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來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指的是當物質發展極為豐富,社會高度和諧,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人民按需分配的一種理想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可能性受到很多專家學者的質疑,認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是一種等同托馬斯.莫爾、傅里葉等人理論思想的空想社會主義,本文從歷史范疇、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等角度來分析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關鍵詞:共產主義 按需分配 歷史必然性
實現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界限時,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①所謂按需分配,簡單意義上來講,就是廣大民眾需要什么,這個社會就提供給民眾所需的消費品,把人們的需要作為分配的標準和尺度,讓人們的需要走在分配的前面。雖然空想社會主義者最早提出“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但是他們并沒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繼承并發展了這一學說。它是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基本觀點。它并不是空想,而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一、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關于社會經濟形態的劃分,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形態》一書中指出,按照從低到高的發展形態依次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義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最后過渡到共產主義所有制”。②當然一個國家不必經歷所有的所有制形態,可以是跳躍式的前進,螺旋式的上升,但基本的發展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形態來看,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是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的,也就是說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具有現實可能性,首先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物質財富不斷地積累,及精神財富的不斷豐富,當社會發展的量集聚達到一定程度,總能達到質的根本改變,只不過這樣時代的來臨是我們無法體驗到和與預知到的,我們不能確切的說共產主義明天實現或者共產主義哪一天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發展,因為我們無法預知到未來社會在具體什么時間發展到什么時間,這是所有科學都無法預知的。但就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可能性看,它在理論上是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在實踐上達到了上面我們所說的條件也是具有實現的可能性的。因此,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并不是一種空想,它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在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下,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與設想,無論社會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這種期盼與猜想永遠是指引我們朝著中產主義康莊大道前進的導向。歷史是發展著的,人類社會在不斷進步,堅信總有一天我們終將會實現這個遙不可及的共產主義夢。
二、科技的發展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提供了條件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按需分配,那么,在具備了極為豐富的產品之后,如何分配到每個人手里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了。因為,一方面全體社會成員數量相當龐大,每個人的需要又各不相同;另一方面,需要分配的產品也數量龐 大,產品種類也極具復雜,那么,這就要依賴于發達的科技了。
我們提到,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需要以巨大的社會生產力為基礎,那么巨大社會生產力的產生必然會消耗社會資源和能源,那么,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資源的有限性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怎么能夠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呢,這就需要科技的發展來為我們提供可以代替不可再生資源的新能源,比如說,在現代社會,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清潔能源,例如: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等代替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會研發出既能夠滿足需要又可以保護環境的健康的能源,而且這些能源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給我們需求,它不但不會隨著我們的需求的增加而總量減少,而且會產生一種循環,我們使用多少,它就會補給總量多少。因此,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資源的迅速發展彌補了資源的有限性這一缺陷,不僅如此,在其他一些方面,例如,生活或者學習中,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提供了條件。
三、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是一個長期性的全球性的過程
在共產主義社會到來之前,我們還要很長的路要走,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西歐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雖然生產力比較高,但依然不夠,而且資本主義的弊病時不時的會暴露,資本主義的一些矛盾依然存在,貧富差距依然很大,再加上南非東亞一些落后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還很低下。因此,它與共產主義社會所設想的按需分配,生產力水平極大發展,精神極大豐富相比,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上,都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必須在堅定信念的基礎上,一方面轉變國家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物質財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增強人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和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創造越來越多的精神財富;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另一方面,增強國家與國家間的聯系,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國際合作,彼此互通有無,不搞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共同發展。最后,全世界人民應該聯系起來,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而不斷努力。
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我們不能因為它不可預見或者說是個漫長的過程就斷定它的不可實現性,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未來很遙遠,但經過一代又一代艱苦勤奮的奮斗,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終會實現。正如程恩富在《現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四大理論假設》中所說:“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將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非歷史的談共產主義,我們現在只是提出一些設想,至于是否符合實際,還有待于未來的實踐去檢驗”。③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頁。
②《社會主義思想史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第106頁。
③程恩富:《現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四大理論假設》,《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作者簡介:魏麗霞,碩士研究生,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科學社會主義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