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幫+++帥偉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基礎性工作,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對學生的有效引導管理有是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證。而高職校學生有著與一般普通學校學生不一樣的個性心理特點,學習經歷、生活經歷、家庭背景等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一定的異質性,這種異質性主要表現為學習狀態的不穩定性、倦態性,生活目標的模糊性,人生價值的功利化傾向。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積極探索,不斷更新理念,改進工作方式,做有夢、有心、有情、有為的新時代高職校班主任。
關鍵詞:高職校班主任 有夢 有心 有情 有為
2015年5月20日,我有幸聆聽了李鎮西博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的專題報告。李鎮西博士幾十年將教育教學、培養學生視作精心書寫一部文學作品,在他的教育世界中,用滿懷激情的夢想,用自己的細心、耐心、恒心踐行教育,以彰顯生命個性,倡揚生命意義的人文情懷關照學生,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合乎個性、唱響尊嚴的生命舞臺,對學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引領,對學生幸福成長的關切。這一切,體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對自己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的堅守,更是一種對教育事業的感受和熱愛,并升華為富有感染力且暖和人心的人文情懷,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至真至純、至善幸福、浪漫唯美的教育畫卷。從李先生的教育畫卷中,我們讀懂了新時代高職校班主任的使命堅守真諦──有夢、有心、有情、有為。
高職校學生有著與一般普通學校學生不一樣的個性心理特點,學習經歷、生活經歷、家庭背景等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一定的異質性,這種異質性主要表現為學習狀態的不穩定性、倦態性,生活目標的模糊性,人生價值的功利化傾向。這種異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初中階段由于學習成績落后造成的后進生的自卑感,自身行為控制不力、不良習慣形成掣肘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的實然存在,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離異、家庭變故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創傷的陰影,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進入高職校的學生或多或少地帶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都為高職校班主任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性,這就需要我們動腦筋、想辦法,從學生特點出發,在高職校的教育情境下對班主任工作作出應有的理論回應和實踐探索。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基礎性工作,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對學生的有效引導管理有是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證。李鎮西先生教育世界的構建、教育實踐的成功無疑為我們高職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示范和教育借鑒,他的夢想、激情、情懷、秉持、踐行為我們做好、做優高職校班主任工作樹立了教育榜樣。
有夢是班主任工作的起點和動力。李鎮西先生懷著對教育的憧憬和希望踏上了教育工作的舞臺,將自己學生時代的文學夢托付給教育事業,對自己的教育事業寄托了至誠至善之夢,寄托了學生成人、成才之夢,寄托了學生幸福、教師幸福之夢,正是懷揣著教育之夢,他幾十年如一日,從一切為了學生出發踐行自己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開出了幸福之花,幸福之果。我們高職校學生盡管一方面體現出一定的異質性,同時也對成功和獲得認可有著與其他一般學校學生不一樣的體驗和強烈動機和渴望,由于在初中階段學業成功的相對缺失,內心的渴望成功感是相當期盼的,這在成為我們教育掣肘的同時,也成為了我們絕好的教育契機。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正應該抓住這一契機,形成我們的教育理想,編織我們的教育夢想,以為學生搭建幸福發展,幸運成長平臺為自己的幸福,懷揣教書育人的幸福之夢,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教育之夢的編織、實現本身就是以學生成長發展、幸福成長為基礎,沒有學生主角的班主任之夢是沒有色彩的和沒有意義的。自己的教育夢想與學生的成人、成才之夢的不斷融合,學生是教育活動的最終指向,教育的發展進步最終為了人的發展,為了人作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彰顯,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育事業的發展才更有價值,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學生的生存和發展狀態等,達成的目標是教育發展和學生發展的和諧統一。
有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和保障。這種有心主要體現為面對教育對象做出的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教育手段、教育策略等,其中愛心、細心、耐心、恒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李鎮西先生與學生的傾心交流、課外的游戲、野炊、對困難學生的細心關懷等等無不體現了李先生是一個有心之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面臨對象是一個個具有復雜個性特點的生命個體,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要有愛心、細心、耐心、恒心。對學生的愛心是班主任工作不斷完善進步、教師不斷成才的源泉和動力,是做細、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次學生懇談交流、一次進班、一次進宿舍、一次家訪、一次細心的問候關切┄┄這些都是源自作為班主任的責任心 、愛心,并非是學校的教育考核之下做出的被動反應。“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①正因為我們付出全部的愛,全身心的投入,我們在向學生傳遞幸福的同時,我們也收獲了教師的幸福。對學生思想動態的把握、學習狀態的了解需要我們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細心和耐心,學生的一個眼神、一句言語、一個動作都要我們細心觀察,做一個有心之人,面對學生行為矯正的反復性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生命主體的個體性要求教育過程中要從學生個體獨特性出發,關注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從人的發展規律出發,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驗獲得生命成長的快樂和意義,盡可能地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化。在這個教育過程中,始終懷有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的不倦愛心,保持堅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做好做優班主任工作。
有情是班主任工作飛躍的內在動因。筆者這里講的有情是指班主任要有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情懷。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情懷,既體現了一種科學的價值取向,也反映了實事求是的實踐作風,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強調人的價值和意義,認為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體現了一定的人文關懷。所有的教育活動、教育手段等應該尋找一種有利于教育引導學生并能維護學生自身生命尊嚴的方式而進行,對于處于人生關鍵轉變期,有面臨著個體社會化任務的高職校學生而言顯得又是十分必要和迫切。作為生命主體的高職校學生,他們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不同年級學生之間,即使是同一年級的學生之間由于家庭背景、人生經歷、認知水平等的差異,在人格、心理等方面都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差異性。他們有著一定的生活熱情,求知欲,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但也缺乏一定的吃苦精神,同時每個學生面對生活的態度又有差異,加之現代信息媒體尤其是網絡的普及對學生的心理發展造成了重要影響,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使得可塑性很強的高職學生在諸多方面展現出各自不同的個性特點。這種“人的個性是現實的個人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形成的生理、心理和自我意識等諸因素構成的系統的獨特性,它集中地、具體地體現了個人主體性的特殊發展狀況”。班主任工作中以人為本的教育情懷,正是對學生主體特殊發展狀況的積極回應,更應成為一種關懷備至、細致入微的應然狀態,也才能塑成發自內心的教師幸福和學生幸福。
有為是班主任工作的勵志踐行。一個有心的班主任必然應有一番作為,當然這種作為是在日常教育實踐中點點滴滴匯聚而成的教育河流,達成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真誠教育境界。這種切切實實的教育實踐應是發自內心的“自然而然的教育”,而“ 不是拿給別人欣賞的”。
做到有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把握班情,制定發展目標。要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制定好個人發展計劃。二是要結合學校、社會發展開展適合學生發展的課內外實踐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職業素養。三是要在班級開展多角度、多層次的主題班團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是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用發現的眼光去把握每一個可能的教育細節,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高職校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需要我們結合新的教育實踐不斷反思改進,做到“有夢、有心、有情、有為”,為學生的幸福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情境,在實際工作中這四個因子不是完全隔離的,他們是有機共融、相互促進的關系,最終需要的是我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種態度、一種思維、一種高度。
參考文獻:
[1]劉日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體驗式教學若干問題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2]遲克舉.試論唯物史觀視野中的人的個性范疇[J].哲學研究,1991,(03).
(作者簡介:[1]劉日幫,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2]帥偉,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