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

摘 要:為解決我國鐵礦井下人員信息管理困難的問題,可以使用現代的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建立一套完善的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通過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將井下人員基本信息、井下人員動態信息、考勤信息以及報警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為生產調度提供支持,優化生產,并且在發生事故時,通過系統記錄的井下人員定位信息可以迅速的開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減少事故帶來的損失, 對改善地下鐵礦的安全生產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地下鐵礦 人員管理 C/S架構
1. 研究意義及目的
目前國內鐵礦均采用倒班連續生產模式,普遍存在井下人員管理困難,不能及時掌握井下人員的分布情況及作業情況的問題。一方面,會導致無法及時核查各作業面的工作開展情況;另一方面,由于地下鐵礦開采的特殊性,生產過程中存在多種安全隱患而且危害較大,一旦有員工在井下遇到突發狀況或井下出現安全事故時,由于不能準確掌握井下人員所處位置,會導致救援行動進展緩慢,將嚴重威脅礦井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現在我國礦山管理也逐步向信息化發展,針對礦山人員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應用先進的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建立一套完善的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來解決。通過使用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首先,可以實現人員信息管理的高效化,避免人為記錄錯誤。其次,系統可以實現井下人員定位及報警功能,對礦山的安全管理、生產調度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鐵礦生產管理水平并在遇到災害時加快救援效率,減少人員傷亡。
2. 系統功能需求
通過對地下鐵礦現場的考察,與鐵礦管理人員及現場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分析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的建設需求,確定了軟件的功能性需求以及與第三方系統進行數據交換時使用的接口以與協議,具體功能需求如下。
2.1系統管理功能
在系統中只有管理員才有系統管理的權限,系統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1)用戶管理功能
管理員可以添加、刪除、編輯系統用戶,管理用戶名及密碼等信息。
(2)用戶權限管理功能
系統通過權限管理可以更好的分配每個用戶的職能,增強系統的安全性,防止數據泄漏。
(3)數據備份及恢復功能
實現對系統數據的定期備份,以及在出現系統崩潰后對數據進行恢復。
2.2井下人員信息及動態管理
人員信息及動態管理具有的主要功能有[1]:
(1)人員信息的管理
主要實現人員信息的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
(2)人員信息的查詢
管理人員可以對井下員工的信息進行查詢,查詢方式支持模糊查詢,多字段聯合查詢,并且可以導出查詢記錄。
(3)人員動態管理
記錄并顯示井下員工的分布情況,根據記錄信息繪制人員的活動軌跡,為調度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2.3報警管理功能
報警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1)對定位設備及人員報警信息的監控
對報警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在出現報警時彈出提示并對報警信息進行記錄。
(2)實現對報警的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及查詢
實現對報警的信息按類型進行分類,并可以對報警信息進行查詢。
(3)緊急預案管理功能
用于制定出現突發狀況時的應急預案,將預案保存在系統中并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進行提示。
2.4考勤管理功能
考勤管理實現的主要功能有:
(1)實現對打卡信息的自動記錄
將打卡設備的信息通過數據接口在系統中進行記錄,方便查詢與查看。
(2)報表管理
系統報表種類齊全,報表內容包含遲到次數、早退次數、缺勤次數等信息。
3系統實現與測試
3.1系統功能結構圖
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功能結構圖如圖3.1所示。
通過對系統功能需求的分析,現將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功能劃分為系統管理、井下人員信息及動態管理、報警管理以及考勤管理四個功能模塊,以功能塊的形式實現系統功能。
3.2系統實現
系統實現應用的主要技術:
(1)本系統在編程語言上選用C#語言[2],C#語言是微軟公司發布的一種面向對象的、運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專門為.Net框架服務。
(2)采用.NET作為開發平臺,.NET擁有強大的運行庫服務,支持多種開發語言,并且具有跨語言和跨平臺的互操作能力,使得應用程序的開發變得更容易、更簡單。
(3)應用三層C/S架構設計[3],軟件結構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結構清晰,有利于系統的開發、維護、部署和擴展。
(4)數據庫選用大型關系數據庫Oracle。
軟件各層次實現的方式如下:
(1)表現層,是系統與用戶進行交互的主要界面,負責接收用戶數據并將業務層數據展示給用戶。本系統使用Visual Studio的控件集構建Winform界面,向用戶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
(2)業務邏輯層,主要負責實現業務邏輯功能,根據數據處理規則和工作流程處理信息。本軟件通過C#語言封裝功能類實現功能的獨立。
(3)數據訪問層,主要負責與數據庫或第三方軟件進行數據交互。本軟件通過.NET DataAdapter類結合Oracle Client客戶端實現對Oracle數據庫的訪問,通過數據訪問層還可以與其他數據庫建立連接。
通過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的結合可以實現本系統管理、井下人員信息及動態管理、報警管理、考勤管理四個主要功能模塊的功能。
下面僅列舉人員信息管理界面實現情況,如圖3.2。
在人員信息管理界面中實現的具體功能如下:
(1)人員信息的查詢:可以通過點擊查詢按鈕后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信息進行查詢,軟件支持模糊查詢。此處主要使用SQL的select語句實現查詢功能。
(2)添加信息人員信息:在新員工界面中錄入人員的相關信息后點擊確認后首先會進行數據合理性檢測,在正常的情況下將新員工信息寫入數據庫中。
(3)修改人員信息:修改信息界面與添加信息界面相同,在打開界面時通過界面預載入將員工信息調入界面中,然后可以對信息進行修改。
(4)刪除人員信息:可以將查詢到的人員信息從庫中刪除,在每條數據將被刪除前會彈出確認提示,刪除數據無法撤銷。
3.3 系統測試
為了確保軟件的質量,軟件測試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軟件測試可以檢測軟件的功能完成情況和軟件的整體運行情況[4]。通過制定合理的測試用例對系統功能、井下人員管理功能、報警管理功能、考勤功能四個模塊進行了測試,通過對結果的分析證實系統功能符合軟件的功能需求,并且軟件的性能也符合礦井井下人員管理業務的需求。
4.結語
本研究響應了國家在非煤礦山推廣使用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加強非煤礦山生產管理的號召,通過使用現代的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數據庫技術設計并實現了一套鐵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本系統的設計兼顧到了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系統易于部署,軟件易于使用,操作簡單,界面友善。本系統具有井下人員信息管理、井下人員動態管理、報警管理、考勤管理等多方面的安全生產管理功能,很好地滿足了礦山企業對井下人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志敏.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2]宋文強.C#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5.
[3]黃金鳳,李占賢,丁奇志.C/S模式的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J],河北理工學院報,2002,(4):54-61.
[4]朱少民.軟件測試方法和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30-32.