甚至遠遠超過所包裝的商品,不但增加消費成本,同時造成了極大的物質能源浪費,給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負擔。快遞商品一般都是多層包裝,包裝材料重量所占比例也比較大,為了商品防壓、防震、防磨損、防水等進行了復雜包裝,導致包裝后的商品體積變大、重量變大,不但增加了運輸成本,而且最終導致大量垃圾產生,所以快遞商品優化包裝有一定的緊迫性。
提倡居民低碳生活,盡量減少產生垃圾,使用環保手提袋代替塑料袋;購買生活品注重實質,不購買過度包裝的物品;選擇凈菜代替普通蔬菜;日常用品盡量在就近超市購買,不通過網絡購買;家中長期不用的物品,盡早送回收再利用等。不斷進行環保宣傳,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政府要多開展相關環保體驗活動,讓居民體驗到環境保護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培養各種良好的習慣,減少垃圾產生,共享綠色生活。
5.3 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管理體系
為破解發展中的難題,順利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全國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為此相關部門和團體要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盡快完善管理體系,倡導生態、綠色、低碳、循環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鄒海濤.城鎮垃圾處理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北方環境,2011,23(4):68.
[2] 張肖,王曉.城鎮的垃圾分類收集與可持續發展[J].企業技術開發旬刊,2013,32(4):31-33.
[3] 趙亞凡,宋明大.關于城鎮垃圾分類收集的思考[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02(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